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创伤杂志》泉州审稿会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9671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1 病历资料患者男,34岁,被矿石砸伤致头颈部疼痛,双上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入当地医院就诊.CT示C5小关节骨折伴Ⅱ度脱位,给予颈椎牵引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无缓解,骨折、脱位无恢复.7d后转入我院,体检:C5.6椎棘突压痛,活动受限;双前臂、手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左手小指感觉减退,双下肢、躯干感觉正常.肱二头肌肌力左侧Ⅳ级,右侧V级;肱三头肌肌力左侧Ⅳ级,右侧V级;握力左侧Ⅳ级,右侧V级.肱二
期刊
目的 建立慢性创面数据库,并分析慢性创面患者的特征. 方法 根据国际伤口愈合学会对体表慢性创面定义的标准,2013年1-10月共收集86例慢性创面患者,利用创面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并针对不同慢性创面病因构成、年龄构成、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及不同治疗方法伤口愈合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1)门诊患者中各类慢性创面的病因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3位原因依次为外伤、静脉曲张和压疮,
创伤性膈肌破裂(traumatic rupture of diaphragm,TDR)是一个公认钝性或穿透性胸腹部创伤的后遗症[1].在最初急救复苏时TDR容易漏诊,漏诊率为12% ~ 66%[2].面对早期诊断的困境,笔者对1990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67例TDR患者特点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期刊
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是一种被普遍推荐的方法[1],它被证明是一种功能恢复好、能够早期活动、并发症少的治疗方式.但是对于高龄的老年痴呆患者,是应用内固定还是髋关节置换,存在较多争议.为此,笔者比较内固定和髋关节置换术,以期找到一个治疗老年痴呆股骨颈骨折较好的手术方式.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25例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患者,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7~ 14岁,平均11.4岁.合并伤:肘关节脱位7例,外髁骨折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肘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吸收棒内固定组(A组,13例)和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组(B组,12例).术后均采用石膏托固定.A组术后2~3周开始功能训练,B组术后4
骨盆骨折占全身骨折损伤的7% ~8%,致伤原因通常与高能量损伤如交通伤、高处坠落伤等密切相关[1].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骨盆环损伤骨折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占所有钝性碰撞伤比例的20%[2].Tile[3]将骨盆环损伤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按损伤程度由轻到重依次为A型(稳定型)、B型(旋转不稳定但垂直稳定型)、C型(旋转和垂直都不稳定型).临床中Tile B型和C型为不稳定骨盆环损伤骨折.自185
期刊
髋臼骨折的治疗一直是创伤骨科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钢板固定存在钢板塑形和放置困难、术野暴露受限制、周围软组织遮挡、打螺钉困难等缺点[1],且早期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优良率仅76%左右)[2].拉力螺钉治疗髋臼骨折的历史由来已久,1988年Reinert等[3]就提出用2枚拉力螺钉分别固定前、后柱来治疗横断骨折并取得良好效果.自此,因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费用相对低廉等优势,拉力螺钉固定
期刊
目的 探讨后路节段性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硫酸钙骨水泥强化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0例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20例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撑开复位联合伤椎置钉(节段性固定)和硫酸钙骨水泥强化,无后外侧植骨融合(联合治疗组).以同期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的采用传统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的20例胸腰椎骨折为对照(传
手部外伤后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骨外露是手外科较为常见的外伤.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局部皮瓣转移、游离皮瓣、腹部皮瓣等.随著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患者治疗效果要求的提高,穿支皮瓣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多,并且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笔者201 1年6月-2013年12月采用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 5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本刊编辑部已启用万方数据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并将其作为审稿的一个重要工具。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为互联网在线模式,设有强大的文献比对数据库,实时更新,具有科学性和专业性。该系统可以自动检测来稿复制率情况,有效地识别和淘汰了部分存在学术不端的论文。此举将严把学术质量关,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权威的学术交流平台,维护本刊刊稿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本刊对复制率超过30%的稿件不予采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