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几点反思

来源 :园丁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g770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当地所用的人教版教材城市化倾向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严重下降,淡化了语文读写知识的综合训练。建议加大农村教材的开发力度,系统地呈现语文知识,连贯系统地安排一些读写训练项目。
  【关键词】现行小学语文教材 反思 建议
  我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12年,经历了两次大的课程改革,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语文教材从内容到教学方法所发生的重大变化。
  这次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和以前的课程改革相比,力度更大,从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教学方法,都有了更大的突破,特别强调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改变学科本位过于突出、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强调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强调改变过于突出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合作的能力,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等,语文教学的理论和观念都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新课程和新教材的确有许多新的东西,比如三维目标,开发课程资源,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等,值得我们努力探索和实践。
  我们使用的语文教材是国家课程教材研究所和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负责语文教研的同志,承担一线教学任务的老师,都在不遗余力地体现新课程的一些新理念,我们也经常一起交流看法、体会,大家有欣喜,有迷茫,有恍然大悟,也有困惑不解,对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有不同的评价。为了方便工作,我经常翻阅小学语文教材,并将我教过的两套教材进行了对比。下面,我想对现用的这套语文教材,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供专家和同行们参考。
  1 教材有比较重的城市化倾向
  中国土地辽阔,人口分布广,绝大多数学校分布在农村,学生数量远远超过城市,特别是小学,像天上的繁星,散布在村村寨寨,边边角角,是基础教育最薄弱的环节。针对城市孩子编写的教材,对农村的学生不是很适用。
  我们现用的这套小学语文教材,对学习时间较少的农村学生来讲,学习内容依然偏多。每册教材的课文都在30篇以上,还有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词语盘点,加上必要的复习、检测,教学时间一般都很紧。一线教师普遍反映:一年级上下册、二年级上册内容特别多,时间特别紧。
  对学前教育薄弱的农村儿童来讲,启蒙学习的门槛仍然过高,难度仍然偏大。山区很多学校没有开办学前班,儿童大多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家长也不注意开发孩子智力,有些孩子连笔都不会握,更不会运笔。现在一进学校,就要学声母、韵母、声调、拼读、整体认读,还要认识数量众多的汉字,对大多数农村儿童来说,学习压力太大,学习效果当然不好。一些儿童并没有真正学会本来应该掌握的知识,是被教师“拖”着往前走的,以至一些学生到了中高年级,拼写词语都很困难,很多字还不知道读音。
  对信息相对闭塞、知识面较窄、社会实践活动少的农村小学生来说,部分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设计脱离了他们的生活实际,不便操作,即使进行了训练,效果也不好。如口语交际话题“我想发明的机器人”、“奇异的自然景观”、“保护文物”、“我们的奇思妙想”、“大自然的启示”、“我所了解的发明创造”、“我是小小推销员”、“演讲: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习作《世界遗产的导游词》、《科幻故事》等,由于很多东西他们没见过,很多事情他们没做过,很多信息他们没接触过,教学活动中很难有新意,更难有创意,大多人云亦云,局限于教材内容和提示,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课堂气氛也活跃不起来。
  建议:加大地方教材的开发力度,编写一套内容适量、难度适中、乡村气息浓厚的农村小学语文教材,真正做到关注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2 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严重下降
  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
  和人文性。既然是基础性学科,学生当然应该学得扎实些,完整些,系统些,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我们现用小学语文教材主要通过语文园地(五年级后改为“回顾 拓展” )来体现基础知识的内容,其中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最能表现语文基础知识的大概是“我的发现”,只是量比较少。上一套教材通过“基础训练”来巩固基础知识,从语音、字、词、句、段、篇等各个方面,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有很强的导向性和针对性,方便了师生的教学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样强调本身是没有错的。《语文课程标准》还规定:“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各地、各学校看成重中之重的东西,仍然是教学成绩。所以,考试内容统一规范的各种考试、检测仍然层出不穷。考试考什么?一是基础,二是能力,而能力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因此,不加强基础怎么行?一位教了20年语文的骨干教师反映:由于这套教材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所下降,一些学生到了中高年级,对小学语文最基本的东西,都还不够了解,比如:汉字的基本笔画,汉字的基本结构,汉字的基本笔顺规则,助词“的、地、得”的用法等,更不用谈深一些的东西,如:基本的修辞手法,病句的修改,句子的改写,词的感情色彩,关联词的使用,标点的用法等。而这些,大多又是考试内容的组成部分。
  我觉得:对语文基础知识,与其“犹抱琵琶半遮面”,不如揭开“庐山真面目”,比如:“打比方”,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这就是比喻,“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这就是拟人。何必转弯抹角绕这么多圈子呢?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学深入,学扎实,有什么不好呢?
  建议:尽管“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也不能让语文基础知识的呈现显得支离破碎,应当在教材中安排一定的空间,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使学生真正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 淡化了语文读写知识的综合训练
  现用的这套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专题的形式编排课文的。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这套教材在语文园地“我的发现”中,渗透了一些读写知识,但没有把这些读写知识作为该组教材的重点训练内容,同时,整套教材在读写知识的训练上还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
  上一套小学语文教材很好地处理了读写知识的训练问题。它安排了很多实实在在的训练内容,比如:“弄懂自然段的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练习给课文分段”,“留心周围的事物”,“归纳段落大意”,“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一边读,一边想”,“一要真实,二要具体”,“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段与段的联系”,“怎样读懂一篇课文”,“注意积累材料”,“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写文章要有中心”,“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编写作文提纲”,“注意事物的联系”,“按一定的顺序写”,“分清课文的主次”,“详写和略写”,“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分辨事物和联想”,“展开合理的想象”,“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前后照应,首位连贯”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的读写训练体系。就目前来看,其中的许多训练项目都没有过时,甚至还有加强的必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课程改革目标有这么一条:“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段话肯定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不过,话又说回来,不通过深入扎实的训练,上述目标又如何达成呢?
  建议:在以专题编排课文的同时,要精心安排一些必要的读写训练项目,使教材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得更为紧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规律。
  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视野、学识能力、理论水平等,都很有限,看问题的高度也远远不够,只是经常和学生打交道,和一线的教师打交道,搜集、了解到很多关于教材的信息,产生了一些肤浅的感受,不吐不快。当然,如果能有助于小学语文教材的开发和管理,自然是对本人最大的安慰。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北京第三次印刷.
其他文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儿童的阅读量远远少于同年龄西方儿童;而中国儿童进入自主大量阅读阶段的时间比西方儿童晚了四年之久。这四年正是儿童学习的关键时期。阅读量太少、进入自主大量阅读的时间晚,大大影响了中国儿童阅读能力的形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克不容缓。  1 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
期刊
【摘要】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中职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来自于社会、家庭、教师和学生自己等。并指出了强化学习动机,形成合理需要;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克服消极情绪,培养学习坚韧性是中职生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中职生; 英语; 动机;情绪; 兴趣;坚韧性  当前中职校的英语学习是一个“软肋”。影响英语学习的原因很多,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障碍是影响学生英语
期刊
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一直以来较差。在课改阶段,如何稳步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目前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不愿意学习英语,怕学英语,造成差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对初中英语教学影响极大,危害慎重。出现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有:一是同学们自身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受到目前一股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二是差生存在叛逆的心理,造成大面积掉
期刊
【摘要】质疑语文“认同教学”,弘扬批判意识,形成语文教师个性,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进行个性化语文教学。  【关键词】质疑、认同教学、批判意识、个性、个性化教学    过去语文课上,老师会先向学生讲文章好在哪,然后老师就会按近乎完美的“好”来分析,包括语言的表达、段落划分、论证或叙事方式,甚至是标点符号。每个老师都会这样来分析某篇课文。这就是“认同式教学”:先无条件肯定,再由此具体分析。   “这种
期刊
当今社会改革开放的“产物”——留守儿童,早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是中国现代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当今教育者如何去实施关爱、承担教育责任的重大问题。很多留守孩子缺失的不是衣食住行,而是心灵需要的父爱和母爱。这就要求我们以博大的胸怀,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以父母般的爱沁入他们的心田,滋润他们健康成长!  1 走进留守孩子的心里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对留
期刊
【摘要】重视朗读,教会朗读,提高语文教学绩效。  【关键词】朗读、绩效、比较、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些现象:不少读的不错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面红耳赤,声音放不开;还有的同学读书时东张西望,有口无心……学生们表现的对朗读缺乏兴趣。说明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已成为当前小语教改中众人注目的焦点。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
期刊
【摘要】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园共育可以说是幼儿全面教育的立足点。因此,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相互沟通,相互交流是极为重要的。教师要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互动关系,共同寻找家园共育的切入点,促进每个幼儿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  【关键词】家园、家园共育、幼儿发展  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与家长沟通,就是要积极寻找相互沟通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提高教育质量,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这里的沟通,是指
期刊
【摘要】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各科教学都有关系,但语文教学有独特的优势与作用。如何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优势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寓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于语文课常规思想教育中;寓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于语文课审美教育中;寓塑造健康人格于学生语文学习实践中。  【关键词】塑造、健康人格、语文教学、潜移默化、陶冶、榜样。  各科教学都有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塑造的任务,而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条
期刊
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堂来体现和实施。课堂教学则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那么,教师更应改变以往的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教的做法。如何营造一个符合新改的课堂环境呢?  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促进者,是学生学习的培养者,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更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所以要更新观念,转变教学行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堂教学的执教者
期刊
【摘要】呈现教法有关知识,明确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之间关系,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提高教学绩效。  【关键词】教学方法、选择、优化。  我们知道,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确定之后,教学方法就成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的关键。因为 教学方法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学习态度、 意志、情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正如国外一位教育学家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