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诗照、一幅合影、一纸留言——郑位三与程氏兄弟的金兰情义

来源 :档案记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radoxf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张诗照rn郑位三曾赠给我的父亲程朗如一张附有诗歌的照片,照片正面题字是:“朗如兄留作纪念,弟郑位三敬赠”,照片的背面是他题的一首诗:“忆我流亡日,招待赖吾兄,廿年成隐惠,今是表扬时.”40多年来,诗照经过两代人的珍藏,至今完好无损.
其他文献
东湖,因位于武昌古城东而得名,历史上也曾叫郭郑湖、大沙湖.东湖水域面积大约有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仅次于汤逊湖,是中国第二大城中湖.n自古以来,许多游历东湖的人都喜欢把它与杭州西湖比较,如宋代吏部尚书袁说友毕生最爱西湖,曾多次作诗赞颂.
期刊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一场祀神祭祖的仪式,饱含辞旧迎新的期盼和祈福纳祥的祝愿,也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难以割舍的乡愁.历经千百年的积淀,武汉春节习俗异彩纷呈,流布在市井街衢百姓人家,见载于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今撷取不同历史时期各具代表性的文献资料,从不同侧面揭示武汉年俗源远流长的历史积蕴,以多元主题反映武汉年俗文化的绚丽多彩,呈现千百年来武汉春节习俗的传承与演变.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高瞻远瞩、内涵丰富、要求明确,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档案工作“怎么看、怎么抓”的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期刊
地处“川鄂咽喉”的宜昌,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民族和谐使者”王昭君的故乡.它因水而生,因坝而兴,因电而旺,堪称我国中部地域的一方热土.rn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胡耀邦曾经三赴宜昌考察调研.rn走进这块土地,胡耀邦翻山越岭,察看工厂,走访农村,体察民情,与干部群众一道商讨改革开放大计,谋划经济发展蓝图……
期刊
每临春节,家乡的人们在忙着做印粑的同时,还会准备糍粑.糍粑在家乡又称年糕,除了自己吃外,更主要是正月招待拜年的客人.记得小时候,农村还是大集体,糯米少,基本没有人家有条件做糍粑.要是哪户人家在正月能拿出糍粑来招待宾客,那可是上等的礼遇.直到农村改革开放,农民能自主地安排责任田里种什么,糯米的供应不成问题,糍粑才盛行起来.
期刊
7月6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历史时刻,在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这是档案工作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第一次把档案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档案工作者要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坚守“五心”,奋力推动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1943年12月,中国空军第四大队23中队副队长周志开主动请缨与战友各驾一架飞机,侦察并偷袭日军占领的汉口机场.在完成任务返航途中,周志开驾驶的战机不幸被敌击伤,坠落于湖北长阳,年仅24岁的空军英雄壮烈捐躯.周志开是抗战期间,单机一次战斗击落日机最多(3架)和第一位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的中国飞行员,他的英勇牺牲震惊全国、永载中华民族抗战史册.为永志不忘、世代缅怀周志开,目睹悲壮场面的长阳人民将英雄陨落地改为“志开坪”.
期刊
脚步踏进老万家院子一瞬间,堂屋大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看起来五十多岁,深灰上衣、花白短发、面色红润的汉子从里面跳了出来.rn“来了啊!赶紧进来,大雪天,冷!”他热情地招呼着我们.一口长长的白气从口中喷出.rn他就是老万,今天喊我们到家吃“年猪汤”.
期刊
清朝末年,张之洞在武汉倡办实业,奠定这座城市的工业基础,武汉一度成为内陆最大工业城市.“一五”时期,国家在武汉投资兴建了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锅炉厂、武昌造船厂等大型重点项目.这些“武字头”企业奠定了武汉作为全国重工业中心之一的地位,也筑起了这座城市崛起的脊梁.
期刊
年文化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文化,将中华儿女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其所传达的民族精神也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年画则承载着中国人对年文化的精神寄托,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年画,以此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憧憬,对阖家平安的虔诚祈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