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我们的朋友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txwd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相信同学们都不陌生。它们不像动物那样能跑能跳,或随风摆动,或静静站立,好像没有生命一样。但在名家的笔下,树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让我们的世界充满了生命的律动。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名家一起走近它们,品味它们,看看名家是怎么将不会动弹、不会言语的树写“活”的。
  ※树的香气清幽
  【名篇引路】
  一天晚上,我独自在丛林中散步,感到一股淡淡的幽香在空气中荡漾。原来,在林荫道两旁,有许多开着白色花朵的高大树木,那一阵阵幽香就是从这儿散发出来的,园丁说,这些树木叫广玉兰,是从广东一带传过来的。
  五六月份是广玉兰花盛开的季节。在绿油油的叶丛中,花朵是那样的洁净、高雅。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总之,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节选自陈荒煤《广玉兰》)
  名师解读
  选段从一阵淡淡的幽香在空气中荡漾入手,向我们描绘了作者眼中的广玉兰。“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和“只凭几个优美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道出他在表达广玉兰花的美时词句的贫乏。果真如此吗?细细推敲,“纯白”“淡淡的青绿色”“玉琢冰雕”“柔韧而有弹性”却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广玉兰花那白中透点淡淡的青绿的颜色,玉琢冰雕之间显得柔韧而有弹性的质感,这其实是欲擒故纵,颇为精妙。
  ※树的花型多姿
  【名篇引路】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节选自陈荒煤《广玉兰》)
  名师解读
  选段写了花开的四种不同形态:含羞待放的、刚刚绽放的、盛开的以及凋谢的。那作者是如何展现这四种花姿的呢?花苞是碧绿而鲜嫩可爱;小蜜蜂迫不及待钻进刚刚绽放的花,一个生动的拟人句从侧面烘托出广玉兰的香;盛开的广玉兰“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一个比喻突出了广玉兰的甜美纯洁惹人爱;凋谢的广玉兰呢,两寸长的花蕊上“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最后一个“大家族”彰显了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细读你会发现,这四种形态之间有一种内在的生长联系,从未开到开过,每一个时期的广玉兰花都有独特的美。
  ※树的枝干独特
  【名篇引路】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决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有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节选自《黄山奇松》)
  名师解读
  作者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三棵松在形象的比喻、大胆的想象中仿佛通了灵性,成了黄山的主人:伸出手臂,迎你上山;伴你左右,陪你看风景;伸出手臂,送你下山,向你告别!三大名松的确美,的确奇!先看迎客松,当游客被迎客松熱情地迎到黄山后,接着陪客松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看,“绿色巨人”陪客松正伸展那宽大的臂膀,遮挡炎炎烈日。为什么不写陪客松的姿态?是啊,直直的、挺拔的树木到处可见。真是什么地方详写,什么地方略写都充满了智慧。当游客饱览美丽的黄山风光后,送客松枝干“蟠曲”“伸出长长的手臂”向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树的成长惹人敬
  【名篇引路】
  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节选自陈忠实《青海高原一株柳》)
  名师解读
  作者先用“两合抱粗”和“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将一棵高大粗壮的柳树展现在我们眼前。再看看树干和枝叶呈现的“生铁铁锭”的色泽,而颜色暗淡的铁锭给人以很硬的感觉,与我们平常印象中的柔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叶子也“绿得苍郁,绿得深沉”,它与平原柳的嫩绿、鲜绿不同。这样的柳树“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一个“撑”字引发了我们的联想:干旱,寒冷,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多么恶劣的生存环境啊!高原柳生存的艰难和平原柳的极易生长形成鲜明对照,由表及里,层层推进,柳树的顽强不屈跃然纸上。
  同学们,赶紧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去摸摸,去闻闻,去想想,去比比,然后把你认为最美的、最独特的、感受最深的一棵树介绍给大家,或枝,或干,或叶,或果,或花形,或香味,它的静态,它的动态,它的整体,它的局部,以及它引起你的联想,它给你的启发。相信一棵普通的树定会在你的笔下熠熠生辉。
其他文献
作者王愿坚的《灯光》一文写了一位革命战士为理想而献身的故事。故事是“1947年的初秋”发生的,可是文章开头写的却是清明节前天安门广场上的一声赞叹:“多好啊!”  这开头不是离题了吗?不,这叫“伏笔”。先写了这个“多好啊”,下文写到郝副营长看到书上的插图是孩子们在电灯下学习,也说了“多好啊”,前后就照应起来了。这样就能把革命年代的牺牲和和平年代的幸福呼应起来,让我们想到今天的幸福是先烈们用牺牲换来的
期刊
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有一片森林。  这片森林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生机勃勃、鸟语花香,而是乌烟瘴气、臭气熏天。这都是因为那个下午。  天空灰蒙蒙的一片,小动物们都躲在家里,觉得会有不好的事发生,不敢出去。就在这时,从不远处传来一连串的脚步声——是那个乱砍滥伐、乱扔垃圾的伐木队来了。这个伐木队见到树就砍,把所有的大树都砍光了,还把所有的生活垃圾到处乱扔。他们的行为使这片森林臭气熏天、一片狼藉,简直就是
期刊
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曾是老百姓家喻戶晓的一档节目。每期的现场都有一个让观众最关注的兴奋点,那就是当持宝人签下“生死文书”之后,主持人突然出其不意砸了其中的赝品,让节目现场“嘘”声四起,这个环节也是身为该节目总策划的王刚颇为得意的一个创意。  该节目看似热闹的背后,其实有不小的风险:万一哪次一不留神,把真宝贝给砸了呢?这样的玄乎事儿,还真的差点就发生了。  有一期节目,轮到马上要“宣判”第二件藏
期刊
“嗨!何老师,我到了!”调皮丫头李蕊一阵风似的跑进了办公室。何老师盯着电脑屏幕,头也不回地问:“他们几个人呢?”  “呵呵,都怪你,把沙龍时间调到周六,我先来报到。沈青跟吕雯几个说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买点水果,边吃边聊,才有沙龙的气氛,怎么样?”  “嗯,言之有理,此处应有掌声。”何老师停下敲击键盘的双手,抬起头笑了,坐在老师对面的嘉亿也笑了。  过了一会儿,“咚咚咚咚”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沈
期刊
无论是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还是浓妆淡抹的烟雨江南,又或是清奇俊秀的桂林山水,总是让人留恋不已。然而,最令我流连忘返的还是充满魅力的金沙湾。  青海湖边有个浪漫的小沙漠——金沙湾。驱车经过洱海和大片草原,就进入了金黄色的沙漠地带。沙丘连绵起伏,一望无际。沙子在阳光的照耀下猶如金子般闪耀,“金沙湾”这个名字果然名不虚传。夕阳西下,望着眼前苍茫的沙地,我情不自禁地想起王维笔下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期刊
圓的联想
期刊
我要说的“精灵鼠小弟”可不是电影里面那只会说话的、可爱的小老鼠,而是我的小表弟——吉吉。  吉吉屬鼠,又因长着一张三角形的脸、一双机灵的小眼睛和一对大耳朵,就像一只卡通老鼠,所以我亲昵地称他为“精灵鼠小弟”。  吉吉是个深藏不露的搞笑专家,别看他平时一本正经的,其实身体里的搞笑基因多着呢!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天中午,我在专心致志地“美甲”(其实是咬指甲),吉吉则在和他的小伙伴们打闹
期刊
春的呼唤,也许你没有听见,但是那阵阵春风告诉我们,它已经来到。可不是嘛!瞧,山涧里结冰的河流又有了生机,原本成了“秃子”的大树萌发了绿芽,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听见了没有?春天在呼唤我们,这声音好似来自我们的心房。  春的呼唤在树上。这春风仿佛有了魔力,大树长出了萌芽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一只只绿色的“眼睛”,像是在探索新世界的奥秘。  春的呼唤在河水里。有没有注意到,在冬天的时候,洗衣服
期刊
什么?教室版“狼来了”?别奇怪,这事儿要问小杨。看,教室里又上演“狼来了”!  小杨可是班上的淘气包,什么坏事情差不多都有他的份,“狼来了”这部戏就是他精心准备来捉弄大家的。  “老师来了,老师来了!”小杨大步流星地跑进教室,马上坐到位置上,把背挺得直直的,一眼严肃认真的表情。大家都选择相信他,也坐到了位置上,拿出语文书,等待老师到来。过了一段时间,老师迟迟未来,这时,小杨笑出了声,乐得眼睛都眯成
期刊
泪水再次决堤而出,只不过,这次的眼泪不再酸涩,而有一种甜甜的味道……  “林菲,89分。”冰凉的话语让我瞬间清醒。拿着满是圈圈叉叉的考卷,我回到座位,心情一片阴暗。  放学途中,我一人正在黯然神伤。突然,手机铃声响了起来,惊得我脚步一顿,条件反射地接听电话,妈妈的声音已近耳畔:“今晚我可能晚些回去,自己买点东西吃,我还有事就先挂了。”这便是我的女强人妈妈。她很要面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是一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