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开发地质类型问题研究

来源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q516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确油藏开发地质类型是油藏开发工程的基础工作,对工程质量具有直接影响。油藏开发工作人员在准备油藏开发的基础工作时,应结合行业经验以及油藏开发工作的一般要求,结合油藏开发环境的特点,对地质类型进行分类。此间,工作人员应着重考察不同地质地段的储油层特点和原油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油藏开发中的具体问题。基于此,首先本文分析了在油藏开发过程中开发地质的一般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与油藏开发地质类型相关的问题,希望可为广大从业人员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油藏开发;地质类型;特点分析;问题研究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在石油开采工程中不断应用新技术,可在提高石油原有开采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开采过程中石油资源的浪费,并提高了石油开采工作的环保特性。但突出的问题是,由于石油开采面对的地质类型较多,不同地质类型条件下,石油开采方案有明显的区别,开采效能也不同。因此,工作人员需在开展油藏开发工作时,明确开发地质类型特点,并关注与确定地质类型相关的问题,从而做好油藏开发准备工作,提高油藏开发工程的整体质量。
  1、油藏开发地质特点分析
  1.1储层地质特点分析
  储层整体上具有结构复杂、孔隙较多的特点,其位于油藏的中间位置,并且储层可继续分为渗透层和隔离层。储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油田地质的地质特征,也是影响油藏开发质量的关键地质因素。从岩石层构成的角度分析,储层岩石层大多以碎岩石为主,并且在压力的作用下,此类岩石会流动堆积成具有“三角”形态的沉积体系。从沉积体系的具体形态角度考察,一类沉积体系会表现为鸟足状,分布比较广泛,也比较分散;另一类沉积体系会表现为扇面型,分布比较广泛,但比较集中。这两种碎岩石沉积体系构成了油藏储层的地质结构,也代表了储层地质的一般特点。工作人员在开展油藏开发项目时,应使用科学的地下勘探仪器,确定储层岩石堆积的具体形式,进而为后续油藏开采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持。
  1.2原油物理性质分析
  原油物理性質会直接影响油田油藏开发的实际质量,其主要包括含油比重、油质粘度、含蜡量以及混合物凝固点等。在实际的油藏开发过程中,技术人员会根据原油层物理性质,预估油藏开发的产能,并制定注水开采的实际指标,同时确定具体的油田输油工艺,进而完善油田开发的实际过程。一般情况下,原油的粘度会比较高,含蜡量也会比较高,其中,次生油藏原油性质主要表现为高粘稠特性,同时其凝固点比较低,并且油藏原油的性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一定的变化,导致原油油藏出现“上轻下重、顶轻边重”的现象。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油藏开发工作之前,可结合油藏地质的水质、温度等自然环境的状态,科学勘测油藏原油的物理性质,并结合不同原油的物理性质,合理制定原油开采工艺,减少油藏资源的浪费,提高石油开采产能。
  2、油藏开发地质类型问题分析
  2.1油藏开发地质类型综合性问题分析
  油藏开发地质类型问题分析过程应以老油藏地质类型问题为基础,分析并总结老油藏的开采经验,同时结合老油藏的地质类型和特点表现,对新油藏开发的具体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并科学选择勘探设备和技术。从油藏的地质地貌角度分析,油藏地质本身较为复杂,具有较为明显的综合性,而且很多油藏在物理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此种相似性即可说明油藏地质各层级本身并不孤立,而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并且此种关联性很可能具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工作人员在研究油藏开发地质类型的主要问题时,应着重分析不同油藏地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地质构造、岩石形式等方面总结油藏开发地质的实际特点,总结开发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进而明确油藏开发地质类型的主要体系,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对此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
  2.2储层地质类型问题分析
  储层地质类型问题分析的重点依旧在于分析储层的岩石堆积结构,并结合碎石的沉积特点,总结储层的基本结构地貌特点。在不同的压力作用下,储层岩石结构形成了不同岩石沉积体系(前文已经介绍过),在不同沉积体系的作用下,储层地质的均匀性会发生变化,出现不同均匀度的非均质层,此类非均质层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代表着不同储层的物理性质,并对油藏开发的地质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影响。工作人员可利用油藏储层结构的实际特点,建构储层结构模型,以构建沉积模型为基础,进一步探索储层结构的具体形态,类如千层饼状储层结构、板状储层结构以及迷宫回环类型的储层结构等。从而依据储层的具体结构,制定详实有效的油藏开采计划,选择合适的油藏开采工艺。
  2.3原油地质类型问题分析
  在分析原油地质类型问题时,工作人员首先应分析影响原油渗透率的地质因素,一般而言,此因素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为原油地质岩石颗粒之间的孔隙连通形态。如果连通效果好,则原油开采渗透率就会高一些,开采过程可能会更加顺利;另一方面,原油地质岩石颗粒孔隙孔道截面面积的大小对原油地质渗透率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岩石颗粒分选情况越好、平均直径越小,对油藏开发工作越有利。此外,工作人员还应注意原油地质地层原始压力为问题。在油藏工程正式开始之前,工作人员应使用油田压力测试装置测定原油地质地层中部的压力,进而依据具体的压力参数,明确油层的构造特点和油层的埋藏深度。
  3、结束语
  总之,本文从分析油藏开发地质特点出发,进一步分析了油藏开发地质类型问题,主要包括油藏开发地质类型综合性问题、储层地质类型问题以及原油地质类型问题。希望广大从业技术人员可根据油藏开发的实际要求和现阶段油藏开发的技术应用水平,科学分析油藏开发地质类型问题,并以解决此类问题为油藏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选择油藏开发工艺,提高油藏开发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雷传玲.低渗透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技术对策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31):18-19.
  [2]杨志承,杨健,许志雄,刘辉林,高少锋,胡锦博,陈宇钦,姚杨.姬塬油田低渗透浅层油藏早期开发技术政策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20,39(10):58-61.
  [3]苏泽中,林加恩,柏明星,吴德胜,刘亮,朱建红.天然能量开发阶段的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性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0,37(06):645-652.
  [4]王思仪,李宇征,程豪杰,余雪英,柳良仁.长庆不同类型油藏地质特征及对油藏开发的影响[J].石化技术,2016,23(09):91-94.
  [5]潘荣秀.油藏开发地质类型研究问题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3(10):146.
其他文献
摘要:采油是将石油与天然气从地下油层抽出,在地面进行油气的有效分离,提升油气的利用效率,给油气行业带来经济效益。采油是有着很高的危险性的工作,采油现场的安全与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作为采油现场的一线职工,要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并充分对石油开采作业中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了解,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规范的作业,同时也要对设备的安全检查有着高度的重视,避免危险的发生,保障企业的安全发展和职工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油田不断开发,多数油区进入中后期阶段,通过酸处理技术,降低地层污染,提高渗透率效果明显,从而获得更高油井产量和水井配注量。由于近几年各油区的产能逐渐下滑,酸处理技术在油田应用逐渐增多,为油田的增产做好铺垫工作。而氟硼酸体系是一种好的酸化配方,它能有效的解除近井附近的堵塞,但对泥质矿物的溶解不够,随后采用低浓度土酸处理近井地带,可达到对深部及近井解堵的目的。由于氟硼酸酸化不同于土酸酸化,需要
期刊
小时好吃乡土美食,晚年好叹“一盅两件”并喜欢对饮食寻根溯源,渐渐领悟“食在广州”之真谛。广府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从前广州粤菜只有三大流派:广府、潮州、东江,其中东江菜馆数量很少。广府菜集南海、番禺、东莞菜、顺德、中山等地方风味的特色,它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广府菜的代表性菜肴有;龙虎斗。白灼虾、烤乳
期刊
摘要:传统的石油生产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新技术的开发和现有技术的更新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不断创新,与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结合从而研发出具有创新的新采油技术,促进我国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采油技术;现状;未来发展  当代许多新能源的不断发掘使得我国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但某些领域终究还是新能源不能代替的,因此在石油的采集过程中也需要得到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开始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因此越来越来的人开始购买汽车等交通工作,对能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但是就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一方面促进了油气产业的蓬勃发展,但是另一方面来说油气资源不可再生,日益减少。因此,如何合理的使用油气回收技术变得十分关键。  关键词:油气回收技术;油气运输;应用  前言:  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中,已经离不开油气资源,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地破坏,对于天然气清洁型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各种天然气工程越来越多。天然气站场在天然气运输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就有可能对整个的输气工程造成严重影响,炎症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天然气站场中的利用率较高,一旦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不能得到保证,就有可能对天然气的生产造成影响,分析天然气站场电气自动化
期刊
摘要:天然气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安全管理,很容易造成损失并引发安全事故。只有不断强化管道管理,才能有效避免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的发生。本文针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行分析与管理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保障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营。  关键词: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分析与管理  在我国能源供应领域中,天然气占据的地位十分重要,逐渐在我国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
期刊
摘要:带压作业技术在油田的应用中见到了较好效果,为此要不断提高认识,继续加大带压作业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但是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操作,严格遵守相关流程,确保该技术能够正确利用。希望在今后可以对该技术进一步优化,让其变得更加完善,并且可以得到广泛使用。  关键词:带压作业技术;气井修井作业;应用  不压井技术作业具有常规作业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最大限度保持产层的原始状态、提高产能和采收率、
期刊
摘要:通过对连续油管钻井井下钻具组合的基本元件性能进行分析,并对连续油管钻井和常规的修井设备进行比较分析,提出相应的井下钻具组合选用原则,根据油井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连续油管钻井井下钻具组合能够对多层压裂水平井进行完井,增加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连续油管;压裂水平井;修井设备  随着我国油田的不断开采,油田开采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连续油管技术在低渗透油当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连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高硫化氢井在实际开采过程中的损害现象,不断完善高硫化氢修井液体系以及相应的施工工序,结合修剪液对地层的损害因素,在制定修井液时需要按照与储层岩石特性具有较好的配伍性,钻井完井液性能、生产时间、井壁稳定性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投入成本较低且容易维护的修井液类型,从而降低修井伤害。  关键词:高硫化氢井;低伤害;防护  修井工艺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修井工艺技术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