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家绪:春天里,创新正当时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o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的春天时已至、势已威、风正劲,我们要做的是,鼓足干劲拧成绳,撸起袖子加油干。
  又是一年春来早。
  转瞬之间,热热闹闹的春节过完了,紧接着就迎来了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这标志着冬天就要过去了。虽然还有些许刺面的寒风,但感觉到春的气息已是星星点点地飘然而至……空气里、土壤中,仿佛也听到萌芽勃发的躁动,自然界的春天正从眼际外的原野渐渐漫开而来。早春,开始了。早春,是孕育生机的时节,是推陈出新的季节,它象征着活力、创造力、生命力,正所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送走硕果累累的2016年,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去拥抱集团公司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呢?我首先想到一个词:创新。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创新是国家强盛之基、民族进步之魂。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创新为人类带来福祉,创新改变着世界的容颜,创新也是国家之间较量的利器。创新,涵盖着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多个方面,但其中最具有驱动力的,还是科技创新。
  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新技术突破加速带动产业变革,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融合发展,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新经济”的概念。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主,包括智能机器人、3D打印、无人驾驶汽车等智能制造技术,以及纳米、石墨烯等新材料技术,氢能、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技术,基因组、干细胞等生物技术,这些新兴技术相互渗透,构成了“新经济”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发展势头既方兴未艾又风起云涌。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新的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手段;跨国公司纷纷加大科技投入,竭力抢占新兴产业和前沿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可以说,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核心环节,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还是一个行业、一个企业,谁牵住了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了创新驱动发展这步先手棋,谁就能掌握战略主动,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当然也就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纵观全球企业版图的变迁,以科技创新的优势,造就了通用电气、杜邦等长盛不衰的一流企业,也催生了蚂蚁金服、小米科技等爆发式增长的独角兽企业,华为在手机行业站稳了脚根、并向苹果收取专利费,就是在世界最难进入的市场、电子产品输出国的日本,华为手机的占有率已达30%。持续创新能力的匮乏与下降,战略方向的决策失误,也使一大批“明星”企业的大厦在一夜之间倾覆,看不到明天冉冉升起的朝阳;功能手机时代的诺基亚连续14年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在智能手机时代短短3年就一蹶不振;2013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的国产手机企业有700多家,目前市场在售的品牌却不到20个,仅2015年就有136个手机品牌消亡,其中包括红火一时的“会跳舞”的夏新手机;还有,数码相机取代胶卷相机,手机拍照极大地压缩卡片式数码相机市场,网络视频传播致使DVD机行业陷入绝境,等等。这些企业兴衰成败的案例,不就生动地诠释了科技创新巨大的颠覆力量所在吗?
  近年来,集团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发投入不断增长,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为有效履行强军兴装核心使命、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我们也要看到,与建设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对军工集团的要求相比,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对央企的要求相比,与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兵器工业体系的战略目标相比,集团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还相距甚远、甚远,还存在不少的制约和困扰我们的结构性矛盾没有解决,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强。实践反复证明,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靠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科技创新是集团公司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是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这场大赛上我们不能落伍,必须牢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这一战略基点,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
  坚持双轮驱动 激发创新活力
  创新驱动发展,改革驱动创新。企业之间竞争,是产品、技术、市场的竞争,背后却是人才和创新活力、创新动力的较量。那些层出不穷的创意、引领风骚的人才、源源不断的新产品从哪里来?要靠适应市场化要求的体制机制,靠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的不断变革,才能形成万马奔腾的创新局面。为了推动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两翼齐飞,集团公司出台了“科技创新改革指导意见20条”,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创新动力活力,筑巢引凤吸引集团外部科技资源,鼓励多出创新成果、多出转化效益、多出精品工程,在集团内外激起了层层涟漪。
  回首大争之世的春秋战国,秦国地处边陲、接战西戎,但最终扫清六合、一统八荒,靠的就是通过商鞅变法,在群雄之中率先确立了奖励耕战的国策,百姓多交粟帛可以获得土地,士兵多立军功可以获得爵位,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生产力和军队战斗力,这就是体制机制创新带来的巨大力量。我们的20条指导意見措施很实、干货很多,但就每个单位的具体情况而言,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是解数学题,没有现成的教科书,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集团公司各个单位情况不一样,在落实20条指导意见中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勇于打破陈规,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大胆地创,这样才能赢得发展先机,才能把集团公司的战略意图落实到位,这也体现着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和经营能力。
  改革的实质,就是利益分配的重新调整。我国的改革就是以小岗村的“包产到户”为突破口,一举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地还是那块地、人还是那些人,改革与不改革就是不一样。1980年美国政府发布了《拜杜法案》,规定政府财政资金资助为主的科研项目成果及知识产权,归属于发明者所在的研究机构,政府仅保留“介入权”,几乎一夜之间,美国各个大学、国家实验室以及其他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都变成了科技创新的温床,成果转化的效率翻倍提升。对集团公司来说,要让科技人才真正潜心科研,让科技成果不再成为束之高阁的“睡美人”,让创新团队勇于竞争,让高端人才四方辐辏,最关键的就是要加快建立一套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尊重人才、体现价值创造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让作出贡献的创新人才获得荣誉、受到尊重、名利双收,让创新的活力和动力竞相进发。   市场经济不完全是零和博弈,“互利”是企业之间经济交往的基础,“共赢”是在互利基础上的长期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新兴技术加速更替、全球扩散、商业领先、军民界限模糊等特点日趋明显,开放创新、共享创新成为了技术发展的主要路径。被称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协同创新项目——美国F35战机研制,组织了1000多家供应商参与,其中三级转包商就分布在24个国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宣称,协同创新使F35的设计周期缩短了35%,研制经费节省了数亿美元。在这个项目技术成功的背后,何尝不体现出组合全球资源的商业运作能力和水平呢?在兵器工业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始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早在1931年中央军委兵工厂创建之初,为了提升技术水平,就通过地下党组织以每月60块银元的工资待遇从上海招募技术工人,而当时一名苏区县委领导的工资只有6块银元。我们作为一个以产业为主的企业集团,要打造百年老店、实现基业长青,必须摒棄零和博弈,实实在在地扩大开放与合作,整合内外优势资源,加快创新发展。
  虽然,兵器工业仍是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但是其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要吃技术饭,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条持续不断的“上坡路”。一个现代哲人说过,多走上坡路,看似艰难,提升的却是高度;惯走下坡路,看似好走,降低的乃是层次。创新是一项实践强的工作,检验创新有没有成效,关键看能不能推动集团公司的科研上水平、人才上层次、成果上档次、工程化产业化上规模。简单地说,就是要拿回来、干出来、提起来、有未来。“拿回来”就是要勇于亮剑、降维攻击、敢于跨界,以攻为守、以战求胜,争取更多的项目和用户订单,在竞争中拓展发展空间。“干出来”就是要坚持精益理念,深入推进精益研发、精益制造、精益管理,打造“好用、管用、耐用、实用”的精品工程,大力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为市场、为用户需要干出更多更好而又中意的商品,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提起来”就是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我国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努力争取更多的在国家和军队层面有影响力的重大战略性项目,着力打牢基础前沿研究的根基,构建一批支撑能力强的创新平台,建设体系效能型的能力体系,打造一支水平一流的人才队伍,占据高度,做稳底盘,加速前进,弯道超车。我相信,通过打好“拿回来”、“干出来”、“提起来”这一套组合拳,集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会迈上一个新台阶,我们的发展一定会“有未来”。这既是我们推动创新发展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创新成效的标准。
  培育创新文化 厚植创新沃土
  “日新之谓盛德。”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之所以传承五千年而不衰、历经劫难而弥新,核心因素就在于中华民族兼容并包的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兵器工业体系的新征程中,我们应该培育和倡导什么样的创新文化,这是我们创新能否可持续的一个关键问题。
  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一切创新创造的精神源泉,是一体两翼、互为支撑的关系。科学精神的基本要求是严谨、踏实、认真,核心要义是求真、创新、奉献;工匠精神体现在专业敬业、耐心专注、一丝不苟、道技合一、永不满足。“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在创新的春天里,我们要把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结合起来,有恒心,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以孜孜不倦的钻研去换取进步;有耐心,全身心投入,在敬业工作中体现人生价值;有匠心,对每一个设计参数、每一道加工工序、每一次试验验证都精打细磨,追求完美。我们只要秉持恒心、耐心、匠心,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就能浇灌出绚丽多彩的创新之花。
  创新是要想前人所未想,创前人所未创,这就意味着要打破定势、突破传统。高尔基说,保守是舒服的产物。的确,历来守成容易突破难,但只是一味照搬照抄,亦步亦趋,或惯走“1到2”的因循之路,没有仰望星空的奇思妙想,缺乏创新求异之勇,不会想“无”中生“有”之计,更不敢做从“0生1”之事,这样,还会有什么不竭动力可言?还怎么能趟出一条基业长青之道呢?创新探索不能墨守成规,思想观念更不能封闭落后。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敢于想象、敢于憧憬,才能高扬创新的风帆,在这万紫千红的春天里鼎新革故,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创新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马到成功,需要营造宽容宽松的创新氛围。正如钱学森所说,“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做台阶,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峰。”科学史上的每次突破,背后都有无数次孜孜以求、屡败屡战的不懈探索,爱迪生经过8000次失败才成功试制出一种新的蓄电池,屠呦呦课题组在190次失败后才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我们的科研人员也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耐心和毅力,捺得住浮躁、耐得住寂寞,经历“十年不鸣”后,争取一鸣惊人。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容错之度、容人之量,我们渴望更多“一鸣惊人”的创新成果,也要营造涵养包容“十年不鸣”的静谧创新环境,用更加宽容的心态对待失败、以更加客观的态度评判失败,让创新者、改革者、实干者真正放下包袱,没有后顾之忧,全力在创新的前沿冲锋陷阵。
  创新本身是开放的,在企业竞争日渐多元化、常态化的新态势下,没有哪个行业和项目不能创新,也没有谁可以单打独斗。海尔开放创新的基本理念是“世界是我们的研发中心”,其本质是全球用户、创客和创新资源的零距离交互,就是通过整合全球一流资源实现互利共享。关起门来搞创新只会固步自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能登高望远。我们要秉持“没有竞争对手,只有合作伙伴”的开放理念,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唱好合作创新这台大戏。
  创新不是阳春白雪,更不是少数人的专利。技术变革是创新,工艺优化是创新,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小微创新也是创新,人人都能做创新的主角。“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只要善于发现、精心培育,即使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创新创造的种子照样会破土而出、生根发芽。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份奋斗的价值、每一个创造的火花,集众智、汇众力、采众长,让创新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浩瀚的汪洋大海。
  创新的春天时已至、势已成、风正劲,我们要做的是,鼓足干劲拧成绳,撸起袖子加油干。春天里,创新正当时!
其他文献
全套书是军工人热爱军工、建设军工、奉献军工的生动体现。  何胜男  新春伊始,万物复苏。一部展示8年来军工文化建设成果的画卷——《军工文化(全4册)》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如期与读者朋友们见面了。该部新著由《军工旗——军工文化示范单位风采录》、《军工星——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风采录》、《军工颂——中国军工文化艺术团风采录》和《军工论——中国特色军工文化论文集》四册组成,是一部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
期刊
1956年,国家決定在哈尔滨开展直-5直升机的研制工作,从此开启了中国直升机工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60年来,中国直升机工业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组威部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60年来,“中国制造”的直升机翱翔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飞向世界,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60年来,几代直升机人不忘初心,激情奋进,用勤劳和汗水谱写了中国直升机工业的光荣与梦想。
期刊
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广西投资集团协办的“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创新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外企业文化2016南宁峰会”于2016年11月12日至14日在南宁举办。峰会围绕贯彻中央关于企业改革转型、中国制造2025等精神,分析新一輪工业革命中我国企业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研讨创新企业文化的思路、方法、模式,总结推广新时期企业转型发展的典型经验。来自全国各地的660名中外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广西壮
期刊
美国航空周刊2016航空航天攝影大赛
期刊
2017年国庆节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研制团队获评第二届“央企楷模”。  评委会在授予他们的颁奖词中写道: “六百秒完美飞行,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上,标注中国轨迹。三千六百个日夜创新攻坚,让十三亿中国人的梦想升腾在浩瀚宇宙,为国铸箭,你们不负众望……”  2016年6月25日,是一个会被中国航天史记载的日子。  那一天,北纬19度,东经110度,中国海南省最东端的夜空,从未如此明亮
期刊
中船重工第三次法治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央企建设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问鸣董事长要求全力打造“法治船舶”,把集团公司全面建成治理完善、经营合规、管理规范、守法诚信的军民融合、技术领先、产融一体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使集团公司各项工作法治化,吹响了全力打造“法治船舶”的号角。  打造“法治船舶”,是中船重工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建设法治央企的具体行动和生动实践。全系统要迅速行动,按照集团公
期刊
时间:12月20日,上午10:00  地点:冰城哈尔滨  C352最大起飞重量7吨,采用常规气动布局,双发、宽机身、前三点可收放轮式起落架,单旋翼带尾桨常规布局设计,座舱空间满足搭载14至16名乘客,可厂泛用于搜索救援、通用运输、医疗救護以及近海海域作业等领域。
期刊
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威败也系于精准。确保贫困人口一个不落地精准脱贫,需要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从“千篇一律”转向“个性化定制”。从20多年前默默担当扶贫重任以来,各大军工集团、各省市国防科工局(办)就已经在摸索精准扶贫之路,精准扶贫之路融入了军工人的爱与心血。  精準扶贫,既体现了军工人回报社会的义务,又展现出国之脊梁的责任。军工人依托国家
期刊
2011-2015国防科技工业年度十大新闻  合资共赢航空工业史最大合资项目签署  2011年1月21日,中航工业集团与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旗下的航空集团在美国芝加哥签署协议,组建新的合资公司——中航一通用电气民用航电系统有限公司。该合资公司是合作双方以50:50的平等比例共同组建的。该项目是我国航空工业历史上最大的合资项目。应对危机核应急成功应对福岛核危机  3月1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
期刊
天晴暖、日方长,春光好、竞芬芳。苦菜花,根苦而花香,不与红紫争高下,却将春意送远方。皇皇苦菜花,一岁一枯发。野火烧不尽,馨香遍天涯。  “苦菜花开香又香,朵朵鲜花映太阳;受苦人拿枪闹革命,永远跟着共产党……”这首耳熟能详的电影《苦菜花》插曲,唱出了山东人民兵工战士对党的无限忠诚。如今,作为《苦菜花》电影原型兵工厂的山东特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经历不断调整搬迁,目前成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所属企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