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群众文化美术活动探究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y_su26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美术活动作为群众文化的基层内容,对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不断创新与探索下,其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本文通过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品位等方式,积极探究开展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有效策略。
  一、美术活动对于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作用
  (一)丰富文化内涵
  人们潜意识里认为,美术活动适合高雅人群驻足观赏,而与群众文化的关系就像隔层纱,随着文化普及范围日趋全面化,大多数民间艺术广为流传,群众文化像竹笋般快速生根发芽,逐渐被大多数人认可。
  美术活动是构建精神文明的支柱力量,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多样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如民间剪纸、书法展览以及舞台剧等文化节目。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兴起,不仅能够创造崭新的特色经济,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生活的文化内涵。
  (二)提高审美品味
  近些年来,人们在保障基本物质生活的前提下,逐渐追求更高品位的精神需求,比如开展美术活动,既能够满足多数人对于审美的精神享受,也可以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因此,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希望通过艺术活动来提升自身的审美品位,使得美术活动逐渐融入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中。
  与此同时,美术活动带动了美术工具的广泛使用,如摄像技术,过去人们将摄像活动仅仅定义为纪念以往生活的工具,而忽略了摄像活动带给自身以美的感受,参与者只有参与摄影展或者美术活动,才能真正体会静物或者动态景色在摄像记录下的惟妙惟肖,充满艺术色彩,其间也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品位。群众文化正是融入了鲜活的美术元素,才会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自然界的美,人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会夹杂着个人情感和喜好,欣赏的过程就是在不断提升审美品位和丰富人生阅历。
  (三)赋予美术创造力
  美术活动是人间艺术的美好象征,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发展前景广阔,也逐渐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美术创作中。比如,剪纸文化历史久远,其优势是个性独特,能够刻画出当地的风俗人情,同时也是美的一种体现。
  海伦是黑龙江的剪纸之乡,作品《送粮》生动刻画了淳朴的民风。黑龙江处于寒冷的气候地带,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因此在群众的不断创新与探索下,出现了冰雕艺术。随着美术活动的艺术气息越来越浓厚,众多冰雕作品成为珍品,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欣赏。
  二、在群众文化中有效开展美术活动的积极策略
  (一)提高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度
  美术活动的组织与开展逐渐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支持,为了发展艺术特色经济,政府部门应当为人民群众接触美术活动制定长期学习的规划目标,发挥强大的领导能力。比如,节日期间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美术绘画竞赛活动,对于表现优异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以此鼓励更多的群众踊跃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首先应当定期组织部分群众代表接触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使其对美术活动的创立和发展有一定的认知,然后培养群众对美术活动的学习兴趣,从而鼓励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进一步创作符合当地风俗的美术活动。在创作过程中,人民群众能够直接与美术文化接触,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领导者也可以组织人民群众参加美术交流活动、艺术研讨讲座等文化活动,为构建群众文化提供良
  好的素材。
  (二)形成群眾交流沟通的文化平台
  当前,为了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和开展一系列的美术文化交流活动。地方美术馆珍藏着丰富的艺术资源,要经常展览美术作品。人民群众在欣赏、观摩艺术作品时,会自然流露出对事物美感的印象,提高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人们初次接触美术作品时,可能有一种朦胧的视觉感受。
  建议定期组织群众参加美术馆艺术展览,多听取专业人士的讲解,在短期内让群众熟悉美术的基础知识,从而掌握美术的创作技巧。美术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书法和绘画,人民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特色艺术,提高对美术的视觉享受。
  (三)建设具有民俗色彩的美术队伍
  美术队伍的建立需要从地方美术馆抓起,地方美术馆应当把建立群众文化活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
  在美术馆的响应下,美术队伍才能发展壮大,建立美术队伍的优势在于:一方面,组织性较强,可以把热爱美术的人民群众快速集中起来,便于后期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将具有不同喜好的群众进行分组,比如建立书法组、雕刻组,有利于不同爱好的群众相互交流艺术心得,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扩大美术创作队伍。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美术活动也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特色文化的鉴识度,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与改革,促进了群众的交流,加深了彼此的关系,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人们对美术的兴趣会达到一个新高度。
  (哈尔滨市道里区文化馆)
其他文献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葡萄牙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40周年。为此,中国作家协会和葡萄牙文化部于6月12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主办第二届中国—葡萄牙文学论坛。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和葡萄牙文化部长格拉萨·丰塞卡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主持。  中国-葡萄牙文学论坛是中国作家协会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学交流而开展的系列双多边文学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在葡萄
期刊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呈现出的视觉与触觉组织构造、材质纹理形式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表面形式。每种材料都有其特有的肌理特征与形式,这种特征是人们对其进行定义与感知的直接媒介。在雕塑艺术中,雕塑家通过肌理的运用与表达,赋予作品灵魂与生命力。  本文对肌理对现代雕塑的作用进行论述,发现肌理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个是视觉表达,另一个是触觉表达。人们通过这两种方式对雕塑作品进行感知,雕塑家也通过这两种方式进行作
期刊
6月30日,由《钟山》杂志社主办的首届“《钟山》之星”文学奖在南京图书馆举行了颁奖礼,班宇、孙频获得年度青年作家,《赛洛西宾25》(大头马)、《小花旦的故事》(王占黑)等五部作品獲得年度青年佳作。  据介绍,首届“《钟山》之星”文学奖,面向年龄在35周岁(以评奖作品发表年份计算)以下、用汉语写作的国内青年作家,共设两个奖项:第一项为“年度青年作家奖”,奖励2018年度文学影响较大、综合实力和写作潜
期刊
6月26日,洛陽文学院第三届签约作家作品集《征程》首发式暨座谈会在洛阳文学院召开。  该书共收录了洛阳文学院8位签约作家和两位特约创作员的文学作品,其中有诗歌作者5人,散文作者3人,中篇小说和小小说作者各1人,全书共400多页,近40万字,2019年6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本社)
期刊
6月19日,王珂先生山水画展在洛阳美术馆开幕。市文联、市美协领导及书画界嘉宾5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王珂先生笔名云山,1929年生,河南省靈宝市人。幼年酷爱绘画,解放前毕业于河南信阳师范艺术科。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担任过舞台美术、美术创作员、武汉军区《战斗报》社美术编辑。1979年转业到《牡丹》文学杂志社任美术编辑至离休。 (本社)
期刊
张凡,文学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现为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杨玄璘,女,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教学论,现为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对于当代影坛来说,张艺谋是一棵不折不扣的常青树。自上世纪80年代初步入影坛至今,他从摄影师(拍摄影片《黄土地》)到演员(主演影片《老井》)、再到导演,一路高歌猛进,每种身份都给他带来无尽的风光和热烈的掌声,各种奖
期刊
又“地震”了。  但东来仍呆坐在沙发上。沙发很旧,弹簧已老化,一坐便是一陷。暗底印花的沙发布上,有果汁汽水晕染开的陈年水印,有通红的辣椒油、褐色的肉酱汁,如果伸手向沙发缝隙处探去,也许还能在一堆膨化食品的小碎屑里摸到几个生锈的钢镚。  没开灯。借一点昏暗天光,一台厚重笨拙的大块头老式电视机里,传出主播们永远振奋、永远激昂的声音,念出一项又一项建设成果。  一切都在不言而喻地昭示着陈旧和破败。  “
期刊
月光淘洗心的花瓣  静守一丝温暖  曾经迟到的花期  空负一段流年  杯中月  云烟一腔秋风  触摸满地飘零  一树桂花  穿过心灵  摇曳月色的柔软  心魄花开  一纸经卷  碾过一节刻骨的悲欢……  死离  我架起云做的梯子  想借助光的缝隙  我 来到了三界之外  云里梦里 不眠不死  浓荫缠绕  灵堂里 父亲什么也听不到  我的嗓子裂开  泪 淹没了我欲死的灵魂  春之外  我没有看见一只
期刊
仇赤斌,1973年生,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喜欢文学创作,已在《文学港》等刊物上发表散文200余篇。  浩渺的东海,难得见到澄清碧蓝的海水,很多人初见后都会失望。但就是这泥浆汤一般的水里,孕育了无数的海洋生物,给餐桌上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海鲜。很多品种是东海所特有的,有的只在东海某个海区出产的海鲜,味道是最好的。  牡蛎是基本不动的,固定在海边礁石和其他物体上。  宁波人生吃牡蛎,把牡蛎叫做蛎黄。李时珍
期刊
本文主要探究从夏代到清代各个时期绘画题材与时代背景的客观联系,从时代背景的角度分析各个朝代绘画题材变化的原因,使人更好地理解古代绘画题材的转变及其影响因素。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建立夏王朝,进入奴隶制社会。商周时期,已出现明确的等级分层,贵族占统治地位。在这个青铜文化昌盛的时期,统治者以不同的题材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日、月、蛟、龙等动物纹最多,表现人物活动的纹饰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商周尊神重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