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剧研究的拓荒之作——评董卉川《中国现代诗剧的艺术张力》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0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卉川著《中国现代诗剧的艺术张力》,作为中国现代诗剧研究的拓荒之作,在中国现代诗剧概念的建构、现代诗剧资料的系统收集与整理以及对诗剧文本艺术张力的感悟与探析等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论著通过“戏剧化的诗”和“诗的戏剧化”两途重构现代诗剧概念,拓宽研究领域;通过史料的爬梳搜罗,建立起初步的现代诗剧资料库;通过语言、悖论、意象、结构四个层面立体呈现现代诗剧的艺术张力,表现出作者敏锐的艺术感悟力。
其他文献
在新时期的中国文坛,王安忆的创作是极具特色的,从《小鲍庄》到《叔叔的故事》再到《长恨歌》,她完成了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到对人类普遍情感表达的转变,然纵观其创作历程,
符号学勃兴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不仅构建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而且与其它学科联姻,形成了诸多边缘学科,然而却没有一门教育符号学。教育符号学的理论构建,基于人的符号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