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中生理性和病理性抗凝物的检测

来源 :血栓与止血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lia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生理性和病理性抗凝物水平,探讨抗凝血酶活性(AT:A)、蛋白C活性(PC:A)、蛋白S活性(PS:A)和狼疮样抗凝物质(LA)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血浆蝰蛇毒时间法测定92例SLE患者(包括30例活动期与30例非活动期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LA比值(LAC),同时采用凝固法、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血浆蛋PC:A、PS:A及AT:A。结果 SLE患者PC:A、PS:A显著下降,LAC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增高。但两组之间的AT:A无显著差异。SLE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老年急性脑梗死(ACI)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健康对照组100例,测定各组BNP、Hcy水平,并进行比较.脑
在心脑血管血栓性事件的防治中,抗血小板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阿司匹林(ASA)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好处虽已肯定,但缺血事件仍时有发生。近年来,随着抗小板药物剂量增
采用"LTBR高效生物处理+强化Fenton"生物综合处理工艺对一种煤化工废水进行了试验处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废水COD、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挥发酚、硫化物的去除率
目的定量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探讨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差异,从而了解其对疾病的诊断价值,并对各种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等进行评估。方法对我院11 175例住院及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mesenterievenousthrombosis,SMVT)起病隐匿,由属支发展到主干,呈进行性发展,导致肠道循环障碍,肠管肿胀、坏死乃至穿孔,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我
用中等取代度的黄原酸酯淀粉与阳离子醚化剂反应而合成了一种新型两性淀粉印染废水处理剂,通过考察醚化反应体系的p 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醚化剂的用量对阳离子取代度的
靶向释药系统 靶向给药系统是根据生物药剂学设想,利用某种载体聚集于作用部位指向给药,可使药物进入所期望的组织或细胞,它包括药物—载体、药物—抗体共扼物,如以脂质体、
目的 使用HPLC-UV法测定大鼠体内紫杉醇血药浓度,考察紫杉醇脂质体在大鼠体内药动学。方法 大鼠尾静脉注射紫杉醇脂质体及紫杉醇注射液,血浆用叔丁基甲醚提取。ODS柱,流动相为甲
参照美国药典收载的“延效苯妥英钠胶囊”的体外释放速率,筛选处方,制成苯妥英钠缓释片,并进行体外释放度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表明,能达到延效目的,因此,每天只需服药1~2次。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芒果甙对血小板释放血小板4因子(PF4)和血浆β球蛋白(β-TG)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血浆中PF4、β-TG的含量。结果阿司匹林组β-TG含量增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