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的地缘环境可视分析研究探讨

来源 :测绘科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ryna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大数据时代数据量急剧增多,难以对地缘环境进行定量分析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地缘环境研究的有效途径,通过可视分析和多视图协同交互的方法,达到定量分析地缘环境的目的,从而使最终决策更加客观、科学。该文重点介绍了可视分析技术在地缘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地缘环境分析模型和可视分析模型,对地缘关系、地缘组织和地缘体进行了可视分析,最后给出了原型系统的框架设计和初步实现。
其他文献
为系统分析华南大陆沿岸河流沉积物的粘土矿物组成特征,及其对南海北部陆架粘土粒级沉积物的贡献,通过采集6条大型(年输沙量>0.5 Mt/year)沿岸河流沉积物样品及南海北部陆架区表层沉积物,运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进行了粘土矿物测试.结果显示:九龙江、韩江与漠阳江高岭石与伊利石含量之和超过90%;除榕江蒙脱石含量达18%,其他河流蒙脱石含量极低;6条河流沉积物中绿泥石含量极低,仅珠江和鉴江含9
期刊
园岭寨钼矿是南岭地区发现的首例大型斑岩型独立钼矿床,目前查明钼金属量达20万t.矿体主要产出在园岭寨花岗斑岩与寻乌组变质岩的内外接触带中.为了揭示矿床成矿流体的成分、性质、来源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矿床成矿机制,开展了详细的矿床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研究表明,矿床石英脉中包裹体主要呈群、星散状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部分呈带状分布,一般集中在4~15μm,形态多样,主要有负晶型、椭圆形、长条形和不
期刊
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泥岩发育程度好且横向分布稳定,封气性能较强,是油气的主要区域盖层.根据钻井、测井和实测突破压力等数据,研究了柴北缘冷湖地区第三系泥岩盖层宏观发育特征及微观封闭机理;进一步选取盖层累计厚度、成岩阶段、突破压力、超压系数和脆性指数等为评价参数,对泥岩盖层封盖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冷湖地区第三系发育路乐河组、下干柴沟组和上干柴沟组等多套泥岩盖层;泥岩盖层成岩阶段处于早成岩阶段A
期刊
~~
期刊
岩石圈热结构是生热元素及深部热状态和构造-热活动的综合反映,同时又会对岩石圈的演化过程产生重大影响.利用S2.9EA地幔三维横波速度模型,基于深部岩石温度与地震波速度之间的关系,反演得到准噶尔盆地及邻区上地幔顶部75~250 km深度范围内的温度分布与"热学"岩石圈厚度分布;将反演得到的75 km深度处的温度分布作为底面约束、地表温度作为顶面约束,利用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推算了地壳温度场与地表热流分
期刊
2018年10月27-29日,由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主办,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五届青年地学论坛在南京成功召开,大会由南京大学李高军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段洪涛研究员担任共同主席,来自
期刊
~~
期刊
~~
期刊
针对DBSCAN方法存在的参数Eps和MinPts需要事先人为输入及对密度分布层次大的数据集聚类效果较差的局限性,该文对其进行了文献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并比较分析了引用量较高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最后得出结论。对于参数确定的问题,现有学者提出了大致两种解决方法:(1)利用启发式方法;(2)与其他智能算法相结合。对于具有较大密度差数据集的适用问题,现有学者也提出了大致两种解决方法:
期刊
针对最小平方中值法(LMeds)和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算法在立体像对核线校正过程中,基础矩阵容易受到错误定位和误匹配的影响,导致估算精度降低的问题,该文提出采用聚类分析估计基础矩阵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匹配特征点进行聚类分析,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局内点后,采用RANSAC算法估算基础矩阵,通过确定核点坐标完成立体像对间的快速映射,利用三次卷积法进行核线重采样,完成核线校正。选取3组影像进行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