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虫菊的栽培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shu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市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严格限制,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市场很紧俏,其中植物农药的市场前景最为广阔,而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的菊科植物——除虫菊,则是制造绿色植物农药的理想原料。我国有不少精明的企业家顺应国际潮流,积极发展极具前途的植物农药产业,因此,除虫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湖北科诺植物农药研究所等科研部门,不仅成功地利用除虫菊开发出绿色植物农药,而且筛选出除虫菊良种。现将除虫菊的栽培技术介绍于下:
  1. 选地整地 宜选择凉爽、干燥、通风、土质疏松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种植。一般低丘陵山区、平原均可种植。重酸性土壤的山区不宜种植,过黏和低洼地也不宜种植。栽种应在秋作物收割后及时翻耕,耕深约0.33米,做成宽1~1.33米,沟宽0.33米的畦。每亩施足50~70千克复混肥做底肥,耙匀后待播。
  2. 育苗 春播除虫菊,当年不能开花,冬播也要到第三年春季才能开花,秋播第二年即可开花,因此以秋播为好。秋播是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具体播种时间:春播2~4月,秋播8~11月。播前1周,将种子用水浸5~6小时,待其吸水膨胀后取出与50倍湿焦泥灰拌匀,摊放于室内泥土地上催芽5天,有20%左右的种子萌发时再加适量细土拌匀播种。播后撒1层泥灰,用木板轻压1遍,上面用稻草覆盖,经常洒水,保持地面湿润。干旱季节育苗需要搭棚,白天盖上,晚上揭去。育苗地的种子使用量为每亩500克,可供20亩大田移栽,一般播种15天后即可出苗。
  3. 移栽 苗高6.6~10厘米即可移栽,移栽时要深耕细作,施足基肥。移栽前将苗床淋透水,争取多带泥土,以利于成活。栽时按株行距0.33~0.5米开穴,施入过磷酸钙和焦泥灰(草木灰也可),每穴栽1株,覆土不宜过厚,以利分蘖芽生长。栽后第一年产量稍低,第二、第三、第四年为产量高峰年,第五年后产量下降,需要更新。更新方法除了采用播种方法外,还可采取分株法,即在9~10月的阴雨天,将母株分成4~5株,按每穴1株栽植。也可以采取插枝法,即在3~4月,选择生长2~3年的母株,把茎切断后插入土内,上盖稻草,经常浇水,直至萌发新根成活。
  4. 施肥 移栽后10天左右施粪肥1次,隔半个月再施1次,每次每亩施用量1000千克,促使其迅速提苗生长。以后每年施肥3次,小雪节前应施足肥,每亩施过磷酸钙20千克,钙镁磷肥15千克,泥灰(草木灰、土杂肥)1000千克。立春节后施1次抽薹肥,每亩施入人畜粪水1500千克,并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尿素500克与50千克水掺和,在离根6.6厘米处打穴施下(不可直接施入根部)。在采完花后需再施1次肥。
  5. 松土与间作 移栽成活后应浅松土1次,以后每年3~4月、7月上旬和冬季各松土除草1次。7月松土前应把老茎秆在离地面3.3厘米处割去。种植除虫菊的地块第一年至第三年内空地面积较多,可间作玉米等作物,以提高复种指数。
  6. 病虫害防治 除虫菊没有虫害,病害也较少,只有在温度高、湿度大或施肥过多时可引发叶锈病和菌核病。一旦发生病害,可拔除病株并用50%硫菌灵粉或石灰粉进行病穴消毒。
  7. 摘花储藏 5~6月,当舌状花冠尚未全展开,筒状花冠已渐开展时,花中有效杀虫成分含量最高,为采收的最适宜时期。除虫菊的花期一般为10余天,应选择晴天抓紧采收。收花期是小满节至芒种节。要根据花的开放程度分批适时采摘。采摘时要平蒂采摘,不带花柄。采后及时晒干,如遇雨天可在55~60℃的温度条件下烘干或风干,使含水量下降到6%~12%。全草在夏秋采收、晒干备用。除虫菊花所含杀虫成分容易水解失效,因此必须充分干燥和防潮避光储存。它不耐久储,如储藏1年,杀虫效力则减少1半。
  除虫菊1次种植可连续收获7年以上,一般产花高峰年亩产鲜花百余千克,干茎叶300~500千克,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除虫菊栽培管理简便,成本低,收益高,但大规模发展须和有关农药厂、蚊香厂及收购部门签订合同后,方可施行。
  (作者联系地址:湖北省阳新县荆头山科教中心 邮编:435200)
其他文献
淄鲜玉1号由山东省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含隐性甜质基因的特早熟硬粒型玉米自交系做母本,用早熟超甜玉米自交系做父本杂交而成。已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
《色谱》是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月刊。主要报道色谱学科的基础性研究成果、色谱及其交
记者日前从江苏省农科院获悉,由该院兽医所和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猪支原体活疫苗(168株1成果,获得了2010/201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研类一等奖。该成果打破
永寿县地处陕西中西部渭北旱塬南缘,为典型的高原沟壑区。2010年秋播冬小麦21.6万亩,杂草发生面积21.1万亩,每亩平均杂草量4.86万株,多的达到8.5万~10万株,造成小麦产量损失20~30千克/亩,严重田块达到100千克/亩以上。杂草不仅与小麦争夺阳光、空间和二氧化碳,而且争夺土壤水分及养分等,因此是制约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  一、永寿县麦田杂草发生情况  通过调查,20世纪70~8
杏树属于坐果率较低的树种,有的杏园十年九不收,因此防止杏树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是杏树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以下结合我市(鲁南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总结杏树坐果率低的原因及提高措施。    一、导致坐果率低的因素    1. 品种原因 传统的栽培杏多属于华北生态群的品种,如我地栽植的丰甜榛杏、麦黄杏、红玉杏、二花槽杏等,这类杏的多数品种败育花多,自花结实率低。20世纪90年代引进了欧洲生态群的杏品
对于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化的过程来说,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其中重要、关键的一步,由于利率市场化而导致的各种因素的变化将使银行系统面临更加严重的不确定性。国内外学者从各个方
存款利率市场化是一国金融发展的必经之路。自20世纪70年代金融自由化思潮开始,西方各国陆续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于1996年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针,并在2013年完全放开贷
苏北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西瓜生产基地,尤其是6月份左右上市的晚春西瓜,一般占华东六省一市70%以上的市场销售份额。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此时上市的西瓜往往容易出现裂瓜现象,尤其
目的:从医患不同认知角度对门诊药学服务进行分析,为门诊药学服务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门诊科医护人员和本门诊就诊3次以上的本地居民进行随机抽样,发放调查表,以了解医患双
中医治病强调人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辨证论治"是中医精髓,"辨证施护"则是中医对疾病的研究和护理方法。辨证,就是将四诊,即: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