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专学校计算机课教学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inhe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经快速渗入到各行各业当中。计算机技术也已经成为中职学校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育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比如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等等。因此,我着眼于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方法改革,结合我的计算机教学实践,分析其中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并决定从课程的几个因素出发,谈谈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關键字:中专学校;计算机;教学方法
  TP3-4
  一、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快速渗入到现代社会各种不同的领域,各行各业都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中职学校的目标就是培养技术性专业人才。中职学校开展计算机教学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好基本的理论知识,培养较强的文字、数据、信息处理能力,顺应时代的需求,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在工作、生活等各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担负独立工作的职责,分析、解决遇到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1]。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推动我们逐渐进入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核心与基础,也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技术,但是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1)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水平参差不齐[2]。近年来由于普高招生的影响,中职学校招生困难,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入学前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2)计算机教学内容缺乏合理性[3]。部分中职学校计算机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和就业定位脱离,没有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3)计算机教学硬件设施不够完善[2, 3]。中职学校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在计算机教学的硬件设施方面投入的较少,计算机相应的设备软件得不到更新,造成了教学设备的不足。4)计算机教学模式与方法陈旧[2-4]。在我国很多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仍旧维持着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一般只注重自己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仍是按照知识固有的逻辑顺序,单纯的依靠多媒体课件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述与上机的模仿练习,缺少创新思维,一味灌输教学,很少使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很少注意学生的反应,课堂教学中缺少互动,课堂氛围比较枯燥,激发不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学生也不能将教师讲授的计算机知识真正得到掌握和应用,更提升不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计算机技术是21世纪普通劳动者必备的基本技能,然而,计算机技术是一门日新月异的新型学科,教什么内容?怎样教学?才能使学生既掌握高科技知识,同时提高其实践能力。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怎么教”进行了探索。
  二、我个人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
  (一)形成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教无定法”,教学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形成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正确了,才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有所创新。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认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这个指导思想的关键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习积极性和教师主导作用直接相关。应该在教学中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中专学校的教育工程要从自身出发,从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出发去教化人。一方面教人向善,学校和老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另一方面要教人向上,学校和老师要教育引导学生懂得会学知识、全面发展、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的道理。
  (二)合理教学,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知识迁移的基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这样的教学顺序:把应用软件如操作系统、office放在前期教学,而把程序设计放在后期教学。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先具备感性认识,然后转化为理性认识,让学生逐步熟悉计算机,了解计算机如何处理信息,从而产生想主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教学内容的设置也要从实际出发,适当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产生了兴趣,学习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另外辅导教师要按照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让学生体会由不知到知的过程,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
  (三) 加强上机实践
  计算机课程实践性很强,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实践环节。在计算机教学中,实践是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多上机实践能破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所以,计算机教学要注重加强上机环节,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在人机互动中学习巩固知识。上机实践时,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教师主要回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引导他们去探索问题,这样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把书本知识通过学生的头脑加工以及动手实践转化为系统的知识。这样的教学过程往往能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上word文字编辑处理课程时,不必系统地讲授,只需点明知识的重点,让学生直接上机操作完成。这样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来掌握所学知识,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信息反馈来改进教学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复杂过程。要使这个过程高效进行,可以通过双方的信息反馈来实现。教学活动的信息反馈,也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掌握知识的各种变化情况能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准确而迅速地做出反映及处理。通过这种教学活动反馈,可以弥补教学活动中的缺陷之处,纠正不当之处,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检查学生上机操作练习,从学生的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中搞好每次的教学信息反馈。个别学生的反馈问题,教师可以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其准确地完成实践练习。针对反馈回来的共同性问题,教师既要调整自己的教法,同时也要修正学生的学法。
  综上所述,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而学生又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教学环节是非常关键的。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加强上机实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学信息反馈都有助于形成系统的计算机教学体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总结
  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比较抽象,难以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老师应该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这就涉及到教学方法,要想提高教学效果,老师就要多钻研教材教法。
  (一)巧妙運用比喻
  在教学中,巧妙运用生活实例以及形象地比喻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的结构时,可以将CPU比喻成人的大脑,输入设备比喻成眼睛,耳朵,输出设备比喻成嘴巴等。
  (二)设置悬念
  上课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通过设置一些悬念,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再引导学生用计算机去解决。这样一来,学生会发现学习计算机确实有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促使他们积极地去学习。
  (三)演示与实践相结合
  计算机教学必须有必要的硬件设备,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仪等是必不可少的硬件保证。在这些教学场所,教师要多应用PPT演示,让学生能看到教学内容,边演示边讲解,学生更容易接受。要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演示,再结合讲解,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另外,演示完了之后,要尽快安排学生进行上机实践,通过上机实践巩固演示的知识。
  (四)辅助教学
  计算机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辅助教学软件。可以在机房的电脑上安装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辅助教学软件,让学生在上机时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地学习。比如练习打字的《五笔高手》,学习图片编辑的photoshop等。另外,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计算机应用比赛,比如文字输入比赛、排版比赛、计算机画图比赛等等,并及时给予奖励。通过竞赛促进学习。
  (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在计算机教学中,仅凭课堂是完全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后的教学延伸!而在网络技术相当发达今天,可以建立网络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例如,可以建立一个QQ群,将电子教案、练习题及答案、模拟试卷及答案、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试题等教学资源上传到QQ群的共享空间,让学生自行下载和学习。通过网络技术给不同层次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计算机水平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中职教育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仍需要我们中职教育的同行共同努力。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也需要一一进行改革。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方法非常多,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我自己的个人见解,希望此文能对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罗瑞华.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 8(20): 4929-4931.
  [2]戴湘黔.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浅议.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6(12): 3058-3060.
  [3]张峰. 谈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4. 04: 231-232.
  [4]毕小杰.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刍议. 教育教学论坛, 2010. 18: 29.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时代飞速变迁的今天,工商管理的方面遇到各种的挑战以及发展的机遇。为了追赶时代变迁的脚步,管理部门要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实现更多的创新。工商管理对社会构建来说很重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提高工商管理的水平,成为了管理人员钻研的重点课题。在未来,工商管理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完善部门运营中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  关键词:工商管理;经济发展;职能1 序言  
期刊
摘要:针对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的需要,在广泛吸取教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毕业班的实际情况,运用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指导,在实践中总结出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读、讲、练、评”初中物理第一轮复习方法。通过教会学生读书,教师指点关键,读与讲有机结合,然后精选习题训练,反馈信息评讲都在课堂内完成,这不但减轻了学生作业的负担,而且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复习课
摘 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已经辐射到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工会建设也已经将互联网作为其日常工作管理的重心。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转变传统工会工作管理思路,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工会工作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为其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互联网+;工会;管理模式  1 引言  “互联网+”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应用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
期刊
摘要:职校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导致了电力拖动实训教学效率低下,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改善电力拖动实训教学现状,我们采用了互联网技术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平台和内容两个方面,即QQ群和教学微视频。借助互联网技术,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电力拖动;实训教学;互联网  TM921.5-4  一、电力拖动实训教学的现状  目前的电力拖动实训教学包括两部分:网孔实训教学和排故实训教学。实践发现,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积极提倡任务型教学,要求“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语言交际的学习活动。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结合人教版《新目标英语》的教材特点,我尝试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小组竞赛积分制”来组织小
社会在进步,文明在发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也在不断的改进与提升。它可以围绕教学目标,直奔主题;学员可以通过“微课程”多次反复的学习。微课程能更好更有效的满足现代学员对不同学科的知识要点的个性化学习,这样学员既可以查缺补漏又能够强化的巩固学员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知识内化,这是对传统的课堂上传授知识、学习资源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一、微课的概念和特点  “微课”的概念最早是在2008年由美国新墨
期刊
摘要:组题作为高三复课中的重要环节,高三历史教师必须明确基本的思路和方法,找到一条符合高三课程本质和学生学情的道路,真正抓好试题的筛选、组编、改进和训练,以真正适应高考对于文科生的思维能力要求。  关键词:高三教学;历史组题;复课;做题评估  G633.51  高三历史教学直接面对应考,所以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组题工作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现实教学中,第一是限于教学工作量大和考试频度高的原因,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