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英语学科现阶段的教学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l1132058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学习英语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是摆在初中教师现阶段教学中最为头疼、最为棘手的问题,如何把两极分化降到最低点,更是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一、从教材、教师和学生这三方面简单分析引起两极分化现象的原因
  1.教材
  目前所教的新目标英语教材,看起来像小人书、连环画,感觉似乎没有什么内容,但实际上,这套教材的实施,思维性强,选编的内容涉及各学科的知识,话题新颖,教材容量大,范围广,课文的难度,对话的篇幅都有所增加。对老师、学生学习英语的要求更高了。同时,教材的设置有的也不符合农村学生的现状。例如,七年级下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这一单元以“动物”为话题,谈论对动物的喜好,有很大一部分学校还没有多媒体教室。学生真正见到教材涉及的动物很少,因此,学生说起来很困难,容易造成两极分化。
  2.学生
  出现两极分化的学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唯独英语差,其他学科学习正常,甚至是优秀;一类是所有学科全面偏弱。对于前者,由于学生并非放弃学习,所以改变其英语学习状况应该相对容易一些,而后者,很多英语教师,也束手无策。大多数学生刚入学时,两极分化现象就较为明显。一是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学到的英语就有了不同程度的区别。同时,入初中前,部分学生在校外事先把上册学完。因此,刚入学时,学生的接受信息能力便有很大区别。老师较难把握这种尺度。差生主要表现为:对学习缺乏一定的兴趣,情绪低落,没有持久性。上课听不太懂,对老师的教学内容根本没有兴趣,从而掉进一个恶性循环之中,由不会到不听,由不听到不懂,不懂就不愿去听、去学。
  3.教师
  (1)教法不得当,如果教师只重知识,轻技能,重讲解,轻实践,学生就会很自然的仅满足于学好语法,背会单词,读懂课文,做会练习题,而实际上并没达到熟练,形成技能的效果。时隔不久这样死记硬背的东西就会遗忘,大面积的掉队恐怕在所难免。
  (2)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布置作业一视同仁,这样就加重了差生的负担,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就抄别人的作业,久而久之,就导致成绩下降。
  (3)教师上课没有激情,教法不活,就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就会使学生心理产生极大的压力,对学习失去兴趣,这也是造成学生分化的主要原因。
  二、防止两极分化现象采取的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兴趣是老师教学成败的关键,激发兴趣是培养良好的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关键。纵使教师在课堂上把语言点落实得非常到位,但活力不够,学生的成绩也将是事倍功半。
  2.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桥梁,课堂上老师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更应多鼓励、表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3.营造生动的语言交流氛围
  利用直观教具营造生动的语言交流情景,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英语,体验学习的趣味性,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例如,购物、打电话、看病、问路等都是营造英语语言交流的好例子,能真正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引起学生对学英语的兴趣,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提高语言实践的质量,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语言实践的机会。
  5.特别关注后进生
  课堂上多提问,课下作业针对他们出错的地方面批,个别辅导他们,让他们感到老师的关怀,引起他们学习的动力。
  总之,教师要全心全意地做好防止学生两极分化工作,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帮助学生树立英语的必胜信心,我坚信:在我们教师的努力下,一定能把两极分化降到最低点。
  编辑 郭晓云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学科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各科教学的重点,初中地理教学也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
期刊
随着初中语文教学的不断深入,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县于2013年10月全面完成了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了教学资源,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以前单调而又枯燥的课堂教学,它在声、像等方面的灵活应用和形象展现,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优势,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好帮手,尤其是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打破思维定式,多角度、多层面的阅读视角点亮了阅读的灵感  以往我们在授课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