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高频超声和皮肤镜在基底细胞癌术前精确评估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25408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声和皮肤镜在基底细胞癌(BCC)术前精确评估中的价值及其与组织病理复发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确诊的33例BCC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36处BCC皮损的高频超声及皮肤镜检查结果。根据病理类型将病灶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比较两组间超声和皮肤镜特征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超声和皮肤镜下特征的对应关系通过简单匹配系数进行分析。

结果

高危型BCC皮损4处,低危型皮损32处。二组间的超声表现重叠大,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点状强回声和后方回声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24处(75%)低危BCC病灶局限于真皮层内,4处高危病灶均累及皮下组织,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8)。5例BCC皮损,除了临床易于发现的皮损外,超声可发现临床易被忽略的微小病灶或深度不可见的病灶。高危组和低危组BCC的皮肤镜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4处高危型BCC均未见轮幅样区域、乳红色无结构区、粟粒样囊肿、粉刺样开口或彩虹模式。超声下皮损内点状强回声与皮肤镜下粟粒样囊肿的简单匹配系数为36.1%,表皮层强回声不连续与皮肤镜下溃疡或糜烂的简单匹配系数为75.0%。

结论

皮肤高频超声和皮肤镜可以为术前判定BCC病灶的风险性提供重要信息。皮肤高频超声可显示临床易被忽略的潜在病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microRNA-18a(miR-18a)在血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60例前列腺癌患者(PCa)、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BPH)和20例健康对照者(HC)血清miR-18a的表达水平。分析miR-18a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TNM分期及PSA的关系。通过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miR-18a表达水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复发后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复发的PR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病理学及影像学的特点、治疗方法等。结果此患者手术完整切除+膈肌部分切除术+膈肌修补术,术后病理提示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术后未行放化疗,术后3个月复查时肿瘤复发,行依维莫司靶向药物治疗。结论手术完整切除+靶向药物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有利于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目的探讨糖尿病老年患者膀胱纤维化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关联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老年膀胱纤维化相关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0例),以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对照1组,30例)以及本院同期收治的非膀胱纤维化老年糖尿病(对照2组,30例)作为对照。检测受试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三组受试者膀胱障碍发生情况、尿动力学指标以及氧化应激
目的探究膀胱尿路上皮癌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的表达情况以及MEG3调控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lncRNA MEG3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lncRNA MEG3后T24细胞内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一张力蛋白基因(PTEN)蛋白水平;CCK8试剂盒检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3倍。人们对膀胱癌在性别的发病率上差异进行研究,普遍认为雄激素介导的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雄激素受体诱导膀胱癌形成的机制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仍需要进一步探讨。本综述总结了雄激素受体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研究的最新进展。
目的探讨同期与分期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经影像学确诊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60例,同期行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手术组(同期组)30例,分期行单通道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组(分期组)30例,比较同期组与分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与残留率、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6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同期组手术时间短
丛生蛋白(CLU)是一种凋亡相关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体液和组织中,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研究表明CLU表达异常与某些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前列腺癌(PCa)恶化、转移、治疗过程中,PCa从激素依赖型转变为非激素依赖型的过程中常伴随着CLU的高表达。靶向CLU基因的治疗能增加前列腺肿瘤对放化疗、雄激素撤退治疗的敏感度。本文就CLU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多脏器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免疫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清除受损是SLE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在此过程中,五聚蛋白家族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长五聚体蛋白3(PTX3)与SLE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CRCC)的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M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学的特点。结果男19例,女9例,年龄30~65(44±2.5)岁,所有患者均无典型肾肿瘤的表现。Bosniak分级:III级22例,IV级6例。术后病理提示18例MCRCC患者表达CD10,15例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20例表达上皮膜抗原EMA。结论MCRCC是一种病理分期早、预后良好的疾
目的分析元贝合剂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尿流率的影响,评价元贝合剂辅助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分析其起效机制。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医院泌尿科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92例入组,均采用保守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爱普列特,5 mg每次,1日2次,持续4周。观察组联合元贝合剂,1日1剂,持续4周。对比治疗前后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