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提出的重要举措,也是人口计生部门融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此,我们特别开办了“新农村·新家庭”专栏,为相关政策的宣传以及各地做法经验交流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
在此,我们热烈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将反映农村新风尚、新面貌的活动、新闻、故事等,以各种文体记录下来(需配相应照片及说明,照片大小500kb以上),给我们投稿,与大家一同分享“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带来的幸福果实!投稿邮箱:rkwh2009@163.com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借助地方有利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拓思路,将人口文化工作深入到社区、家庭、学校,探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新型人口文化建设发展模式,为新城区的家庭人口文化建设设计了一张蓝图。
新城区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面积699.6平方公里,全区辖一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72个村(居),是呼和浩特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新闻出版中心,也是呼和浩特的交通、邮电、电信枢纽。近年来,新城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逐步加强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把人口文化植根于社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把家庭幸福和谐与教育相结合,深入推进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更新理念,正确引领新型人口文化发展方向
新城区借助西街办事处辖区4所小学、2所中学的优势,把家庭幸福和谐与教育相结合,深入推进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加强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家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艺南社区群策群力,终于促成全国小记者协会内蒙古小记者培训中心落户艺南社区,不仅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场所,更是搭建了一个提高下一代责任意识的平台。借助这一平台,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了更好的学习资源和环境,也培养了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2009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李庆山大校莅临小记者站并题字“内蒙古的小记者们,愿你们像雄鹰那样矫健,像草原烈马那样驰骋奔腾”,更加鼓舞了小记者们的信心。几年来培训中心共培养小记者100多名,成绩斐然:其中有获得2010年度十佳小记者光荣称号的,有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火炬手的,有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小记者第一次、二次代表大会的,郭丹琪同学还获得2010年百优中国小记者称号。2009年12月26日,呼和浩特市副市长刘菊茹还亲临小记者站指导工作。
营造环境,大力加强新型人口文化阵地建设
自“人口文化屋·小记者站”成立后,通过各种渠道逐步充实了人口文化屋,增设了很多涉及新闻记者学习的书籍影像资料供孩子们阅读,以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增强他们对新闻事业的兴趣和基础知识。文化屋面积50余平方米,设有电脑、电视,方便网上查询资料,还可以收看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现在,记者站有生育文化、卫生保健、科普技术、中外名著等图书500余册,期刊、报纸20多种。文化屋也面向辖区居民开放,定期举办家长讲座,每年高考前夕还举办考生心理调适专题讲座等诸多活动。
人口文化屋还经常开展寓教于乐的各类宣传活动,逐步将这样的形式融入到居民的生活中,极大地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艺南社区小记者站成立后,“人口文化屋·小记者站”成为青少年成长生活的知心屋。每周末作为文化屋的学习时间,凡是有新闻爱好的青少年学生们都可以来人口文化屋阅读资料、参加活动,人口文化屋设置漂流图书板块,由同学们将读过的愿意与大家共同分享的图书带到文化屋来一起阅读,既能培养学生们的团结互助意识,又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曾经参加采访从赞比亚凯旋而归的维和部队队员的现已升入初中的云振源同学在作文《我的变化》里这样写道:“这里陶冶了我的情操,锻炼了我的胆量,增长了我的见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同时,社区鼓励小记者们参与社区的宣传活动,由小记者们对宣传活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报道,用他们的视角来展示社区的风采;还鼓励小记者们积极观察发现社区周围的新鲜事物,并以文字或照片的形式反馈到社区,最终由社区评选出优秀新闻作品,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新闻写作水平,还能使他们主动融入到社区这个大家庭中,来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
创新载体,不断拓宽新型人口文化传播渠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已成为时下最新鲜、最快速的交流方式。为密切联系群众,及时了解居民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新城西街办事处艺南社区干部职工集思广益,开通了呼市地区首个社区微博,把人口计生政策通过微博形式向社会公开,以方便社区居民了解、交流信息,满足居民计生优质服务需求。同时,社区逐步完善了微博管理,及时更新微博内容,为辖区居民搭建了一个方便快捷、高质高效的信息交流服务平台,有效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开展和社区文化的建设交流,此举深受居民欢迎。
打造品牌,积极开拓新型人口文化建设思路
新城区人口计生局按照“理念上先进、方法上突破、特色上鲜明、受益面扩大”的思路,联合新城区教育局、团委成功引入了“青春通”网上智能服务卡,开展“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
新城区人口计生局免费为学生、教师和家长送去3万余张“青春通”智能服务卡;区教育局将青春健康教育纳入中学生素质教育总体规划,统一部署、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区团委将青春健康教育纳入各中学团组织活动重要内容,营造利用“青春通”解疑释惑的良好氛围,发挥共青团员青年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青少年利用“青春通”解决羞于请教的问题, 使广大青少年在宽松的氛围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在新城区技术服务中心会议室,新城区人口计生局与西街办事处艺南社区辖实验中学的家长、老师、学生共同参加的“共享‘青春通’座谈会”上, 家长、教师感言:“青春通”架起了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学生与学生的桥梁,沟通交流变得更加容易了。学生们认为,使用“青春通”,自己的心扉可以无所顾及的打开,拥有了自己个人的空间。大家一致认为,“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开通了一条便捷、畅通的绿色青春期健康教育渠道,通过温馨的方式、科学的手段和个性化、人性化的指导,帮助孩子愉快健康地度过青春期,为他们走向健康人生奠定了基础。
新城区将把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提高国家民族竞争力的长远战略来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思维、务实高效、群众参与、因地制宜”的原则,全面实施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着力加强新型人口文化建设,大力促进计生家庭幸福和谐。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口计生局)
(实习编辑 高龙辉)
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提出的重要举措,也是人口计生部门融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此,我们特别开办了“新农村·新家庭”专栏,为相关政策的宣传以及各地做法经验交流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
在此,我们热烈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将反映农村新风尚、新面貌的活动、新闻、故事等,以各种文体记录下来(需配相应照片及说明,照片大小500kb以上),给我们投稿,与大家一同分享“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带来的幸福果实!投稿邮箱:rkwh2009@163.com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借助地方有利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拓思路,将人口文化工作深入到社区、家庭、学校,探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新型人口文化建设发展模式,为新城区的家庭人口文化建设设计了一张蓝图。
新城区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面积699.6平方公里,全区辖一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72个村(居),是呼和浩特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新闻出版中心,也是呼和浩特的交通、邮电、电信枢纽。近年来,新城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逐步加强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把人口文化植根于社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把家庭幸福和谐与教育相结合,深入推进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更新理念,正确引领新型人口文化发展方向
新城区借助西街办事处辖区4所小学、2所中学的优势,把家庭幸福和谐与教育相结合,深入推进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加强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家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艺南社区群策群力,终于促成全国小记者协会内蒙古小记者培训中心落户艺南社区,不仅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场所,更是搭建了一个提高下一代责任意识的平台。借助这一平台,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了更好的学习资源和环境,也培养了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2009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李庆山大校莅临小记者站并题字“内蒙古的小记者们,愿你们像雄鹰那样矫健,像草原烈马那样驰骋奔腾”,更加鼓舞了小记者们的信心。几年来培训中心共培养小记者100多名,成绩斐然:其中有获得2010年度十佳小记者光荣称号的,有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火炬手的,有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小记者第一次、二次代表大会的,郭丹琪同学还获得2010年百优中国小记者称号。2009年12月26日,呼和浩特市副市长刘菊茹还亲临小记者站指导工作。
营造环境,大力加强新型人口文化阵地建设
自“人口文化屋·小记者站”成立后,通过各种渠道逐步充实了人口文化屋,增设了很多涉及新闻记者学习的书籍影像资料供孩子们阅读,以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增强他们对新闻事业的兴趣和基础知识。文化屋面积50余平方米,设有电脑、电视,方便网上查询资料,还可以收看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现在,记者站有生育文化、卫生保健、科普技术、中外名著等图书500余册,期刊、报纸20多种。文化屋也面向辖区居民开放,定期举办家长讲座,每年高考前夕还举办考生心理调适专题讲座等诸多活动。
人口文化屋还经常开展寓教于乐的各类宣传活动,逐步将这样的形式融入到居民的生活中,极大地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艺南社区小记者站成立后,“人口文化屋·小记者站”成为青少年成长生活的知心屋。每周末作为文化屋的学习时间,凡是有新闻爱好的青少年学生们都可以来人口文化屋阅读资料、参加活动,人口文化屋设置漂流图书板块,由同学们将读过的愿意与大家共同分享的图书带到文化屋来一起阅读,既能培养学生们的团结互助意识,又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曾经参加采访从赞比亚凯旋而归的维和部队队员的现已升入初中的云振源同学在作文《我的变化》里这样写道:“这里陶冶了我的情操,锻炼了我的胆量,增长了我的见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同时,社区鼓励小记者们参与社区的宣传活动,由小记者们对宣传活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报道,用他们的视角来展示社区的风采;还鼓励小记者们积极观察发现社区周围的新鲜事物,并以文字或照片的形式反馈到社区,最终由社区评选出优秀新闻作品,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新闻写作水平,还能使他们主动融入到社区这个大家庭中,来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
创新载体,不断拓宽新型人口文化传播渠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已成为时下最新鲜、最快速的交流方式。为密切联系群众,及时了解居民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新城西街办事处艺南社区干部职工集思广益,开通了呼市地区首个社区微博,把人口计生政策通过微博形式向社会公开,以方便社区居民了解、交流信息,满足居民计生优质服务需求。同时,社区逐步完善了微博管理,及时更新微博内容,为辖区居民搭建了一个方便快捷、高质高效的信息交流服务平台,有效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开展和社区文化的建设交流,此举深受居民欢迎。
打造品牌,积极开拓新型人口文化建设思路
新城区人口计生局按照“理念上先进、方法上突破、特色上鲜明、受益面扩大”的思路,联合新城区教育局、团委成功引入了“青春通”网上智能服务卡,开展“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
新城区人口计生局免费为学生、教师和家长送去3万余张“青春通”智能服务卡;区教育局将青春健康教育纳入中学生素质教育总体规划,统一部署、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区团委将青春健康教育纳入各中学团组织活动重要内容,营造利用“青春通”解疑释惑的良好氛围,发挥共青团员青年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青少年利用“青春通”解决羞于请教的问题, 使广大青少年在宽松的氛围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在新城区技术服务中心会议室,新城区人口计生局与西街办事处艺南社区辖实验中学的家长、老师、学生共同参加的“共享‘青春通’座谈会”上, 家长、教师感言:“青春通”架起了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学生与学生的桥梁,沟通交流变得更加容易了。学生们认为,使用“青春通”,自己的心扉可以无所顾及的打开,拥有了自己个人的空间。大家一致认为,“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开通了一条便捷、畅通的绿色青春期健康教育渠道,通过温馨的方式、科学的手段和个性化、人性化的指导,帮助孩子愉快健康地度过青春期,为他们走向健康人生奠定了基础。
新城区将把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提高国家民族竞争力的长远战略来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思维、务实高效、群众参与、因地制宜”的原则,全面实施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着力加强新型人口文化建设,大力促进计生家庭幸福和谐。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口计生局)
(实习编辑 高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