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别怕,哄孩子最没用的话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ff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聚会,闺密问我们:“孩子做噩梦半夜醒来大哭,怎么办?”
  “怎么办?告诉孩子别怕,妈妈在啊。”豆豆妈自豪地说,其他的宝妈也跟着一起附和,表示同意。
  “可是,我一直在安慰孩子,妈妈在,别怕。但是孩子还是好害怕、好难受的样子,后来就扑在我怀里哭了。”闺密一脸迷惑。
  不是说了“别怕,妈妈在”了吗?怎么好像不太管用。
  为什么呢?我们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呢?
  孩子从噩梦中惊醒,首先体验到的是怕的情绪,但是孩子并不知道这个情绪是害怕,也不知道刚刚发生的梦境带给他情绪的体验该怎么面对。简单来说,就是这件事,孩子还没能够自己消化。
  那如何帮助孩子去消化这些不好的体验和情绪呢?一位朋友分享了他的做法。
  某天,朋友和他三岁的儿子在家里看电视,他们家的电视是超大屏幕的那种。正在播放广告,忽然一头凶猛的猎豹从屏幕奔出,可能是电视屏幕太大、太高清了,朋友形容说,感觉就是猎豹要从屏幕里跳出来一样。孩子当时吓了一跳,然后跟他说好怕,接着就哭了起来。
  朋友看到孩子的反应,就抱着他说:“别怕,爸爸在呢!”但孩子还是挺害怕的,甚至说不要再看电视了。朋友情急之下,说了一句:“那只是个广告。”
  广告?儿子听到他说只是个广告这句话的时候,反应明显好了一些。朋友说他这时似乎感觉到了解决方法。
  于是,朋友就开始和孩子说得更具体:这只是个电视广告,一个关于汽车的广告,他们想用一只猎豹来表达他们的想法。但是,这个猎豹刚刚出现的时候就好像真的扑过来一样,所以让你觉得很害怕。他们之所以用了一头凶猛的猎豹是为了表达这款车跑得有多快、多强悍。
  这还真有用,孩子不哭了,而且,后来看电视的时候多次看到这个广告片段,也没再害怕,甚至会对家人说,这只是个广告。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比昂在他的《阿尔法功能理论》里提到了情感的分类,他把情感分成了可以承受的情感体验和难以承受的情感体验。
  好的父母可以把那些引发孩子恐惧、焦虑的现象,转变为孩子可以接受的语言,详细地讲解给孩子听,简单来说就是陪孩子消化那些难以承受的情感体验。
  朋友恰巧是不经意地给孩子做了这么一个工作。首先,他接纳了孩子的情绪,并没有因为孩子的不良情绪而不耐烦,也没有觉得这是一件小事。要知道,很多成年人会说电视是假的,那个豹子是假的,不会过来的。
  但对孩子来说,他的情感体验是真的,他是真被那个画面吓到了,他身体的紧张、害怕、焦虑等等的体验都是真的。
  朋友在平复孩子情绪的过程中,不经意地说了句“这是广告”,然后再详细地和孩子描述了广告的内容、画面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最后再归纳一次:这只是个广告。
  经过朋友的解释后,孩子认识了刚刚的这个情绪体验,情绪得到了过渡,原来那种未知的、害怕的体验得到了一个可以用语言描述出来的表达。当一件事情,一个无名的情绪可以很好地表达出来之后,感觉就不像是未知的、不确定的东西了。再加上朋友当时很镇静,孩子觉得很有安全感,那些难以承受的情绪体验就得到了消化,变得可以承受了。
  而且,孩子之后多次再看到这个广告的画面时,他就能自己学会转化和消化这些情绪,同时,他内心也变得强大起来,也就是我们通俗讲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其实,这是孩子的心智功能逐步健全的一个体现。
  回头再看那个孩子做噩梦半夜醒来大哭的事情该如何处理。
  除了告诉孩子:别怕,妈妈在,还可以再具体地描述一下孩子经历的体验。
  “刚刚你做了一个噩梦是吗?这个噩梦是不是让你感觉很害怕。妈妈在,妈妈抱着你”,这比只对孩子说“别怕”要有用得多。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当我们处于情感受挫时,如果能得到一个环境的情感支持与理解,让情绪释放出来,那么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消化,就可以从难受的情绪体验中走出来,心灵也会因为这种环境的照顾而获得成长。
其他文献
周末的傍晚,我们一家人去广场玩。广场上非常热闹,小贩贩卖着各种玩具:会飞的小黄人、会爬高翻身的毛毛虫、匍匐打枪的光头强,这些质量不好的小玩具总是能吸引孩子们。小贩们见有孩子停下来看,便更卖力展示。  终于,女儿心心停在了一堆缤纷的大泡泡面前。她看了一会,开口了:妈妈,我要泡泡!  心爸本能地回应道:喜欢泡泡就在这里看看吧!  心心看了一会儿,好像不尽兴,又再一次要求:妈妈,我想买泡泡!  我想立马
期刊
老爹:  对旅行有一种上瘾的感觉。一个人也好,和老爹老妈同学朋友也好,一个新地方,几年前去过的地方,都好,都会压抑不住地开心。每一次陌生的旅行,会非常激动,坐飞机的前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旅行前非常认真地做攻略,留心每一个细节、替代方案,日程不愿排得满满的,一个城市每一个转角都会有新发现有意料不到,走走停停是最恰当的做法。每次纽约之行,会故意留下一个不完整,留出空间给下一次。自己在变,去过的地方也在
期刊
养娃的你,“糟糕的两岁”应该有所耳闻吧,指的是小娃长到两岁多的时候,突然某一天开始就不可理喻起来,整天发脾气,万事不合作,动不动鬼吼鬼叫,难搞得要命。  两岁娃从天使到小怪兽一言不合就变身  果果小盆友一直都很天使,婴儿的时候能吃能睡,适应环境,不太爱哭,会走会跑了之后,也一直是软萌系的,你逗她,她就咯咯笑,你没时间理她,她自己玩纸片也挺开心,饿了就去翻冰箱,困了自己抱着小毯子就去房间睡了,乖得像
期刊
所有小朋友都和龙一样,喜欢闪闪发光的东西。比如Marvin,他从小就热爱(捡)石头。仔细来看,不同的石头,有不一样的花纹、色彩、透明度、光泽、手感、圆润性。Marvin能把每颗差不多的石头,都看得独一无二、不同凡响,他总是声称:这是颗宝石!郑重其事揣兜里带回家囤积起来。  我常制止他囤石头的行为:“啊喂,这不是宝石吧?这石头到处都是,快扔了别带回家!”他依然我行我素。屡扔屡捡,坚持不懈地和我做斗争
期刊
从小到大我妈对我唯一的财商教育可能就是每个星期的零花钱了,就像现在每个月等待工资日的到来。  我有一个朋友,她上大学时,房价只有两千多元一平米,她就跟爸妈要了几万块钱作首付,买了一套二十平米左右的小房子,然后每天去给初中生当家教,当时的家教费是15元一小时,她每月的收入正好能还清房贷。等房贷还清了,她又以小换大,换了一套大房子。后来工作了,业余时间她买黄金,赚了;买基金,赚了;炒美金,又赚了。连她
期刊
那些幼小的孩子,如果痛苦时,没有母亲的安抚;玩耍时,没有母亲陪伴;刮风下雨时,没有母亲的叮嘱、呵护;节日里没有母亲的赞美、祝福……而且除了没有这些,他们还经受了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婚外伤害、破碎的家庭、身心的疑惑羞辱……那么在他们的成长中,就会留下很多的缺憾,并且逐渐形成他们性情中的胆怯、害羞、忧郁、冷漠、怪僻等等,影响他们与人相处。这样的孩子成年以后,也往往没有真正的亲爱、纵情、欢乐,因为他们的童年
期刊
我那有阴影的学琴经历  和很多七零后八零整类似,我的父母是老三届。因为年轻时教育资源的匮乏,他们在有了独生女后,不惜余力地为我抓住各种教育机会,生怕琴棋书画有哪样给落下了——即使我当时只有四岁。在他们的理念里,我擅长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不能有短。  在“琴”方面,妈妈最初打算是让我学手风琴,因为她觉得手风琴应用灵活,可以携带,可以伴奏。但是,因为几个琴行都断货,他们又迫不及待地要开始我的音乐
期刊
孩子动不动就哭?正常  那天碰到一位朋友,她说,“我把孩子照顾得挺好,也给了足够的陪伴时间,但5岁的孩子昨天居然说:妈妈,我不开心。我觉得很焦虑,我们哪里做得不好?”  我想说,这种事,我经常碰到。  葫芦在餐厅跟很多大人吃饭,吃着吃着,突然喊:不要说话了吵死了!这时候我安抚两句,他可能会哭起来;  晚上都熄灯入睡了,突然摸黑说:妈妈我饿了,我要吃蛋糕。我要劝几句,他也会哭起来;  甚至我工作太多
期刊
晚上十点多,熟睡中的女儿突然一声尖叫,着实惊到了我。冲到她的小床边一看,我整个人傻眼了:她四肢抽搐、眼珠翻白、斜视,完全失去了意识。她遭遇“高热惊厥”了,早些时候周围的妈妈也提起自家孩子碰到过,但我总觉得是小概率事件,没放在心上。  我觉得异常惊恐。要知道,两小时之前,女儿才只是37.4℃的低热,而且一切照常,没哭没闹,是自行入睡的。  当晚我就带女儿去了医院急诊,医生建议给孩子做一个全面的精神内
期刊
儿子有个幼儿园同学,一年级是去美国上的,二年级回到北京,进了某著名小学。有一次她妈妈问她:你觉得美国的小学跟中国的比,有什么不一样?她回答说:美国的老师总是在我们做事前跟我们讲得很详细,做完以后都是鼓励,不批评;中国的老师事先不怎么告诉我们怎么做,如果我们做得不好会批评。  我非常佩服这位小朋友的观察和总结能力。所谓事前管理很好理解,就是在让小朋友做一件不熟悉的事之前,把这件事为什么要做、谁来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