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媒体议程设置理论的应用及效果

来源 :华南预防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heng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众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媒体应急响应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确定议程设置主要内容,用采访次数、媒体数量和报道刊发数量等指标评价传统媒体传播效果.用阅读次数和阅读人数等指标评价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效果.进一步用篇均阅读次数、篇均阅读人数和打开率指标,对公布病例活动轨迹的传播效果进行评价;用访问次数和访问人数评价疫情服务平台的传播效果.绘制深圳市新冠肺炎病例流行曲线,分析议程设置与流行趋势的关系.结果 在2019年12月25日至2020年3月19日期间,在新冠肺炎防控不同阶段适时设置了媒体响应议程,实现了与媒体和公众的主动沟通.传统媒体方面的新冠肺炎相关报道806篇次,其中电视、广播和报纸分别为340、314和152篇次,电视和广播的影响力较高.新媒体方面,微信发文数(343篇)少于微博(926篇),但微信的阅读人数(5 072.6万人)明显高于微博(516.5万人).公布病例活动轨迹有关微信文章的篇均阅读次数(70.6万次)和篇均阅读人数(53.9万人)是所有类型中最高;基于微信的疫情服务平台访问次数,疫情查询(27.9万人次)和疫情信息(22.0万人次)居前.结论 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新冠肺炎媒体应急响应可实现与媒体和公众的主动沟通;与传统媒体比较,新媒体尤其是微信的传播影响力最值得重视;公众对疫情的需求最大,但更深层次的发病信息,即公布病例活动轨迹提高了新冠肺炎全社会应急响应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胆道感染患者病原学特征并探讨其发病危险因素,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锦州市中心医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的792例胆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
目的 调查并分析广东省ZH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为COVID-19的科学防控提供更多证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采用实时荧
东北农村存在人口老龄化、青壮年流失等问题,对于相关社会基础设施关注度较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主要集中在环境卫生、医疗健康以及师资教育等方面。只有通过政府方面大力支持、社会关注度上升、人民群众意识水平的提高,明确责任主体,在关注物质建设的同时不忘精神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发展好东北农村社会基础设施,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建设新时代新农村。
为了解“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对会计人员需求状况,就四大知名网站对会计人员实时招聘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总结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八大岗位需求情况和四大能力需求状况,提出瞄准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岗位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关注学生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建议,为后续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依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计算机的迅速崛起,网络金融在我国交易中占重要地位。各大商业银行要想在这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加强内部管理,积极应对会计风险,避免危机的产生。本文通过分析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产生原因,列举商业银行风险的形式,提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措施,积极探索新时代商业银行发展路径。
本文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不同代际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进行分析,结果可以发现:不同代际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种类侧重有所差别,接受渠道两极分化,且利用率各不相同。在≤20岁年龄组的人群中是否建档的影响因素与个人因素关系较弱,社会经济因素和流动因素与各个年龄段的流动人口关系较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民主治理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城市的社区居民自治也在不断受到重视。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城市社区居民自治进行探讨,并提出优化路径。
城市零工群体是我国数量庞大且脱贫困难的人群,助其脱贫对新时代社会治理和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互联网+”和精准扶贫时代背景,以西安零工族为主要研究对象,建构城市零工群体致贫因素模型,提出运用互联网撬动政府精准脱贫工作机制创新,为该群体精准脱贫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目的 掌握近年来许昌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为许昌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改善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2019年在许昌市建成的供水量达到20吨/日以上的农村供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如何发挥基层群众优势,不仅关乎社会资源配置的组织效能的提升,也是推动城市共享共治共建的必然选择。本文根据扎根理论探究社区居民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由个人的认知模式、参与动机、个人能力构成的个人志愿准备度是触发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行为的主观条件,环境是影响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行为的客观条件,个人志愿准备度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综合作用于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