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光通信设备的多光轴平行度校正系统研究

来源 :广东通信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cao_xk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光通信设备的光轴平行度是影响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设计了一种光轴平行度校正系统,利用无线光通信设备发射与接收光路在成像监控相机中的坐标偏移对光轴平行度进行校正,实现平行度误差不大于30 urad;并设计了一种自校准机制,避免平行度误差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提高平行度调试精度。
其他文献
近年,国内视频监控市场迎来爆发式的增长,随着全景摄像头和动态追踪功能需求的增加,云台机逐步替代原有的卡片机摄像头。智能摄像头市场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但产品软硬件升级频繁。研究的重点是如何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性能与用户体验,首先阐述了当前智能摄像头的发展现状,然后结合产业与市场的发展趋势,针对智能摄像头产品特点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目的:探讨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部运动功能特征。方法:32例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的患侧表面肌电图与健侧相关信息相比较,采用汉化的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量表(CAIT)对患者进行评定,将CAIT量表评分与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健患侧胫前肌和腓骨长肌均方根振幅值(RM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健侧胫前肌中位频率(MF)明显大于患侧(P<0.01),但健患侧腓骨长肌M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侧腓骨长肌积分肌电值(IEMG)明显大于患侧(P<0.05)
脑卒中又名中风,指因脑血管突然阻塞或破裂而引起神经功能缺损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是我国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卒中发病率逐年攀升。数据显示,我国40~74岁人群中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在2002~2013年间平均每年增长8.3%[1-2]。脑卒中的高致残性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约75%的患者在发病后遗留运动、认知和言语等功能障碍,重度残疾者可达40%[3]。如何使卒中后功能障碍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康复医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针对神经功能受损后遗症状,临
2020年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签署5G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协议,开展5G共建共享以及内容和平台合作。目前中国移动已在城区建设SPN网络,用于承载2.6G、4.9G频段5G基站。结合某地市移动城域传送网现状,对700M 5G承载方案进行探讨,最终提出部署建议。
:清远枢纽二线船闸围堰与基坑采用超深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支护结构,由于该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需克服遭遇场地表层覆盖砂层厚、岩溶发育强烈的富溶洞工程地质问题,保证北江大堤安全及一线闸不断航,超大型深基坑防渗及处理等技术难题。通过采用边界探测和溶洞新型处理技术,在地下连续墙内预留灌浆管高效解决墙底止水帷幕的施工对策。实践验证了在溶洞埋藏较深的区域施工地连续墙进行溶洞预处理技术的可行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项目的建设经验对其他大型船闸或类似工程建设有示范作用。
目的:探讨歌唱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以期丰富该类患者的康复护理手段,减少呼吸道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33例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4周歌唱训练。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指端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及膈肌增厚分数(DTF)的测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VC和FEV1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FVC和FEV
目的 准确地定位小腿前群肌神经入肌点(NEP)的体表位置和深度.方法 20具中国成年人尸体.设计紧贴皮肤连接股骨外上髁与腓骨外踝的曲线为纵向参考线(L),连接股骨外上髁与内上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新空口(5G NR)系统中,定义了三大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海量连接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和低时延高可靠(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针对URLLC业务需求,5G系统中新引入了一种保障URLLC性能的传输技术,即免调度传输。通过对该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5G标准化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分析
阐述了目前高功率OTN设备的散热问题,分析了目前主流厂家OTN设备的通风散热架构,提出了多个改造方案,并结合工程实践中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实施细则。
目的探讨尿戊糖素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绝经后妇女80名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尿戊糖素和骨代谢指标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各研究对象腰椎、股骨颈和Ward三角的骨密度。变量间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骨代谢指标P1NP和β-CTX水平显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组骨转换较绝经后正常骨密度组显著增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