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下背痛疗效观察

来源 :智慧医学·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e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下背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治疗的110例下背痛疼痛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和试验组随机分为55例。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试验组对中医进行针灸康复训练。观察到的对下背痛恢复优良率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康复优良率和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上有显着性(p<0.05)。结论:中医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下背痛效果良好。
  关键词:中医针灸;康复训练;下背痛
  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西医。
  我国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西医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的优势不断得到患者的认可,中医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消亡,它显示了一种新的趋势。谈到中医,一定要涉及针灸,这是一个重要的治疗课题。尽管这是一种相对原始的治疗,但他在这方面的理论和经验比较丰富。许多医院设立中医针灸服务作为特殊治疗科室,中医针灸逐渐得到世界医学界的认可,逐渐走向世界,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因此,为了使中医针灸能更好地促进人类健康,解决中医针灸的发展和传承问题,有必要对针灸的发展和传承进行研究,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下背痛主要是指背部肋骨下缘。临床研究表明,下背痛可以极大地限制肌肉活动的强度和范围。在严重情况下,肌肉萎缩和功能退化等不利条件也可能发生,随着肌肉收缩能量的持续下降,持续减少力可能对腰椎的结构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进而损害椎间小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康复对于有效减轻痛苦和避免不良情况至关重要。过去只使用卧床康复治疗模式可能会产生短期影响,但不会产生长期影响,目前中医针灸临床上用于将康复培训结合起来。
  一、中医针灸
  从历史上看,针灸在治疗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现代针灸研究的迅速发展,在经络理论、腧穴知识、针法灸法、针刺手法和临床治疗等领域进行了系统和更全面的研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成为中医治疾病的重要方法。它的临床应用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针灸可以代表整个中医前沿。根据最新统计,针灸治疗的疾病有300多种。其中43个被列为首选疗法,100余种被列为主要配合疗法。建国后成立很久以来,针灸满足了大多数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需要,在医疗服务的公平和普及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果。但是,目前,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简单、实用、有效和低成本针灸的好处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针灸临床服务面临着发展方面的挑战。针灸作为一种比较原始的疾病治疗手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医学学科,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医针灸面临着西医的影响加强针灸的普及,将现代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纳入针灸,利用针灸的精华,继续传承和促进针灸。
  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信息。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们医院挑选了110名下背痛患者入院。对照组和试验组随机分为55个例。在对照组中,39名男性和16名女性;18~39年龄;平均患病病程(17.1±0.1)。实验组:40名男性和15名女性;18~39年龄;平均患病病程(17.5+0.1)。两组数据集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考虑标准:(1)下背痛病病理诊断;(2)签署协定。排除标准:其他慢性疼痛症状;沟通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
  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悬吊运动技术(SET)配合蜡疗。对照组康复训练:(1)及早发现疼痛增加,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增加腰椎屈曲疼痛,使用麦肯基拉伸训练;如果拉伸疼痛加剧,用腰椎屈曲疗法William。根据所选方法进行培训,每天3次,每次5至10分钟。①麦肯基疗法:形成脊柱拉伸肌群,降低腰椎间盘后部的压力,通过双肘倾斜支撑上半身,让腰脊椎骨向后拉伸。②William疗法,改善腰椎裂隙组织,牵伸背部伸肌肌群,增加小关节与脊椎之间的间隙;训练包括膝盖上的贴腹和平背运动。(2)基本稳定性训练,是训练脊椎基本肌肉的力量,提高脊椎的稳定性,以减轻疼痛,改善活动功能。培训内容包括:①支撑平板,每天3组,每组10次,持续5-10秒。(3)两个对角线的跪位训练,四点跪位下关节训练,上下肢体线对角伸直,每天三组,每组10次,持续5~10秒。实验组使用中医针灸治疗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针灸:穴位选择点配环跳、上环跳、委阳、飞扬、跗阳等点。病人采用俯仰姿势,选用0.30mmx50mm的毫针,采用泻法方法。强度主要取决于忍受程度。把针保管30分钟左右,每天一次,十天连续治疗。
  3.注意指标。(1)下背痛率和恢复率良好,评价标准:优:完全消失下背痛症状,健康恢复;良:减少背痛症状,基本恢复;差:其症状没有减轻。(2)满意度问卷由医生和康复医生制定。评价的主要标准是满意、总体满意和不满意。
  4.统计方法。使用软件Spss22.0分析和处理数据,计数数据以百分比(%)表示,X2检验。差异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1.实验组下背痛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比较分析两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四、讨论
  下背痛可能对生活质量产生持续影响,该病者病程较长,有效的治疗对于减轻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当今针灸康复训练模式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模式。作为康复治疗的一部分,治疗师可以根据术后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康复措施,有效地减轻下背痛。论中医针灸康复训练模式,
  对穴位环跳、上环跳、委阳、飞扬、跗阳等针刺可以减轻疼痛。这些方法的结合不仅减轻了疼痛,而且改善了保护,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高达98.18%康复优良率与满意度。这是因为上述的组合疗法有助于减轻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疼痛,获得良好的治疗。
  中医针灸作为中国国粹之一,已发展成为治疗领域的独特工具,具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它具有巨大的非物质文化价值,必须传承和发展,完善医学针灸监督的长期发展战略,提高针灸水平,为针灸的发展、创新和传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芳.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J1.双足与保健,2019,28(2):125—126.
  [2]陈剑芳.核心稳定性训练在非特异性下背痛康复中的疗效[J].中华全科医学,2019,16(12):2080—2084.
  [3]刘亏飞.功能训练体系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0(12):935~938.
  [4]杨爱杰.手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39(4):292—294.
  [5]杨莲巧.肌内效贴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5):371—372.
  [6]王杰.平衡姿势控制训练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临床疗效[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3(12):1416—1419+1439.
  [7]齊娜兰.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针灸技术操作规范标准的临床适用性[J].标准科学,2019(3):59-63.
  [8]陈义.中国针灸标准化暨针灸标准化人才培养现状与展望[C].北京:中国针灸学会.2019:481-482.
其他文献
摘要:失眠症指的是由于缺乏足够睡眠时间或者是睡眠质量差的一种疾病,在中医理论中,引起患者患有失眠因素有很多,比如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肝郁气滞引起的失眠、痰热内扰引起的失眠、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胃气不和引起的失眠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则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针灸治疗属于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属于一种物理疗法,通过刺激穴位对神经中枢起到作用,无副作用,操作简单。本文对失眠症的中医证候和针灸治疗
摘要: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即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后,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1]创伤后,是指个体经创伤性事件后;应激,是指个体身心感受威胁时的一种紧张状态;障碍,即精神障碍,包括各种精神活动的异常。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生理机制;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  由于PTSD临床表现具
摘要:目的:对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率进行对比观察。方法:将我院近五年收治的86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均采用的是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方法,观察组43例患者接受的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黄斑水肿、眼压过低、脉络膜脱离以及滤过泡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均呈显著差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和研究脑卒中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模式,从而研究其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择的案例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所接诊的100例脑卒中后恢复期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内容,并且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将其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且每组患者的数量为50例。通过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恢复期治疗方式,针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之上采用康复治疗模式,从而比较两组患者在日常
摘要:目的:对穴位贴敷联合按揉足三里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腹胀便秘症状的改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奇偶分配法分至2组中,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前者术后实施常规处理措施,后者术后联合穴位贴敷联合按揉足三里,对比两组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
摘要:目的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EDP)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21年5月我院急诊ICU重症颅脑损伤并伴机械通气的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EDP组;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EDP组增加体外膈肌起搏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膈肌厚度及移动度、撤机成功率、平均机
摘要: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科术后肛门瘙痒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110例经过肛肠科手术后肛门瘙痒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将其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55例。参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方式,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52/55),高于参照组的74.55%(4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肿瘤相关抗原抗体联合检验应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调选该时段内我院数据库资料登记有效的23名早期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在对患者进行检验时,医务人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患者血清中7种肿瘤自身抗体(P53、GAGE7、PGP9.5、CAGE、MAGEA1、SOX2、GBU4-5)水平,进行诊断分析,不同抗原诊断的准确
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使用无痛分娩联合体位管理对初产妇分娩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选择的案例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所接诊的120例初产妇案例资料,并且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将其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且每组患者的数量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无痛分娩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在患者自愿的情况下采用无痛分娩联合体位管理的方式。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自由舒适的体位直到宫口全开,之后指导产妇用
摘要:目的:剖析产科临床带教中施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价值。方法:191例在我院产科大理大学第三期教改项目实习的全科医学专业的本科实习生和临床医学专业的专科实习生,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95例编入对照组的实习人员,择取科内常规的带教模式;96例纳入观察组的实习人员,基于对照组开展多元化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实习人员的考核结果及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理论及实训操作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