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ATP和乳酸含量及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变化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ji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兔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能量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方法健康大耳白家兔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3组:正常组,脑出血组,假手术组.其中脑出血、假手术组又分成1、6、12、24、48、72 h组.采用二次注血法制备兔自体血脑出血模型.分离血肿周围组织,测定脑水含量、能量代谢产物三磷酸腺苷(ATP)和乳酸的含量以及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变化.结果脑出血1 h血肿侧即有脑水肿,至72 h逐渐加重,血肿侧明显重于对侧.1 h后血肿周围组织ATP含量呈中度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意义.1~12 h间ATP含量略有波动,12 h后再次下降,至24 h达最低点[(13.29±2.92)μg/g,降至正常的58%],差异有显著意义.24 h至72 h间无明显变化.乳酸含量于1 h即有增高,12 h达高峰[(21.01±0.18)μmol/g],直至72 h乳酸水平[(12.89±0.25)μmol/g]仍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1 h即有下降[(3.98±0.02)U/mg],72 h内持续下降.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在24 h后才发生明显的能量代谢衰竭,滞后于脑水肿的发生,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相关酶的活性减低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葡萄糖易化扩散转运蛋白-1(Glut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对18氟脱氧葡萄糖(FDG)摄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99年4月至2001年3月收治的24例肺腺癌患者行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检查,测定肿瘤最大与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ax与SUVmean)及正常肺组织的标准摄取值(SUVlung).应用标准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亲和(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手术切除的肿瘤
目的 筛选和鉴定人工合成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抗原人白细胞抗原A2分子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预测表位.方法对预测的E7抗原人白细胞抗原A2分子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运用标准Fmoc方案进行合成与纯化,采用标准51Cr释放试验检测特异性CTL诱导活性.结果筛选并鉴定出E711-19(YMLDLQPET)和E749-57(RAHYNⅣTF)2条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抗原人白细胞抗原A2分子
目的 研究体外膜氧合器(extra 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对急性肺损伤犬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0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成机械通气(MV)和体外膜氧合器联合机械通气(ECMO+MV)两组.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复制犬急性肺损伤模型,然后进行MV或ECMO治疗240 min.应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细胞因子(IL-6、IL-8、IL-10和IL-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