鸡毛蒜皮中也有法律风险

来源 :方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xian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涉及家庭事务的法律问题,往往更多充满情与法的冲突。纸上法律与真实社会毕竟存在距离,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在一些具体案件办理过程中,法律与情理、法律话语与民众感受、司法正义与民众朴素的正义观之间还存在一定隔阂
  中国人重亲情,重人伦,所以有每年澎湃的春运大潮,所以每当亲情关系与法律要求产生冲突,总是能引起特别的争论。左手法律,右手伦理,这条界限并不好划分。
  举报父亲的女儿
  2015年5月7日,湖北高速交警官方微博接到一位女网友的举报,该名女网友向警方举报自己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接打电话。后警方决定对被举报的父亲给予警告处罚;对举报交通违法的女儿给予100元的奖励。这条消息却引来网友们一片哗然,于是演变成舆论热点。
  一個是父亲和家人的生命安全,一个是父亲受到行政处罚,孰轻孰重?这样的价值判断,一般的人都能轻易地做出选择。本案中女儿因为父亲有开车打电话的习惯,屡劝不听,于是举报父亲,希望通过警察行政处罚的手段,达到规劝父亲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在汽车高速行驶的时候打电话,以保障父亲及家人的生命安全,这样的举动不仅正常而且非常睿智,何以能够成为争议的焦点?各地都有奖励举报交通违法行为的规定,警方奖励女儿也是依规而为,并非专为鼓励女儿举报父亲而设立,过分地解读实属没有必要。
  本案之所以引发争议,大概是其中涉及了父女之间的人伦关系。我国从汉朝开始在法律中就有“亲亲得相首匿”的规定,成为古代刑事法律的一个原则,目的是维护家族亲情伦理关系。当然亲亲相隐也包含了尊重人性的要求。但人伦与法律从来都不是法律必须让位于人伦的,如唐朝规定“犯谋叛以上者”不适用亲亲相隐的原则;即使以亲亲为代表的礼的规则,也会包含价值的判断与选择,如孟子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生命重于礼防,女儿为了父亲的生命举报父亲违法,孟夫子都没意见,你着个什么急呀?
  骂丈夫的法律风险
  家住台湾地区屏东的24岁赖姓女子,嫌弃自己丈夫王某没有收入,还刷自己的卡当生活费,从2015年3月起在社交网站“脸书”上骂丈夫“瘪三”、“死妈宝”,还将自己手机社交帐户上的个人关系状态改成丧偶。丈夫王某一气之下状告赖某诽谤,最后被高雄地方法院依诽谤罪判拘役40天。经过此事,最终两人也只能是协议离婚。
  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妻子骂丈夫是“死鬼”或者“臭不要脸”,很容易被人理解为是打情骂俏,但如果将这些话搬上网络上的社交平台,甚至直接说丈夫已死,那事情可能就滑入法律调整的地界了。
  小两口的吐槽吵架竟然闹到了刑事犯罪,这个事儿闹得有点大。之所以如此,有几个关键词需要注意。一个关键词是“诽谤”,诽谤行为要贬损他人的人格尊严和侵犯到他人的名誉权,而运用的手段则是散布凭空捏造的不实信息。还有一个关键词是“网络社会”,网络科技让信息的传播更为便利迅捷,自然也会被更多的人接收和了解,网络科技也让信息更容易保存,也更难以让人忘记或者更容易让人们想起。这两个关键词碰撞在一起,让我们的行为方式也需要发生改变。
  网络社会在改变着人们的行为,也在改变着评价行为的标准,习以为常的做法在网络科技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法律评价。
  诽谤他人的行为方式是散布不实信息,散布的方式一种是言语散布,通过语言的交流将不实信息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也是最为古老的散布方式,诸如在乡村社会中的泼妇骂街,从村东头骂到村西头,让全村人都听到这些信息,单纯地给一两个人讲,也难以构成诽谤。另一种是文字散布,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这种方式要比言语散布传播的快多了,也更容易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不实信息。但是在传统社会,这两种方式都难以与现在的网络传播相提并论,一则不实信息可能在几秒的时间内就传遍全球,这种快速方式使得切断不实信息传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故意为之的人来讲,网络的快速传播更有利于达成目的。对于那些认识不足的人而言,要清醒地认识到不要认为在网络上故意传播点贬损他人的不实信息只是无伤大雅,因为不像言语散布,它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是巨大的。
  诽谤他人的最终结果是或者为了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名誉更多地来自于社会评价的结果,而评价的对象就是经由各种信息组成的个人,诸如人品、事业和职业等。而诽谤中散布的不实信息更多地就是针对这些内容,在难辨真假的情况下,这些具有贬损目的的不实信息会对当事人造成社会评价的降低。同时,知道不实信息的人越多对当事人名誉的损害就可能更大。网络科技的出现将这个逻辑链条上的传播变得更快,对当事人的伤害也会更大。诸如在上述案件中,如果赖某只是对父母和朋友吐槽自己的老公,即使公开说自己丧偶,但是造成的损害并不会那么大,人们更容易理解为是夫妻之间的小打小闹。但是赖某将丧偶这种具有贬损意义的不实信息发布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这导致更多地人接收到这个信息。在这种情况,这种不实信息的传播对王某的伤害就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吐槽和埋怨。
  失独老人为探望孙子告儿媳
  2015年7月8日,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法院对受到舆论关注的江苏首例失独老人“隔代探望权”纠纷一审宣判,判决支持老人的探望权。老人在孙子10周岁之前可以每月探望一次,每次探望时间以6小时为限。原来,徐老夫妇的独子两年前突然意外身亡,当时其妻倪某已怀有身孕并顺利产子。然而,徐老夫妇与儿媳双方多次为探望孩子发生口角及肢体冲突,倪某拒绝再让老人探望孩子,徐老夫妇一纸诉状将儿媳告上法庭。
  20世纪80年代初,出于对人口剧增的恐慌,我们国家出台了“独生子女”的政策。三十多年后,政策虽然成为了历史,其影响以及社会伤痕却一直在延续。“失独”意味着以家庭为主要载体的养老体系就面临崩溃。经济困难或许还可能弥补,精神损失则无从修复。
其他文献
注重吸收职工参与党委重大决策贵州省赫章县人武部党委在贯彻落实新《基层建设纲要》过程中,打破常规,从职工中挑选一名政治思想好、素质能力强、威信高、大局意识强、表率作
加强和完善专业技术兵员储备区建设,对退伍军人专业技术兵员实行分类集中储备,是解决战时技术兵员对口补充和快速动员的有效办法。然而,目前许多地区的形势不容乐现:高技术部
创新是工作落实并持续进步的不竭源泉,勇于探索、敢于突破,开拓创新抓落实,就会实现军转工作的新跨越。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军转工作在开拓中前进、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
<正>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从此我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从秦开始,中经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直到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前期阶段。这个时期德育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并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历史地形成了某些阶段性特征。 一、秦汉时期 自秦以来,新兴地主阶级为巩固政权而营造新的上层建筑,选择自己的统治思想及其理论重心,
近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意见》。目前,司法部副部
诉调衔接工作是贯彻落实“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民事审判原则的重要实践,是充分发挥调解机制整体效能的重要手段,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中,更彰显其重要意义和作用。黑龙
整日运目于灰色的铅字段落章节间,内心和眼睛都有一种渴望,渴望用绿色来愉悦眼肌,渴望用绿色来消除心头的烦闷。于是,稍有闲隙,眼睛就不由自主地去眺望窗外的绿树。天长日久,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司法局不断创新安置帮教工作机制,运用“早、细、实”三字经工作法,有力推动安置帮教工作深入开展,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源头预防,工作
2008年12月14日,在贵州省雷山县新兵欢送会现场,满头银发的89岁老大娘田秀兰,亲手为即将入伍的孙子齐麟戴上大红花。至此,她先后将祖孙三代4位亲人送入军营,成为当地闻名的拥
马莹出生于1980年,1998年参加工作,2008年来到牡丹江市东安区人民法院工作。先后任民一庭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职务。多年来,她积累了丰富的审判工作经验,以女性特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