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实验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e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 创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
  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学生能专心致志地获取知识,引起注意,学习兴趣盎然,产生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以往有学生反映,学习化学难,对教材内容不理解,记不住。他们在完成作业时常见的错误,多是由于不注意或没有留心引起的。而创设趣味实验进行教学,效果就很理想。如在讲授酒精性质时,用一块棉手帕,在盛有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表演,引得学生注意力集中,大大激发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学生进入学习心理的最佳状态。
  2. 投影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不断用实验启发学生积极感知事物的变化,自觉地观察实验中表现出来的现象,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借助投影演示实验,能放大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可见度,更易于学生认真、细致、有序地观察。
  例如,教学“分子运动”时,把一培养皿放在投影机承物玻璃面上,在培养皿中加入约2/3体积的水,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放入培养皿中。品红是一种红色染料,最初在水中缓缓溶解,渐渐地明显分成两支,片刻后,扩散完成。此时,分子运动的全过程通过光投影到银幕上,学生都真实清楚地观察到,并透过观察到的现象,认识分子处在不停地运动状态中。这就避免了以往教师枯燥无味的说教,又把微观物质运动状态通过投影产生清晰的表象,展现在学生眼前,直接激起学习热情,从而加深对分子概念、性质、结构的理解。
  3. 组织分组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加深和扩大他们学得的理论知识。做实验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学生分组实验,对每一章、每一节实验做到实验目的明确,要求具体,计划周密,要使学生学会、掌握操作技术。如使用试管的操作方法,要求学生能正确地拿试管、夹持试管、洗刷试管等;在进行碱和酸的反应实验中,要求学生会振荡试管;用试管加热物质时,注意试管的倾斜方向;等等。要使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培养动手能力。
  学生动手实验时,教师必须及时防止和纠正在实验操作上的错误,训练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例如,学生做粗盐提纯的实验时,常因仪器不干净,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做不出理想的实验效果。教师就应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操作上的错误后重新操作,保证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良好。学生动手操作,掌握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技能后,坚持经常练习,久之就会熟能生巧。
  4. 利用选做实验,培养思维能力
  通过选做实验,可以培养和诱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在对某些化学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中,认识物质变化的规律和实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而且能使他们逐步学会从事物的本质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现行化学教材中选做的实验。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有目的地选做实验,应用实验课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学生学完酸、碱、盐知识后,选做鉴别氯化铵、硫酸铵、碳酸铵、硝酸铵等4种盐的实验。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让他们动脑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验过程中许多学生都能主动、认真地联想以前学得的知识,专心研究和组织实验程序。然后他们根据4种铵盐各自的特性,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将其一一区分开来,并说明实验的根据,解释所出现的特殊现象。在物质的鉴别过程中,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通过实验、分析、鉴别,推断出所鉴别的某种物质。这种实验过程就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可见,利用选做实验,不仅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培养。
  以上所述,只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阐述实验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其实在每种能力的培养中,又都包含着其他能力的发展。它们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教师如何真正运用好实验这个教学手段,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好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城乡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各学校的教学条件也有差别,许多仪器设施还不具备。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增加实验投入,自购、自制一部分教具,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实验条件,让学生在较好的学习环境里掌握更多的知识,具备更多的能力,为祖国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收稿日期:2013-03-22
其他文献
【摘 要】中职学生文化素质较低,班主任工作难度大,必须根据学生实际分层管理。对于优秀学生要从严要求、磨练特长;对于后进学生要勤于交流、善于沟通;对于中间层次的中等学生要引导竞争、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收到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学生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此,做好班主任是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而倍感头痛的问题。现实中,做好中职班主任那就难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笔者认为,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而传统教学存在以下4个误区。  1. 教师讲得清,学生就听得懂  讲,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而听,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清晰透彻且带有启发性的讲解是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先
期刊
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怕作文、厌作文、无话可写,是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最大问题。对老师布置的作文认为是为老师写、为完成任务写、为考试得分写,一句话就是“要我写”。如何让学生的写作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呢?  1. 培养兴趣,激发动机  写作不是闭门造车,不能凭空捏造,写作要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和真情表达,学生失去真实生活体验就会对写作失去兴趣,不会产生写作动机。  激发写作动机,就是要学生明确为什么写
期刊
【摘 要】一个好班主任能够带好一个班,能够对一个班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为社会培养一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说句通俗的话,只要我们的学生和学生的家长认可你,你就是一个合格称职的班主任。  【关键词】艺术家;言传身教;民主;参谋;爱生如子;细化  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就是一个艺术家,但又远远高出其他的艺术家,因为它的作品不是静止的没有生命力的作品,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会给社会创造无穷财富和价值
期刊
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一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主攻方向。传统“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巩固知识,布置作业”的五大教学环节正在得到改变或改革。实践证明:要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向素质教育转轨。要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啊目标,要把“自学,解疑,精讲,多练”做为突破口,走出一条确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新路子。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废除满堂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应该在新课标新理念指导下想方设法搞好语文数学,尤其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素放在教学的突出地位,真正体现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无穷的魅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结合多年来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我们
期刊
【摘 要】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出,初中体育得到了进一步地深化,原有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快乐体育”,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初中体育;参与;活动;快乐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过程是以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体活动规律为主线的,它缺乏学生自我目标提出和追求的动力机制,教学环节偏重教师一方,单纯强调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方法。整个教学
期刊
【摘 要】实施新课改,其关键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五个方面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兴趣;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目前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新课标》①的根本要求。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实施创新教育,发展创新能力,是当今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期刊
【摘 要】逆反心理现象,从学生心理发展角度来看是正常的,是每个人心理发展的必要、重要的过程。造成中学生形成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教育环境及中学生主体内部的心理因素,也有其他外部刺激的客观因素。  【关键词】中学生;逆反心理;心理因素;客观因素;排除  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通常表现出某些特殊心理特征,其中之一就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正常的心理现象。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语文教育既是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又是发展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的必要条件,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