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uper-twisting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来源 :可再生能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gua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转矩和磁链脉动较大的问题,文章基于Super-twisting算法,提出了一种二阶滑模直接转矩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使用二阶滑模控制结构取代传统PI控制和滞环控制结构,设计了磁链和转矩滑模控制器,提高了系统控制的动态响应能力。文章使用SVPWM矢量控制取代传统DTC中的开关表,保持开关频率恒定。试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有效降低转矩和磁链的脉动,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其他文献
针对以往航空公司座位超售模型方法较为粗略,确定的超售数量偏大这一问题,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对机票超售展开研究。首先,改进了运筹学中“报童问题”的数学模型,细化了目标函数中的成本,将机票超售的成本确定为超售机票过多产生的赔偿成本和过少产生的虚耗成本两部分。在约束条件方面,由于以往的经典方法给出的超售数量偏大,故将其转化为超售的最大数量约束,从而建立了确定机票超售数量的数学模型。其次,建立了乘客预定机票与航空公司超售机票的随机过程,并从不同超售座位数下航空公司的收益、不同赔付额度下的最优超售策
对民用航空器座舱高低温环境适航符合性开展分析。首先对座舱高低温环境适用的适航条款FAR/CCAR 25.831(g)和FAR/CCAR 25.1309(a)(b)(d)进行解读和分析;进一步得出基于人体核心温度的舱内可接受的高低温环境标准;随后,提出针对座舱高低温环境的适航符合性思路,包括:开展失效状态下座舱高低温环境预测,并以此为输入开展人体核心温度数值模拟计算,然后开展高低温环境下人体生理试验以验证人体核心温度模型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最终依据外界环境温度-人体核心温度-生理指标-安全性指标的等效安全准则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所用制冷剂主要包括R410A,R407C,R134a,它们的GWP值较高,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将R1234ze/R152a,R290/R1234ze,R152a/R134a分别按一定比例组成混合制冷剂,通过理论分析混合制冷剂的环境影响指数、热力学性能、安全性以及经济性能等因素,并与R410A,R407C,R134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配比为3∶7的R290/R1234ze混合制冷剂,其对环境影响较小,饱和压力线与R22相接近,饱和液体密度为R22的1/2,饱和气体比热容大
文章探索了适用于中国县级及以下区域的四维全景式家庭能源消费调查方法,为中、小空间尺度的家庭能源消费调查与研究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视角。该调查方法的主要过程:①在全景视域下构建能源消费类型、数量、用途和地域类型4个维度的调查框架;②运用问卷调查及半结构式访谈获取家庭能源消费微观数据,并建立数据库;③运用家庭能源数据核算法,得出家庭活动的各类能源消耗量,建立能源流模型,可视化地表达能源流动过程的动态特征。该方法已应用到青海省家庭能源消费的实证研究实践中,并总结了家庭能源消费地域特征,评估了能源消费产生的社会效应
文章通过对典型城市最冷月的日逐时室外空气的平均温度进行分析,并结合空气源热泵的运行特性、建筑供暖负荷规律和人们的用能规律,提出了一种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实现了通过日蓄、夜释的方式弥补低温时段空气源热泵供热能力不足的目的。文章设计了新型翅片管式相变蓄热器,开展了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蓄、释热特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翅片管式相变蓄热器蓄热时,相变蓄热材料温度分布均匀,空气源热泵的冷凝温度与相变蓄热材料之间的温度差为1.1℃,这有利于降低空气源热泵冷凝温度、提高空气源热泵性能系数;翅片管式相变蓄热器释热
为解决风电叶片双轴疲劳测试中加载不同步问题,文章在摆锤离心共振式加载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相位同步控制系统。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同步控制策略,利用扫频法确定叶片各轴共振频率,为提高激振源的同步效果,采用交叉耦合结构,开发相位同步补偿算法确定控制器向双轴电机发送的补偿脉冲信号。以56.4 m兆瓦级风电叶片的相关参数作为试验数据建立Simulink仿真模型,进行相位同步控制系统与传统PID自动控制系统对比仿真实验。仿真结果显示:当加载到120 s时,双轴电机的转速误差在5%以下,相位误差在±0.05范围内,达到
为了研究适用于致动盘模型的风力机来流风速选取方法,文章以取点、取面和反推3种典型选取方法为例进行计算。在不同入流风速和错列间距条件下,通过分析3种计算方式得到的来流风速发现:采用取点(或面)方法计算时,上游风力机的来流速度小于实际风速且不稳定,并随取点(或面)距离增加而增大;在功率爬升阶段,上、下游风力机的来流速度之差较大且稳定,当接近额定风速后,差值随风速增加而减小;与取点方法相比,取面方法所得风力机的来流速度变化范围更小;反推方法所得风力机的来流与实际来流较为一致,相对误差远小于取点(或面)方法,且不
为评估主动调频策略下机组载荷响应,获得较优的控制参数和机组载荷约束下的边界调频次数,文章采用单因素对比仿真研究的方法对电网支撑功率、支撑时间和恢复策略下的控制参数进行了仿真试验。试验研究了调频策略对风电机组各部件载荷的敏感度,试验结果表明:传动链扭矩Mx的敏感度最高;迭代获得了风电机组每日支撑电网的边界调频支撑次数为115~350次,为风电场电网调度提供了参考;基于部件敏感度和机组部件机械约束确定了主动调频控制策略较合理的参数范围,为风电场主动调频策略优化提供了仿真依据。
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功频调节性能及VSG与合并有源滤波(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光伏电源无功配比协调控制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Q学习的光伏储能微网VSG与APF协调优化方法。在虚拟环境下,通过对VSG中虚拟惯性、阻尼以及微网中VSG无功分配比例进行训练,得到更优的控制性能。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Q学习算法改善控制性能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针对太阳辐照度时间序列的非线性特点,文章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二阶数据分解算法和蝗虫优化混合核LSSVM的太阳辐照度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首先,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算法对原始太阳辐照度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得到若干个频率不同的分量;然后,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MD)算法进一步分解频率最高的分量,得到K个相对稳定的分量,其中,K由各分量与利用VMD算法分解得到的残差的相关系数确定;接着,建立基于高斯核和多项式核的混合核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预测模型,对所有分量进行预测,并利用蝗虫优化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