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评估r——政策工具与政策注意力视角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s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内容分析法,依次通过样本选取、构建分析框架、定义分析单元、编码统计等步骤对民族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工具运用展开计量分析,并结合社会网络方法测量政策文本的注意力.研究发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供给型和环境型工具过多,需求型政策工具过少,政策注意力失衡与迟钝问题并存.基于此,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制定应适当调整政策工具的搭配结构,确保政策工具运用的协调性;及时修正政策注意力分配比例,保证政策内容的时效性,正确认识文化投入与文化享受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是以唯物史观为思维根基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法治路径从法制到法治,是制定法律制度的“以法治国”转向建构法治权威的“依法治国”的过程,
目的以RA (rheumatoid arthritis, RA)滑膜细胞模型研究江浙蝮蛇毒(Agkistrodon halys Pallas venom, AHV)对滑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蝮蛇蛇毒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纯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滑膜细胞,传代培养。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体外AHV对滑膜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荧
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农村集体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路径和必然选择.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凝聚力、号召力不足,公共服务滞后,村级组织缺乏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当代清史写作面临“海外模式”的严峻挑战.梳理中国的清史写作历史,可知百年来经历过从“传统模式”到“学院模式”的典范大转移.在全球史语境中,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构了具有特定时代内涵和鲜明战略倾向的国家话语.对1949—1956年《人民日报》刊登内容作文本分析可以发现:1949—1956年《人民日报》使用的高频词与国家
基于典型性城市2682位受访居民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有序概率(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城镇居民低碳行为的驱动效应及微观机理.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