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班级工作的探究与实践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行动计划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这个新型语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指尖技术,它改变了学校的管理、教师的工作、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校有48个班级,高中一年级是高考改革的第一届,我校把“互联网+”与指尖技术融合一起对班级进行管理。
  一、阐述指尖技术的来源、特点
  笔者在网络中查找指尖技术一词,没有相关链接网址,我校首创指尖技术就有存在的意义,我们给它定义一个概念“用手机和电脑制作出来的作品有网址,用草料二维码生成器汇总这些网址,做成移动微码,分享到微信群里。”简单来说,动起手指在手机上操作,当前流行的APP软件有美篇、易企秀、问卷网等。指尖技术是推广“互联网+”应用的手段,节省了纸张传达通知的成本,它在微信、QQ界面中应用,识别二维码,阅读很方便。
  二、用指尖技术管理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材料
  2018年海南高考改革新方案正式展开,构建“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既看分,又看人。两依据是高考成绩,高中学生水平测试成绩,一参考是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17年上半年,我校先行在全省探索用指尖技术管理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材料,通过实践活动证明“两条线”(自下而上传达通知,自上而下提交作业)实施的可行性,采取微信、QQ开展异地辅导工作,制作五个维度档案材料(思想品德素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最后上传高中学分平台,形成综合素质评价表。2017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春节期间,我们再次把指尖技术应用在2017级高一新生,制作三个维度档案材料(思想品德素养、学业水平、艺术素养)。教务处成立了指尖技术教师指导群,高一有6位指导教师,每位老师负责指导两个班学生。寒假期间,高一师生通过微信、QQ交流,学习制作二维码的方法、美篇、小影、问卷等。跨时空异地交流学习很困难,学生被迫学习指尖技术,开学后,他们说这个假期学的知识丰富,课本上没有这部分实践性强的操作,对今后学习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过去,许多人总看别人做的指尖技术作品,现在,我校大多数高中学生也学会用手机做作品让他人浏览。
  三、“互联网+”对教育管理工作的影响
  “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它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在这里,我们要谈“互联网+教育”,未来一切教学围绕互联网进行,信息、知识在互联网上流动、成型。中国教育正迈向4.0时代,这是第4代教育,真正以学生为核心。指尖技术是“互联网+教育”的一种手段,并不是为了创业,而是方便管理。时下的手机是智能化的,人们总要安装微信软件,微信取代了聊天交流工具,还增加拍照、传输文件、地理位置、转账和发红包、视频和语音聊天、收藏等功能。既然微信能转账,有学生提出能否通过微信转账报名,班主任的答复是“不能”,这可能和学校管理方式有关系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互联网+”计划,“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新征程”。过去,习惯把“上网”与电脑、网吧联系一起,学校与公安机关联手打击网吧营业场所,禁止18岁以下的青少年进入网吧,这是因为学生“重网络休闲娱乐、轻网络学习教育”。“互联网+”模式影射出网瘾,对班级管理是一种挑战,是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教育、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心理发育不健全,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他们接受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网瘾问题”凸显,影响了学业发展和身心健康。面对学生陷入电脑、网络的心理误区,学校封杀手机、网络、电脑,成为校纪校规。慕课、微课程是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代表,这是一种优秀的在线学习资源,然而教师备课方式是手写教案、制作简单的课件,没有时间做这些优秀的学习资源,学生也无法在学校期间看视频。
  四、学生在互联网模式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抽象概念,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笔者任教通用技术,2017年9月起,实施“通用技术無纸化实践作业”。在第一课《技术的价值》一课中,无法用语言描述汽车的发展史、各地建筑的特色、产业的发展趋势,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
  到了周末,学生在街上用手机拍汽车图片,接着用美篇展示收集的素材。学生第一次用手机制作无纸化作业,在课堂中,老师没有教学生学习指尖技术,他们在微信里与笔者交流学习。一个月后,他们学会了用APP软件制作文章、视频、问卷、二维码等。虽然笔者是科任老师,但是通过指尖技术手段,在微信和QQ里与学生交流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指导学生用指尖技术创建个人的档案材料,用移动微存储,在手机里浏览。笔者把指尖技术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他们在一个自由、平等、公开的微信里分享移动微码作品,大家一起欣赏,让他们有信心,有成就感。
  学生分析:由图可知,放假期间,学生在家上网的时间占的比较多(48.15%),现如今,当代社会很多人放假期间很少出去锻炼身体(37.04%),都是抱着手机待一天,都没有什么活动。社会实践这方面,占的比例还算可以,可能是因为上学布置的功课,所以占的比例(44.44%)也较良好。
  互联网+教育打破了时间、地域、空间的阻碍,我校探索的指尖技术管理方式,解决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材料管理的困难,学生学会了指尖技术,这为他们将来的社会生活、工作奠定了基础。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在微信里开展学习,交流学习,从不同途径获取知识。
其他文献
一、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高校的攻坚任务和优先计划  (一)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功能  以实践需要为视角,追溯现代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发展历程,有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一是12、13世纪产生的中世纪大学,他们只为贵族和神职人员提供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培养通晓神学能传递教义的牧师和培养训练有素能维护统治秩序的官吏,以满足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二是十九世纪的德国洪堡大学改革。在经历文
期刊
美育,是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形象到抽象的编排体例,精选了部分意境优美、韵律和谐、形象生动的中国历代古诗。在思想上,对学生陶冶情操,潜意默化地进行美育;在智能上,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增进他们的知识;在语言上,丰富他们的词汇,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对语言的热爱。语文
期刊
一、课外阅读的意义  现在许多家长知道课外阅读好,好在哪里呢?首先语文课外阅读可以巩固孩子课内所学的读写知识,比如字、词、句式修辞方法,篇章内容等;其次阅读它能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大庆有个叫乐陶的小孩,今年五岁,他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陪一起看书阅读,他不仅知道许多自然科学知识,还会发现问题并且分析思考这个问题,有时还会提出让幼儿园老师和家长感到意外的问题,老师夸奖他读书多聪明得很呢;再有阅读能陶冶情
期刊
一、选材要有信度  “信度”就是一篇文章的真实度。对于中学生来说,真实,就是选材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真事,而不是道听途说,主观臆断的“故事”。 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能反映事物本质意义的材料,写出真情实感,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材料熟悉,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抒发的感情就真切动人。材料不熟悉,凭空想象,往往给人貌合神离之感。曾经有一个学生在创作中写到“我常常怀念起
期刊
农村小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学习风气更不浓。针对这种情况,这几年,作为学校管理者,我校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倡导了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在二年级、三年级实施新课程改革试点,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以此来带动整个班级学生成绩的普遍提高。下面是我校的一些做法。  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性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要求人人参与,因而合
期刊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革命家和诗人,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民主革命战斗,创造出丰富的精神财富,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提出“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唯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促进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实现兴国的目的。乡村教育自然是陶行知的关注重点,他围绕乡村教育提出的有关思想理念,在当前的乡村教育改革中依然意义重大。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的教育理念中,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于生
期刊
一、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1.书写习惯不良  一年级学生太小,不能认识正确口算的重要性。本身对口算缺乏兴趣,加上机械重复的训练更是嫌麻烦,便不加思索的信口乱说。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写作业时边做边玩,不能集中思想的口算;书写时不规范、字写得很马虎,算后又不安心检查计算,都是计算错误的原因。  2.口算基础薄弱  “万丈高楼平地起”,口算能力的提高也是如此,从小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上看,
期刊
一、重视外来工子女教育,明确工作思路,突出重点  外来学生的父母,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子女的教育问题,直接影响到外来工能否安心工作。因此,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十分重视外来工子女的教育。云浮市、云城区关工委多次到学校进行专项的调研和指导,根据区关工委的布置,我校开展外来学生教育管理专题研究,学校成立了工作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由班主任、教师任组员,采取校长
期刊
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多种尝试,取得了的较好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微课的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微课短小、精趣、针对性强,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微课的设计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一)微课要简单  微课中的微字说明微课的短小,要在最短
期刊
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进行幼儿观察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结合教育实践,从早期幼儿多元智能萌发的角度,对一个两岁半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这孩子在“语言智能”“空间智能”“动作智能”“人际交往智能”以及“以自我感为核心的人格智能、反省智能”等方面,不仅有明显的年龄特征,而且,还有显著的个体差异。笔者发现他在排解分离性焦虑自我调控能力上,有他自身的特点,使我看到“不说话的人”其内心在说话,在他的内心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