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镜对肩部疾病的辅助诊断和治疗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9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肩关节镜技术作为肩关节疾病的辅助诊断和治疗手段进行初步探讨。

材料和方法:

总结近年作者开展肩关节镜25例,26个肩关节,16例同时行肩峰下滑囊镜检。其中冻结肩3例,肩袖撕裂6例,肩袖间隙撕裂2例,复发性肩关节脱位5例,肩关节后下方半脱位1例,肩峰撞击征(Ⅱ期)3例。肩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肩盂或肱骨头粉碎骨折4例。镜下手术操作7例,其中镜下肩峰外侧端成形手术3例,复发性肩关节脱位和肩袖撕裂患者合并肩胛盂唇舌瓣样撕裂各1例行镜下切除,1例肩关节镜下滑膜切除,1例关节内游离骨片摘除术。

结果:

7例镜下手术,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优4例,良2例,进步1例。

结论:

辅助性肩关节镜的优点在于可直接观察和处理肩肱关节和肩峰下关节内病变,明确诊断。指导手术方法选择,镜下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

其他文献
我国急诊专科医师培训尚处于起步和不断完善阶段,美国有完善的急诊专科医师培训体系和制度。本研究从培训目标、准入制度、指导教师、培训内容、考核与评估五方面,比较分析美国密西根大学急诊专科医师培训计划和北京大学急诊专科医师培训细则的差异。美国的急诊专科医师培训计划对培训双方有严格的淘汰机制和更加严格的培训制度,使得培训计划能落到实处,值得借鉴。
培养卓越医学人才是医学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遵义医学院对医学研究生生源入口、科研精神、课程设置、评估机制、质量控制等进行全方位实践创新。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开展专业类型化培养、设置精品课程、培育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培养卓越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从课程特点和培养目标出发,分析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初步探讨将模块式技能训练(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MES)模式应用于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根据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需要,调整、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将其整合为技能模块、综合训练模块和应用模块等教学模块,包括细菌鉴定基本技术、病原性细菌的分离鉴定、临床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等14个学习单元。对各教学模块进行集中授
目的以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为背景,调查医学生手卫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中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方法随机抽取90名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手卫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项教学培训。调查专项教学培训前后,研究对象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的手卫生依从率,并对其手卫生正确率进行考核;比较专项教学培训前后,医学生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
临床情境复杂多变,需要医护人员具备正确感知、理解和预测态势变化的能力,即临床态势感知力。良好的临床态势感知力有助于临床决策和合作,对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非常关键。因此拟综述临床态势感知力的定义、应用领域、状况及影响因素、测量及培养,以期为培养和提高医护人员的临床态势感知力提供相关依据。
目的构建军队临床医学本科培养新体系,为促进军事医学教育改革、提高临床军医培养质量探索新思路。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初步确定军队临床医学本科培养目标,制定调查问卷,分专家、在职军医、应届毕业学员3个层次对临床军医任职岗位需求进行调研,共收回455份有效问卷;采用专家组讨论法对问卷结果进行讨论与归纳;采用2轮专家咨询法对培养标准体系进行科学论证。结果归类成"2个层次、8个模块",由16个二级指标、61个三
期刊
目的:探索髁间嵴撕脱性骨折错位在关节镜下复位及钢丝内固定的新途径。临床资料:12例髁间嵴撕脱性骨折并错位患者,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27.8岁(12~39岁)。新鲜骨折8例(1个月内),陈旧性骨折4例。受伤至手术平均时间为16.9个月(4天~3年),骨折按Zaricznyj分类法(X线摄片)为:Ⅲ型骨折10例,Ⅳ型骨折2例。手术方法:在关节镜下做骨折块周围软组织清理或使骨折面新鲜化后复位。在韧带
作者在1994年7月~1996年12月6日行膝关节镜下钬激光半月板手术94例(97例次)。其中瓣状裂27例次,横裂10例次,桶柄裂16例次,纵裂14例次,不规则裂13例次,盘状半月板17例次。结果优良率94%。钬激光通过其光热作用,对损伤半月板汽化、切割、修整。作者应用大功率80瓦特钬激光,其传递系统优良,有各种角度,可以达到关节各个间隙,尤其狭窄半月板后角部分,再加上Moses现象,切割准确、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