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器人社团学习对学生能力发展的意义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lai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机器人的研究和运用也越来越深入,而在小学教学中,开展机器人课程和学习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中以机器人社团学习为主的形式在小学教学中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素质,挖掘其学习潜力有着深远的意义。而要真正发挥机器人社团的价值,还需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构建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在社团探索的过程中树立科学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就机器人社团学习对学生能力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探索了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机器人社团学习;学习能力;素质发展
  机器人社团教学已经是我国许多中小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该项目主要是利用机器人技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其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促进其思维成长。我国在教育课标上也明确规定了机器人社团的基础教育,同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要以思维素养为核心,打造科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为中心,循序渐进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创造性思维等,丰富其对机器人技术知识和技能,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机器人社团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机器人社团学习的内容
  机器人社团学习实际上就是大力普及机器人教学,能够通过对文本、图形、图像以及声音等信息的处理,将所学的知识整合起来成为一个智能的系统,从而为教学创造一种交互式的环境。学生可以通过与机器人互动,观察机器人完成任务的过程,了解机器人的技术和魅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小学生树立科学素养。而机器人社团教育内容就包括学习计算机编程和机器人设计如何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操控机器人完成有趣的挑战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建设技能等。机器人社团学习主要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够利用智能手段解决问题;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并且提出新颖的解决思路;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系统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机器人社团学习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精神,丰富他们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而在机器人社团学习中,能够培养学生对机器人和智能技术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在引导其认识机器人工作原理、研究过程的同时,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同时还可以创建机器人比赛,引导学生自主编程、搭建机器人结构,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比如我校社团的学生对VEX IQ机器人学习十分感兴趣,所有的学习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丰富了知识和技能,同时给他们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
  二、利用机器人社团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策略
  (一)加强现场体验,激发学生兴趣
  机器人是当下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新科技,对于好奇心比较重的小学生来说,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激发他们对机器人的探索积极性,才能够促进学生不断思考,了解机器人的相关技术和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有关机器人投入各项工作的新闻案例,对学生进行知识科普,先让学生关注到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阿尔法围棋人际大战的片段,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机器人的智慧,并且去思考在比赛中机器人的应用方式,促进学生去探索其中的奥妙。接着教师可以对智能设备、技术以及智能应用等知识进行科普,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以促进教学活动可以顺利开展。
  (二)完善课程设计的规划,进行分组学习
  首先,要完善机器人社团学习课程的设计,在内容的选择上、理论教学的要求上以及测试上,要以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为中心,避免过难的学术内容,也要降低专业术语的难度,在保证语言描述准确的同时,要让学生能够理解相关的表达,真正促进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同时,还要全面了解学生对机器人的了解程度和学习现状,结合小学信息技术和科学教学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其次,要正确定位机器人社团学习的不同阶段,把握内容的层次性,实现有效分组,根据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因素分别进行授课,引导其参与机器人制作、操作,才能帮助学生实现深入学习,促进思维成长。
  (三)加强综合实践,实现作品分享
  机器人社团学习需要以实践探索为目的,才能够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实现思维的成长。所以机器人社团学习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索,参与更多的实验探究过程,才能提升教学质量。比如指导学生指挥机器人参与任务,向学生展示如何在不使用遥控器的情况下让机器人按照既定目标实现得分,例如仿生机器人可以模仿乌龟爬行,智能机器人可以熟练进行垃圾分类等。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培养学生的科学钻研能力,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器人社团学习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同时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机器人社团的条件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智力的成长提供开阔的空间,通过引导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探索和实践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当然,学校也要完善机器人社团的建设,加强实践教学,才能全面普及机器人社团学习活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馬恒,闫妮.初探机器人教学对学生能力发展的意义[J].小学科学:教师,2018(12):250-250.
  [2]丁文年.浅谈小学机器人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科技风,2020(03):150-150.
  [3]柏峥嵘.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人社团教学案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1):864.
  [4]杨玉真.浅谈智能机器人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意义[J].新校园(阅读),2018(03):27-27.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作为学习所有知识的基本手段,在教学时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小学语文因为作为学生学习一切的基础,在掌握教学方法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有效性也成了许多教育工作者所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重要性以及方法,目的在于为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有效的教育方向,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传统教学中的问题逐渐暴露,给创新教学带来了启示和指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是语文教学中的弱项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突击式教学深刻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就将在课外阅读教学理念下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改革方式进行分析,对课外阅读的重要价值进行着重探讨和,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