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穗柯总黄酮对db/db小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药药理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formation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多穗柯总黄酮对db/db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的作用.方法:选取db/db雄性小鼠按空腹血糖值(FPG)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83 mg/kg组、多穗柯总黄酮100、200 mg/kg组,另取C57BL/Ks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蒸馏水,连续给药28 d,给药结束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测定血糖(PG)、糖化血红蛋白(GHb)和胰岛素(INS)含量,对胰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计算血糖曲线面积(AUCPG)、早期胰岛素分泌量(AUCINSO-30)、β细胞功能修正指数(MB-CI)及胰腺中β细胞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空腹血糖(FPG)含量随时间增加,GHb、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增高,AUCINSO-30、MBCI及胰岛β细胞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多穗柯总黄酮100、200 mg/kg组小鼠的FPG、GHb及FINS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OGTT的AUCINSO-30、MBCI、胰岛β细胞率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多穗柯总黄酮能够较好改善db/db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青翘抗病毒颗粒联合复方银柴颗粒治疗COVID-19疫情下风热夹湿证普通感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病例系列研究,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2月~4月呼吸门诊就诊的风热夹湿证普通感冒患者218例,其中轻度患者给予复方银柴颗粒及青翘抗病毒颗粒,温开水冲服,1 d 3次,中度患者给予复方银柴颗粒及青翘抗病毒颗粒,温开水冲服,1 d6次,疗程7d1.结果:轻度患者痊愈率为79%,有11例患者合并使用了抗菌药物,中度患者痊愈率为100%,有3例患者合并使用了抗菌药物,两组均未发生重症病例.
卒中后多种病理机制共同作用使神经细胞进入死亡程序,恶化神经功能,从而增加残疾率和相关死亡率,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医疗负担.目前临床上尚缺乏多靶点协同治疗策略的药物抑制卒中继发性损害.中风醒脑液为陈绍宏教授研发的中药复方制剂并获国家专利,由大黄、红参、三七、川芎组成,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卒中继发性损害,临床前研究证实其具有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等作用,并且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但其确切治疗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因此,本文归纳总结了中风醒脑液各药主要化学成分抑制卒中继发性损害的药理作用,并从抗炎、抗氧化、抗兴奋
目的 探讨复方肿节风雾化剂治疗慢性咽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造模组大鼠采用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注射液咽部注射构建慢性咽炎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氨苄西林钠组及复方肿节风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复方肿节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0 ml含有复方肿节风雾化剂2.33、4.66、9.32g/(kg·d)的氯化钠溶液进行超声雾化,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雾化,氨苄西林钠组腹腔注射氨苄西林钠0.93g/(kg·d).在造
银杏内酯类成分是银杏叶中特有的活性成分,大量研究显示其具有神经保护和修复作用,包括维持血脑屏障功能、减轻脑水肿、改善能量代谢、抗氧化、抗炎、抗凋亡、减轻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促血管新生和神经发生,能够针对缺血性脑卒中不同病理环节发挥治疗作用.因此,本文在检索近年来银杏内酯类成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上述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目的:观察补肾益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障患者疗效及对端粒长度、端粒酶相关蛋白角化不良蛋白(dyskerin)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益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障造血功能的干预效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再障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补肾益髓生血颗粒加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端粒长度及Dyskerin mRNA表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7%),明显高于对照组(60%)(P<0.05).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通过单次腹腔注射野百合碱0.06 g/kg建立PAH模型,黄芪甲苷40 mg/kg,80 mg/kg组连续灌胃4 w,腹腔注射钙蛋白酶-1(Calpain-1)抑制剂(MDL-28170,20 mg/kg)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抑制剂(2ME2,16 mg/kg).右心室导管插管检测右心室压力(RVSP)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和马松三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正常对照组(12只)和高脂饲料组(42只),进行NAFLD建模.8 w后每组随机各抽取2只,经病理检查确定NAFLD建模成功后,再将高脂饲料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茵栀黄9 g/kg组、二甲双胍0.2 g/kg组、茵栀黄联合二甲双胍(4.5 g/kg+0.1 g/kg)组,每组10只.除了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以外,其他各组同时给予相应治疗药物,每天1次,连续5 w,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
目的:获得马兜铃酸Ⅰ(Aristolochic acid Ⅰ,AAI)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动态差异转录组,为进一步探讨AAI肾毒性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基于CCK8和检测LDH活性,采用136.51 μg/mL AAI孵育HK-2细胞0、3、6、12、24 h,提取细胞样本总RNA并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计算基因在不同样本中的表达量;筛选不同时间点与0 h间差异基因,筛选条件为差异倍数大于2且P值小于0.05;应用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
目的:探究狼毒宁B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缺血2 h后实现再灌注.实验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狼毒宁B 5、10、20 mg/kg组和阳性药依达拉奉6 mg/kg组,再灌注后2 h腹腔注射给药.再灌注24 h后进行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再灌注24 h后,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脑缺血核心区与半暗带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
目的:探讨肉桂醛处理能否通过自噬途径减轻缺氧复氧(H/R)导致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方法:选取浓度0 μmol/L~100 μmol/L肉桂醛分别对H9C2心肌细胞进行2 h、4 h、6 h预处理,将细胞缺氧2 h/复氧4 h,建立H/R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最佳给药浓度和给药时间;酶标法检测肉桂醛预处理对H/R心肌细胞培氧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的影响;以3-甲基腺嘌吟(3-MA)为自噬抑制剂和雷帕霉素(Rapa)为自噬增强剂,试验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肉桂醛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