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oWin软件对多级A/O工艺的运行优化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ragon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级A/O工艺运行过程中,有效利用原水中的碳源和控制各级污泥浓度对系统节能降耗和出水达标排放至关重要,其中调整进水分配比和外回流比是现场工艺优化最直接的突破点和操作入口。基于污水厂运行的实测数据,应用BioWin软件对北京碧水污水处理厂二级反应阶段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型搭建、校核(参数修正)、验证进行实际进水水质生化反应模拟。结果表明,当进水分配比为50%∶30%∶20%、外回流比(R)为100%时工况最优;经工程验证,在最优工况条件下多级A/O工艺运行稳定,出水水质效果最佳,对COD、TN、NH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低温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考察了分别投加人工晶核[Fe(OH)_3]和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对形成好氧颗粒污泥的影响。实验利用人工配制的模拟污水,以絮状普通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SBR反应器在水温较低的条件下分别投加混凝剂和人工晶核实现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及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当水温由18℃逐渐降低至(10±1)℃并长期保持低温下运行时,两种不同强化方式均能有效缩短好氧颗
以武汉市某污水处理厂A~2O工艺二沉池出水为原水,进行了混凝—气浮—过滤深度处理工艺中试研究。结果表明:①在表面负荷为8~12 m~3/(m~2·h)条件下,该深度处理工艺出水COD为17 mg/L、浊度<0.5 NTU、TP <0.1 mg/L;②表面负荷对出水水质的影响不大,当分流比为15%、混凝剂(聚合硫酸铝铁)投加量为10 mg/L时,处理效果最优,对浊度、COD、TP的去除率分别为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