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教育事业中闪光

来源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郑州市郑东新区美秀小学(以下简称“美秀小学”),迎面是一座花坛,散长着金菊花、小蔷薇、满天星、樱花、银杏,其间一块长石上刻“美秀小学”四字,圆润隽秀。远远地,操场上传来嬉戏声,教室里传来诵读声……
  近年来,美秀小学完善硬件设施,扩充教师队伍,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先后获得了“全国养成教育建设优秀学校”“河南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郑州市文明校园”“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建设先进单位”“郑州市教育系统‘双关爱’示范单位”“郑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郑州市教育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学校师生也斩获了郑州市最美大课间展评活动一等奖、郑州市郑东新区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教职工广播操比赛二等奖、郑东新区合唱比赛三等奖、郑东新区第六届教育艺术节群舞比赛三等奖、郑东新区秋季中小学运动会跳绳比赛小学组第五名……这些成绩,都在美秀小学校长程丽萍的青春里刻下深深的印记。
  在残砖断瓦中坚守
  每次回想起初到美秀小学的情景,程丽萍都感慨万分,那一幕幕往事立刻浮现在眼前。
  时光倒回到2018年,程丽萍从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调到郑东新区美秀小学(原为郑东新区龙子湖第二小学)担任校长。来到学校门口,她震惊了。
  在一片残砖断瓦中,孤零零地挺立着一座学校。原来,由于城镇化建设,这里成了拆迁区,除了学校,其他建筑几乎都已拆除,周围2公里内没有任何生活服务设施。整个学校,仅剩16位教师和200多名学生。
  程丽萍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她想,留下来的这部分人,是最需要用教育来温暖的人。此后,她一手抓老学校的全面工作,一手抓新学校的建设施工。她暗下决心:要努力创造条件,给大家提供舒适温馨的校园和良好的教育环境。
  2019年9月26日,学校搬迁新址,并正式更名为郑州市郑东新区美秀小学。但是,新校区的条件十分简陋,没有饮用水,没有正式电,门前道路没有完全竣工,就连办公楼窗户都没全部安装到位。程丽萍就挤出资金配备了带过滤功能的饮水机,每天带人到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路政部门反映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慢慢地,校内陆续实现通路、通水、通电。之后,程丽萍又多次带领教师到其他学校考察学习,并将先进经验融入到学校建设中。从学校整体绿化规划到校园文化建设,从教室地板的设计到门把手的配备,都由她亲自把关。可以说,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倾注了她的心血。
  在日复一日中,美秀小学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程丽萍开始思考如何将学校打造成高品质高品位的优质学校。在她看来,想要打造一所好学校,关键核心在于人,她提出“做美秀人,行美秀事”价值体系,引领教师志存高远、追求卓越,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今年建党100周年之际,她提出打造学校的第三支队伍——党员教师队伍,引领党员教师真正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先锋作用,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助力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美于心,秀于行
  在美秀小学,每一位教师都认真践行“做美秀人,行美秀事”价值体系。其中,令程丽萍印象最深的是五(1)班班主任吳楠。
  2018年8月,正在休产假的吴楠得知学校教师人手不足,就提前结束产假返回学校。那时的吴楠已经是两个宝宝的妈妈,大宝刚上幼儿园,二宝刚出生,而且家离学校比较远。每天,两个宝宝的接送任务都压到了婆媳俩的身上。寒来暑往,吴楠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了下来,甚至在宝宝生病时,也没有请过一天假,更没有向学校喊过一声累、叫过一声苦。
  吴楠只是美秀小学众多教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程丽萍带领全校师生践行“美于心,秀于行”校训,让校训文化深入每位美秀人的心中,感受力量,接受熏陶,让每一位从美秀小学走出去的人不忘自己的美秀精神。
  此外,程丽萍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学校从源头预防校园欺凌等事件发生,在校园欺凌事件高发地安排教师值班。同时,每周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或课程,推出《德育评价监督手册》,及时关注学生每天的状态并及时引导反馈,做到正面疏导。
  社团活动多点开花
  “我们不仅要在教育教学上比学赶超,更要让学校内涵发展百花齐放。”程丽萍坚定地说。
  在程丽萍的引领下,美秀小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活动。学校开设了17个精品社团和20多个普惠社团,既有国画等传统文化社团,也有小提琴等高雅艺术社团,所有社团均设置了教学目标,并组织月月展活动,社团的多样性和系统性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欢迎和好评。
  就这样,从学校的规划布局到校园文化的打磨提炼,美秀小学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可,每年有300多名学生转回学校。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学校从最开始的全校6个班级200多名学生,增加到19个班级800多名学生。
  青春如歌,每一个音符都传来震撼;学校如家,每一处角落都散发馨香。为校园奉献近30年光阴的程丽萍,将自己的青春岁月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如今,她依然以美丽善良的心灵和优秀的教师品格,在杏坛之中辛勤耕耘。
其他文献
通过疫情防控这段时间利用“人人通”空间进行网络授课,笔者感受到了“人人通”空间在教育信息化这种全新的教与学模式中的强大优势。“人人通”空间为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人人通”空间进行资源共享。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而言,教师在网络教学中通过这个多方共同拥有的平台,使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的沟通更加方便、有效、快捷。   一、空间功能的使用   “人人通”空间提供了多方共享功能,
期刊
教育变革的三个体现  当今时代以人工智能为核心,融合了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技术、云计算、5G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数字科技正成为改变教育的巨大力量,推动教育和学校从工业化时代的形态向数字化时代的形态转变。因此,教育工作者把握好转变的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历史性的转变不是简单的装备、技术、工具和内容的转变,而是教育形态和学校形态的转变,是系统性和体系性的变革。未来学校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灵巧教育,以
期刊
“停课不停学”期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南区九年制学校以保证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为第一要务,将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及手机端App“人人通”空间作为线上教学的主平台,教师和学生在全新的教学方式下教学相长,收获良多。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的教学实现了两个避免和三项联动。  两个避免   一、避免增加教师负担   学校多次尝试,最终确定了以“平台+网校”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同时,学校支持教师实行“
期刊
四时的情趣(部级优课)  学科:小学语文 教材版本:长春2001课标版(五年级上册)  主讲教师:敖雪 学校: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   教学分析:《四时的情趣》是一篇以季节为序的写景散文,重在一个“趣”字上。对步入高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对四季的变化特点并不陌生,而且在学习中也接触过这种按季节顺序写作的文章,所以理解课文的景色内容会比较容易。不过,若想以作者当时的身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体
期刊
本报讯 日前,开封市召开教育装备工作会议。开封市教育体育局二级调研员王保赞出席会议并讲话。开封市教育体育局四级调研员姜光荣主持会议。  会上,开封市教育装备中心主任林俊峰对2020年开封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21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王保赞在讲话中对近年来开封市教育装备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开封市教育装备现状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基础教育的平台,是
期刊
本报讯 为树培典型,表彰先进,发挥好优秀区域、优秀学校和优秀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总结交流“家校(园)共育”数字化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第二批阶段性成果,推动项目第三批工作顺利开展,日前,吉林省“家校(园)共育”数字化项目表彰暨启动培训会在公主岭市召开。   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战高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许玉乾,吉林省电化教育馆馆长刘云程,公主岭市副市长王翠翠,长春市
期刊
我家在农村。那时候,谁家能盖个一砖到顶的堂屋,定会引得全村人的羡慕。  我家和大伯一家住在一起,房屋年久,透风漏雨。我们九个堂兄妹日渐长大,老屋越来越不够住了。父亲咬咬牙,新辟了房基地,带领全家挖石、拉土、搬砖、和泥,倾尽积蓄盖了五间一砖到顶的堂屋。  房屋落成后,父亲总喜欢摸那青灰色的砖墙,脸上挂满了喜悦。准备搬新家了,父亲却有了愁绪——实在没有能力再盖一间砖砌的南屋做厨房了。  一家之主總有办
期刊
本报讯 近日,河南省首批“小小科学家科技创新操作室”授牌仪式暨共庆六一活动在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明鸿校区举行。河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志强出席仪式并讲话。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科协、郑州市科技局、洛阳市科技局、新乡市科技局、郑州市金水区科技局、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局等单位有关领导以及13所被授牌学校的代表约150人参加授牌仪式。河南省科技厅政策法规
期刊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朱自清《背影》节选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
期刊
自从我从事教师职业,在学生身上看到了很多关于自己与父亲的点点滴滴。  父亲不善言辞,却在无声地爱着我。小时候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父亲答应带我去县城买学习资料。我开心地坐在自行车的前梁上,一路上东瞧瞧,西望望,没顾上和父亲说一句话。买完书路过一个卖棉花糖的摊位,我不自觉地抿了抿嘴,心想买书花了不少钱,不敢再问父亲要棉花糖了。等我回过神,却见父亲已经拿着棉花糖站在我面前。回家路上,我开心地拿着棉花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