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内关、膻中治疗呃逆56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医药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l_roo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呃逆俗称“打呃逆”,《内经》称为“哕”。现代医学认为是膈肌痉挛所致。我科自1983年4月~1990年2月采用针刺治疗呃逆56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5例;年龄22~45岁,取得满意效果,现小结如下。取穴:双内关、膻中。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快速进针,内关穴用毫针刺入1.5寸,以得气为准。进针后同时轻捻持续行针至呃逆停止后,留针30分钟。膻中穴沿心向下斜刺0.5~1.0寸,快速捻转持续行针至呃逆停止后,留
其他文献
1978年12月~1980年3月,我院以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肺脾气虚型6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以连续咳嗽3个月或咳嗽2个月
针刺疗病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经济安全等特点。我用针刺治疗小儿发烧常获满意疗效,现简介如下。一、小儿肺炎发烧郜小兰,女,4岁,就诊于1969年10月12
<正> 王自强教授是南京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顾问,从事中医工作已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笔者有幸随诊一年余,得益非浅,现将老师诊治慢性肝炎的体会介绍如下: 一
顽固性腹泻是指持续或反复性大便次数增多,及粪便形状改变超过三个月以上者,祖国医学称为久泻。几年来作者运用真人养脏汤辨证加减治疗,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
本文在概述了《冠词》一书的内容之后指出了此书着眼于英语冠词在语篇中的实际运用,具体表现在结合语篇、语境、语体和词汇对冠词功能的阐述。
不同文化、语言存在着差异是毋庸否认的事实,保持并研究这些差异是为了平等进行对话,这样做胜过那种忽视差别,忘记自己的文化身份,一味盲从他人文化的做法。在翻译研究中,我们吸收
凡行腹部手术者,因肠胀气、矢气不达给病人增加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且正气难复,并发症多。我院自1981年至1990年以来应用排气汤Ⅰ号和Ⅱ号(自拟方),在改善术后胃肠功能,
急性牙髓炎,临床颇为常见,属祖国医学的风火牙痛范畴,笔者从1973年至1990年5月,用自拟清胃煎治疗230例,效果显著,现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230例,均有不同程度怕饮冷、热
要迎接“人世”后的种种挑战和机遇,外语教学一定要注意增强跨文化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大力提高受教育者的外语交际能力。
<正> 1983年10月~1988年10月,我们按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18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87例部分为门诊病人。发病以生育年龄最多,其中21~3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