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背景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新模式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y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不仅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起助推作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培养新型商务英语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增长日益放缓的情况下,培养能促进本土经济发展的新型商务英语人才尤其显得重要。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商务英语 新模式
  
  一、区域经济的意义
  区域经济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反映了区域性的资源、资金、技术和政策等的开发利用状况,即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社会综合经济效益。中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四大区域经济格局,构成了国家区域发展的基本内容,它们相对集中又分工协作、互动发展,被概括为国家总体战略。国家在这些地区较多地使用了区域政策,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极,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当一个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产业集群、城市群等过渡形式,政府必然会给予一些促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随着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网的建设,核心经济圈带进入多元化调整重组过程,在沿海核心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将得到提升的同时,全国又将形成新的极化核心经济带,如正在兴起的经济带:京津冀经济圈、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突起、海峡西岸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经济虽然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但正以一个全新的概念,促进着中国经济继续较快发展。
  二、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商务英语人才新模式
  高职商务英语是在外语教学理论指导下,以商务理论、语言与实务为主要内容,遵循教学客观规律,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专业英语教学体系,旨在培养我国商贸领域所需的既能熟练掌握英语又能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应用型人才。在传授国际商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商务沟通能力。商务英语专业较为明确地以对外经济贸易为主要职业领域,涉及外贸、物流、金融服务等多个具体行业,面向合资企业、外贸机构以及外资企业等工作场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商务英语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与区域经济相结合的并能服务区域经济的商务英语人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1.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要求所培养的高职高专人才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应结合本地区经济特点,积极开设本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迫切需要的课程,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市场进行理性定位,突出产学研合作,培养具有商贸知识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商务英语教育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重新制定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建立科学的、适用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和优势产业发展的需求,形成新型现代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立足本土,服务第一线的实用人才,以及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全球经济一体化需求的高职商务人才。商务英语教育要加强专业建设力度,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建立一种新的能力型商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并能够成功开展文化交流的专业人才;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开展项目合作,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技术要联系起来,建设与区域经济紧密相联的特色专业,推动区域各部分的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
  2.商务英语教学策略
  (1) 创设商务环境,实现“仿真”教学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要建立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综合素质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等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环境,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加直观地学习商务原理,使抽象的商务原则变得具体化,从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由于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所应用的英语”,其语言教学的重心应体现出商务环境,对商务环境进行分析,让学生体验具体的商务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通过组织模拟商务社交活动的场景和商务场景中的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商务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培养学生商务社交能力。
  (2)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交际指不同文化背景之间人们发生的交际行为。因为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导致文化差异,因此,跨文化交际可能发生在国际间,也可能发生在不同文化的群体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包括言语和非言语 、信仰与行为 、文化的多样性 、价值观比较等。商务英语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所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培养商务交际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上的差异常常是商务活动中的障碍。地域文化对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导向性和凝聚力,在主导人们的价值观念、推动区域文化发展、提升区域形象等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具体的影响。因此,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障碍和差异,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交际的有效性。所以,培养学生接受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意识,了解自己文化和其它文化的差异,入乡随俗,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与技巧,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会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原有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多元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在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和服务基地密集的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应秉着营造多元文化氛围, 积极开展与政府和外贸企业合作项目的理念,努力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专业水平,实现专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2]胡文仲等: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萨莫瓦,等.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林彪的一生前后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命运。曾在反围剿战争和解放戰争中立下汗马功劳,而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功臣,却在“文革”中策动政变未遂,仓皇出逃,骤然陨落。林彪的功过是非或已盖棺定论,但无可置疑的是其出色的军事才能——蒋介石曾把林彪称为“战争的魔鬼”——这个“魔鬼”,是在黄埔军校里塑造的。  投考黄埔军校时改名林彪  1925年秋,18岁的林彪从武汉共进中学毕业后,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是就业还是继续读书?
为分析研究石灰氮-花生壳高温闷棚技术对土壤理化性质、p H值、根际线虫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石灰氮-花生壳土壤保育修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闲期应用石灰氮-花生壳高温闷棚技术有助于修复设施退化土壤,土壤理化性状均得到改良,能有效防治根结线虫及其他土传病害,能显著提高土壤p H值,对防止土壤酸化有巨大作用,并可提高作物产量,应用于黄瓜可提高产量40%~50%。
本文从软实力的概念引出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并随之分析了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几点内容及其建设过程中需注意的几点问题,倡导现代企业应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和形态,并将成为企业竞争的锐利武器。本文从多方面介绍了网络营销发展现状以及加入WTO对它的影响,然后根据客
摘要 犬的尿路结石是犬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种类之一,由于膀胱内形成的结石无法从尿道内排出,导致患犬无法排尿或排尿困难,通常需要通过手术从膀胱及尿道内取出结石。结合病例从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过程进行了描述,以期为犬尿路结石病的治疗提供借鉴。  关键词 犬尿路结石病;临床症状;诊断;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8.2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244
RSS存在信息过载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Ajax的智能聚合系统,使用户可以高效、及时、准确地获取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综合了内容过滤和协作过滤的优缺点,提出了一个
为了解决监所信息共享的问题,提出了按照SOA架构建立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方案.方案将系统分为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三个部分,并详细介绍了每个部分的实现思路.服务层采用Web
2016年美国大选最出人意表的总统候选人莫过于特朗普了,他毫无禁忌的言行、强悍的个人气质和不走寻常路的政策方针吸引了不少美国民众的支持,让他在共和党党内初选中连战连捷,一直保持较大幅度领先。  很多民众和观察家都注意到,他抛出的不少政策立场虽然经常会前后矛盾,但对华政策却是“异类”。几乎从一开始,他就拿中国做靶子,频频说出惊人之语,如把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失业问题归咎于中国,认为美国对华赤字过高(他夸
摘要 从芒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思路与对策措施,为今后在芒市有效地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确保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芒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查步伐,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問题;对策;云南芒市  中图分类号 F323.214 文献标
摘要 设施农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当地农业发展水平,关系到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以及劳动生产率等关键性要素。介绍了葫芦岛市设施农业发展措施,即葫芦岛市将重点加强菜地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同时,将着力推动优良品种示范、集约化育苗推广,不断整合专业组织力量,以期为当地蔬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最終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关键词 设施农业;发展措施;辽宁葫芦岛  中图分类号 S625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