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习书法之悟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d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学校开始鼓励教师临习书法。我在大学时,曾临习过几个月,但终未能坚持下去。这事竟投影在心中,成为隐隐约约的一个遗憾。当我再次操起笔杆,离师范毕业已七年有余,那种熟悉的感觉让人心头一颤,不免发出“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嗟叹!
  现在,我临习书法一个学期以来,自觉有一点长进。于是乎,工作之余,我更喜欢在陋室一角,置文竹于案上,伴古筝音乐,磨墨挥毫,自得其乐,享受书法给我带来的精神洗礼。静观手中修长的笔,它确像一首能让心灵宁静的雅歌。辜鸿铭先生在《中国人的精神》中写道:“中国人的毛笔或许可以视为中国人精神的象征。用毛笔书写绘画非常困难,好像也难以准确,但是一旦掌握了它,你就能够得心应手,创造出美妙优雅的书画来,而用西方坚硬的钢笔是无法获得这种效果的。”
  从毛笔到心灵,多么敏锐而准确的洞察力!这不禁让我在临习书法之时,体验心灵,感悟人生。“字如其人”或许是老生常谈,在此,我愿将临习书法的一些另类体察奉献出来,与大家共享之。
  
  一、笔尖的启示 —— 柔弱处上
  
  柔软的笔尖,却能写出刚强、雄浑、遒劲的字,正可谓“柔丝变苍龙”。书者的刚强意念通过柔弱的笔尖,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是故,刚强生于柔弱,柔弱胜于刚强。《老子》也说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人生之中,刚强之气概固然重要,但多几分“四两拨千斤”的“太极”智慧不是更重要吗?毛笔的哲学,通过笔尖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练习的启示之一 —— 在磨练中成长
  
  写毛笔字时,手臂悬空,往往临习几页下来,我就汗流浃背,不免心生“太为难”之感。但收藏大师马未都先生说过:“中国人喜欢‘为难’自己,首先毛笔软,急了写不快;其次,从左书写,手臂得悬空。太累了!但中国人正是在这种磨练中练就了一身以柔克刚的功夫……”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人生如“刀”,困难、磨难是“砺刀石”!
  
  
  三、练习的启示之二 —— 停滞与进步之辩证
  
  刚开始临习的那一段时间,我感觉进步很快,兴致颇高。但一段时间后,总有停滞之感,意念消极:一个星期不写,再执起笔来,明显感觉写字不如以前。此时,真真切切感悟到了“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古训,心里不禁为之一震。我曾听一位吉他大师讲:“如果你觉得自己进步快,那是水平低;如果你觉得进步慢,那说明你的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了。”用心理学术语讲,这是到达了一个“高原期”。而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可以突破瓶颈,上升到新高度。
  看来,在求学之路上,“进步莫傲喜,停滞不消极”,才是正确态度。
  
  四、运笔的启示 —— 直线未必是最佳的路途
  
  书法(例如颜体)中的许多笔画运笔讲求逆入藏锋,再走中锋,然后回锋,这样写出来的字才能给人以或圆润、或方正的美感。先逆后直,走的不是最短路线,看起来走了弯路,却能写出最好看的字。这不正是我们熟知的“在人生中,直线并不是距离目标最短的路径”吗?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我常常重温这句话的含义。
  
  五、字的启示之一 —— 适时而变
  
  书法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特点。而艺术讲求变化:同一个字、同一个偏旁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写法。书圣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包括他的落款,共写出了21个“之”字,每一个字形态各异,但与整幅作品浑然天成。
  子曰:“君子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就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一切的事物,没有一定怎样才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一定怎样才不可以的,唯一行事的标准就是义。笔画的提按、藏露这些变化,能充分体现这种适时而变的特点。在为人处世中,何不向书法家学习这种“内方外圆”的智慧呢?
  
  
  六、字的启示之二 —— 从大局出发
  
  写字时只有成竹在胸,从大局出发,去组织字的各个偏旁、部首、部件,一个字才能写得优美。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等,都有根据主体进行变化的特点。例如,“英”字的撇,在印刷体中为撇,但在颜体书法中就变成了一个长点。又如“卿”字的右侧部分,颜真卿将它写得很小,却为整体取得了平衡(如下图)。
  改变字体某些笔画的形状,当伸展时反而收缩,当扩大时反而缩小,虽然自身得不到最充分的表现,整体却因此好看了。正所谓,“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譬如人在集体中,牺牲掉小小的个人利益,可以让集体得到更大的利益,这不是很高尚吗?
  
  七、字的启示之三 —— 处理好“主笔”
  
  主笔是字中的主题笔画,即最突出、最引人注目的那一笔画。有了主笔,整个字显得重心平稳、均衡。
  人生之中,要面对学业、社交、事业、家庭等诸多问题。人生在不同阶段,又有不同的“主笔”。处理好“主笔”,莫把人生写成一个蹩脚的“字”。
  
  八、差异的启示 —— 细节决定成败
  
  临习一段时间,常常有人说我的字大有长进。但是我骄傲之余,总发现自己的字与法帖有差异,感觉“贴味不浓”。定睛一看,横、竖、撇、捺、点、勾、折当中,它们总有与原帖差那么一点点。但是,就是这点滴的差别累计起来,造成了字的整体不和谐。
  的确,“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打造好一件事的细节之后,成功往往就是附属品了。
  上述感悟,或有牵强附会之嫌,但确是我临习书法之真切体会。书法,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让我多了一面感悟人生的镜子。正是:磨墨挥毫,自得其乐。乐吾所悟,快哉书法!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朱蒙)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时,精子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及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对IUI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10年7月至2013年3月380周
会议
  目的:探讨不孕患者自身因素以及体外培养D3胚胎形态学指标与囊胚形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D3移植后剩余的16191个胚胎进行囊胚培养至D6,分析女方
会议
摄影是什么?摄影的表现功能通过什么载体形式?人们自然会说是符号,或者说是跟拍摄对象相似乃至合一的符号。摄影对象来自不受控制的外界和人们的生活情境,具有天然性、自然性
  目的:通过检测不育男性精浆弹性蛋白酶的水平探讨其与精液主要参数和指标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HSA)检测精浆中的弹性蛋白酶,按照WHO人类精液实验室手册要求进行
会议
作为一名商业摄影师,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创新,不断变化,让自己的作品不断地推陈出新。我的摄影灵感来自于每个宝宝的整体造型与动态,在拍摄中,我的思维也会随着整体造型的改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患者精浆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与精液参数及人工授精的结局相关性.方法:收集拟行人工授精助孕的男性精液标本200例,其中有精液
会议
摘要:多媒体教学技术是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逐渐得到推广的教学手段。这一教学手段在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改善课堂的教学氛围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教师过度的关注和使用这一教学技术,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教学问题,需要教师针对问题,提出具体合理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语文;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有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理念也得到推广和传播,很多教师为响应这一教
  目的:比较自然月经周期血LH峰后不同时间进行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探讨如何更好地选择FET的时机.方法:回顾分析自然月经周期血LH峰3d、4d、5d移植冷冻胚胎的子宫内膜厚度
会议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成为教育部门高度关注的工作内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基础性、应用性与趣味性的基本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转变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通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其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特点;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