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拍卖行掌眼的亲历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bo59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识张俊文很偶然,是上海的几位高校教授和我一起吃饭,同座的即有张俊文先生。此君年不到三十,却精通古玩,在古玩行人送雅号“小王爷”。过去这几年,从收藏世家走出来的张俊文,在几家拍卖行做过掌眼,然而如今,他已经离开拍卖行,而在东大名路687号秋萍茶宴附设了一家古玩工作室。
  为何不再涉足拍卖行,又为何以类似开店却又不似开店的模式——工作室,去做古玩买卖?且听张俊文娓娓道来。一些拍卖行的内幕,可别吓着您!
  小“拍卖行”的潜规则
  “其实,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除了佳士得、苏富比或者嘉德、保利那种大拍卖行以外,小拍卖行许多并不是靠拍出古玩赚取佣金为生的。”张俊文开门见山。原来,一些小拍卖行,当年出资十万二十万就能注册成立,再雇佣两三名员工,就可以正式开业了,如果再招聘七八个人,那公司就能像模像样地运转起来。


  如果藏家将真货掏出来,小拍卖行的朋友也未必看得明白真假。反正不管是真的也好,假的也罢,先收下再说。拍卖行会跟藏家说,东西需要拿给更高一层级的专家仔细鉴定,然后如果果然是好东西,会安排去香港、澳门甚至伦敦参加拍卖。“实际上,不管是不是真货,拍卖行将东西往仓库里一放,所谓的拍品,根本就是束之高阁的。”张俊文说。
  那拍卖行怎么赚钱呢?很简单,在束之高阁之前,先行收取鉴定费和拍卖佣金,并和客户签订委托协定,比如三个月、半年等时间段内,由该拍卖行代为拍卖,假若过时而拍品还没有找到下家,则由藏家收回。
  看似藏家可以收回藏品没什么损失,但诸如鉴定费、拍卖佣金等是不退的,换言之,不管拍卖掉还是没有拍卖掉,那10%左右的佣金,拍卖行都照单全收。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无论真品、赝品还是现代工艺品,拍卖行都希望掌眼将之说成是真品、孤品、绝世之品,能说值100万的千万别说成99.9万。拉高藏品价格后,预收的拍卖佣金就归了拍卖行。比如一件明明价格大约几千块的工艺品,在拍卖行老板的要求下,所谓掌眼能报出价格大约在50万到100万这样一个估值区间。然后,拍卖行预收的佣金按照“估值”的低价位区间50万来收取,其10%也要达到5万元,外加图录保险费云云收取1%,那就是5.5万。如果把藏家送来的藏品“估值”到100万,那拍卖行必将首先预收到11万元!这11万元,绝对就羊入虎口甭想收回了。
  “曾经我就遇到一个农民,本身一年春种秋收才赚几千元,好不容易把子女供上大学,因为孩子要结婚,就翻出家里祖上留下的一点古物,从外地大老远赶来送拍。”张俊文说,“老农以为这下可以换得一大笔钱,可以说是‘暴富’,不仅能帮助子女改善生活,说不定自己养老也有余钱了。于是他把种水稻几年才积蓄下的一两万块钱一次性全交给骗子公司,准备拍卖,最后藏品却只被扔在仓库或者展示厅里呆三个月又取回去。”按照张俊文的理解——这已经成为一些小拍卖公司的潜规则。“这样的案例,现实中发生的比比皆是。”张俊文说。
  在张俊文从事古玩掌眼的几年时间里,他总结出了出现类似现象的原因——首先就是相关部门监管制度的缺失,让有点小钱的土豪钻了空子,可以注册经营此类公司进行交易。其次,则是媒体发布的一些成交案例,各种几百万几千万一夜暴富的天价吸引了一些不明就里的藏家。还有则是伪专家的烘托。而真正让案例坐实的,则是藏家自己的贪念和对藏品的认知度太低。
  “如果是小公司,藏品肯定只能放在仓库里。如果是规模稍大的拍卖行,则有可能建立一个展厅,藏家送来的物件,大都会在展厅里放置一段时间,以示拍卖行正在寻找买家,或者正在展示云云。”张俊文继续爆料,“逢着香港传出某大拍卖行正在拍卖的消息,公司会把展出品悄悄撤下,并告知藏家,该藏品已送至香港云云。其实,还是扔回仓库,等香港大拍卖行的拍卖结束,公司继续展出该藏品,藏家来问,自可以说参加拍卖没有找到下家。”


  那么,对于送来藏品的藏友来说,当合同到期将藏品收回之际,为何无法向不法拍卖公司收回佣金呢?在张俊文看来,这是不可能的!“所谓的拍卖行会告诉卖家,你的东西最好自己上门拿回去,不拿回去他也可以快递回去。但快递之前需要藏家先快递来同意快递的委托书,一旦碰坏丢失概不负责。”张俊文说,“对于藏家来说,当然不希望他快递回去,怕跌碎了碰坏了,于是只得上门来取。也有心黑的‘业务员’,在藏家再次上门之际,告诉藏家可以再走走市场,只是必须再交一笔交易费。多坑到一两千块钱也是好的,运气好点儿,从藏家那再诈出一两万甚至更多,也是有的。这就要看‘业务员’说话的水平和藏家的心态了。”
  张俊文遇到过一个案例,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先生,结过三次婚。他把第三任妻子的陪嫁拿来鉴定,拍卖行经过“鉴定”号称价值上千万。老先生立马激动了!他想把这陪嫁物件拍卖掉,分给现任妻子一两百万,然后和家里的小保姆,也就是他现在的相好的,拿上千万的大头,买房、度蜜月,共同逍遥。
  “这老人家其实心术不正,但是这样的缺德之人往往也是容易受骗的一类。”张俊文说,“他总想着东西能拍出去,当拍不出去时,就会追加委托费之类,一路走下去,就一路被套牢。”
  为何“小拍卖行”不搞真拍卖
  张俊文做掌眼期间,确实看到过一些藏家送来的珍品,但他一直纳闷为何小“拍卖行”老板不给这些真物件找到好下家。“真要拍卖成功,对于拍卖行来说不也是件好事吗?”张俊文当时就问老板。


  经过几年的实践,张俊文发现,小“拍卖行”根本没有实力!“它要真正成交一件东西,可谓是难于上青天的!买家在哪里?价格谁来定?古玩市场水实在是太深了!”张俊文说。   也有小“拍卖行”真的在香港搞拍卖会。“租个百八十平方米的房间,召集几十个‘竞拍者’,仔细看看说不定是TVB剧集中出现过的群众演员。”在张俊文看来,香港影视业江河日下,那些个群众演员人数很多,很便宜的价格就能雇来。当拍卖会现场拍摄的视频、照片送回大陆,藏家往往看着像是真的拍卖一样。也有小“拍卖行”送藏家去香港亲历“拍卖会”,藏家现场信以为真,认为自己的东西没有被拍掉。其实,知情者心里明白,所谓成交的东西,其实都是“拍卖行”自家货色。“亲历去香港看拍卖的藏家,如果不是真的老眼昏花,其实应该仔细端详那些竞拍者,哪像是有钱人,连衬衫扣子都对不齐,系歪了。”张俊文说。
  纵观近几年拍卖市场的行情及混乱的状态,张俊文综合自身所经历所见所闻给出一些个人看法,他认为——2011年至2016年甚至2017年,都会处在一个洗牌阶段。对于平民百姓藏家来说,有实力的大公司是送拍难、成交难;没实力的小公司,则充斥着假拍、找托、找演员扮买家,或者干脆往仓库里一扔不管了;再小点的公司根本就没实力去拍,完全打着拍卖和私下交易的幌子在做。“我看近几年古玩市场,除了几次大拍卖以外,其下完全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时常可以看见各地火车站,汽车站等处拉出条幅,说这个上当,那个受骗,或者打开网页遍地都是各种受骗上当的帖子等内容,这就堪称民不聊生了。”张俊文说。
  伪专家为市场更添一把乱
  因为座中除了我和张俊文以外,另几位都是大学教授,张俊文说:“各位如果真有兴趣,完全可以到一些拍卖行做掌眼,也是一笔好买卖,比在大学做学问来钱快得多!”某教授说:“我等虽然身为教授,可并不是古玩鉴定专业。有几位虽然也爱好收藏,但只不过业余爱好,真说不出子丑寅卯来。自己都不懂,如何做掌眼?”


  张俊文说:“我这当然是戏言,诸位老师大家都是真学者、真好人。但殊不知,确实有一些有教授职称的朋友,去往一些‘拍卖行’做掌眼,赚得盆满钵满。”
  张俊文之所以从事收藏行业,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出身收藏世家,对于古物的鉴赏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感悟,家族流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了。虽然大学念的是计算机专业,可他从小一直接受家庭熏陶耳濡目染,对文物气息的把握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令张俊文愤慨的是,有些人完全不具备行业素养,没有丝毫的专业知识,却也敢大言不惭自称专家!“电视台曾播出过这么件事——记者带着两件新工艺青花瓷去某公司拍卖,经专家一鉴定,乖乖不得了——确认为元代真品,分别被估值一千多万、三千多万,扬言要先交几万元图录费。但事实上,这两件玩意儿只不过是记者去之前先去古玩市场花2000元买的工艺品而已。”张俊文说,“这是完全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可笑之极的事情,然而确确实实发生在当下的生活里。”
  张俊文还亲眼看到过一桩发生在一家堂堂大拍卖公司的咄咄怪事!一位颇有级别的国家公务员藏家,将珍藏之物送到该公司。这位老兄行政级别虽高,之前却与这家知名公司没有关系,双方不熟。当公司的鉴定专家打开盒子瞄了一眼就说:“不符合我们拍卖行的要求。”藏家于是收好东西出门了。刚一走出公司,一位该公司的业务员却迎了上来,藏家被其引到楼下咖啡厅小坐。业务员直言,假若由他送拍,若拍得上百万,他私下要分30%,外加打点拍卖公司的上下,需要30%,外加拍卖佣金、图录费等,藏家最终能到手20%。以100万来算,藏家最终可以到手20万。对于藏家来说,能将手中物卖个20万,可以得现钱,有的人也是乐意的。但殊不知,业务员所谓打点公司上下云云,都是假的,此人将独吞60%的款项!


  “虽然这位藏家最终没有继续与该业务员有往来,但就事件本身来说,藏家可谓是哑巴吃黄连,这么知名的大公司,竟然有这种业务员,说出去也没人信!”张俊文说。
  还有一次,张俊文结识了一位行业权威,他于是给这位权威看手机里的一张照片,内容是一件成化斗彩瓷器。专家说:“这不对的。”张俊文说:“‘坡塘青’,典型的成化青花的特征,哪里不对?”专家说:“这是景德镇的土料。”
  谈及此事,张俊文告诉我:“听到他说什么景德镇土料,我就对他很反感了。因为‘坡塘青’是青花的颜料,而非胎料,他把颜料说成胎料,说明极度缺乏专业素养。说白了,这样的专家,哪怕再怎么出名,无非是与利益挂钩,利欲熏心!真正有职业道德的专家,不会不懂装懂!”
  张俊文透露,诸如此类的事件还有很多很多,有的是自言堂——自己的都是真的,外来的都是假的;有的是见到别人所有都是假的;有的完全照着书本上对照,与书本上有一点不符就说仿的,殊不知同样的古物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霜雨露、泥土浸染、冰天雪地,有的身处干燥的环境有的身处潮湿的环境,还有常泡在水中的,怎么可能几百年几千年之后还会是一模一样呢?
  令张俊文喟叹的是:“因为有了伪专家的存在,毫不夸张地说,有很大一批稀世之宝被埋没,也有很多真品被当成仿品遭到销毁。这些销毁的不仅仅是古玩,还有巍巍中华几千年的文明与历史。我也想问问此类专家,你怎么敢啊?”
  该如何拨乱反正呢
  面对古玩市场特别是拍卖行的乱象,张俊文选择了退出拍卖行,不再做掌眼。目前,他自己开设了一个古玩鉴定的QQ群,而设在秋萍茶宴的工作室,则会不时搞一些古玩鉴定的讲座,也会有藏友求他鉴定,他以每件收费200元的价格提供服务,范围包括瓷器与玉器。


  未来,古玩拍卖市场该如何拨乱反正,在张俊文看来,首先相应监管部门对于此类单位的机制审核要严格一致,制定完善的拍卖规则,确保买家与卖家之间的利益——公正,公开,也应该更透明一些。各类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则应本着一种传播正能量的精神,去解读历史,去讲解文物含义,而非到处宣传如何高价如何暴富去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
  至于藏家、古玩爱好者,张俊文认为都应该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而非盲从。“天上不会掉馅饼,或许有馅饼砸你头上,但也需要仔细看看是馅饼还是陷阱,换言之藏家将藏品委托给拍卖行,假如真的是价值千万、百万的藏品,拍卖行有什么理由不但不给保证金,不保证藏品安全反而让卖家交保证金?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事情。”张俊文说,“但是现如今不会有太多人这样去想去理解,一些卖家的心里只想着卖出去百万千万之后的美事了。另外许多卖家本身并不具备古董的认知能力,对于自家藏品的认知,说不定也是听人家言,并非自己的认知,也并非国家正规单位或者机构的认定。”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真正的古董少之又少,有艺术性有价值的古董更是少之又少,也正因为稀少才叫古董,才是珍贵所在。张俊文相信,经过他认为的自2011年至2017年这一阶段的洗牌后,中国的古玩市场也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但总归而言,收藏即是收心,好的品德才能得到好的藏品。这一点从来如此,未来也不会改变。

其他文献
翟金录老人退休后,从邯郸到上海生活多年了。仲春时节,在上海纺织博物馆,以他收藏的瓷枕为主的“枕·梦——中华民族‘枕’文化藏品展”,别具一格。老人自家的百枕无忧斋,光是青花枕就收藏有120方,其中不乏清代磁州窑大师王凌云、赵七珍、石泉、小川等人的作品。  尽管展期从3月19日到5月10日,然而仍有人意犹未尽。纺织博物馆的丁修勇先生告诉我,有不少朋友来了又来,之后还带朋友来。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
期刊
旅行的艺术家把远方凝固在眼前,中国传统画家把眼中的山水化作胸中的山水,创作了宫廷画里的金碧山水和文人画中的隐逸山水。旅行的艺术家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者,日本遣唐使旅行到了中国之后,使团中的艺术家学习了中国的园林、书画、寺庙,甚至模仿了长安和洛阳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复制了一座京都城。旅行的艺术家把旅途中的恐慌和不安化为创作的动力,推动了美国超现实主义的滥觞……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西方,旅行改变了历代
期刊
姚谦是音乐圈内资深的艺术品收藏爱好者,他的收藏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起初只是单纯地因为自己长久以来有着这方面的爱好与阅读,但当有了一点经济能力之后,他又觉得把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放在私生活领域,似乎成为了一种自我肯定。  用艺术来看待世界  虽然没有机会亲眼见到,但据说他所收藏的名家画作不少,除了巴黎印象派画家外,也不乏一些今天在艺术圈里“一作难求”的艺术家作品。姚谦曾在书中写到过自己这个爱好
期刊
在说具体搭配之前,首先要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虽然挂画是常见的装饰墙面的方法,但很多人对在洗手间挂画却顾虑重重——那里常常水汽氤氲比较潮湿,会不会对画作有伤害?  在挂画之前,要做好洗手间的防潮工作,干湿分离,注意通风。所谓干湿分离,就是将洗手间里的干燥空间(马桶、洗脸盆)与潮湿空间(淋浴区)的区域分离。通过空间的划分和使用适当的隔断,将洗手间一分为二。你可以选用便宜又好装的浴帘,或者不影响光线的半
期刊
去年12月在飞往维也纳的航班上看了一部同名纪录片《Amy Winehouse》,碎片式的镜头把她短暂的一生拼接在一起,看得我泪流满面。因为我喜欢她的音乐。片中当她一个人躲在圣卢西亚岛电话求助她爸爸时,他爸爸带着媒体浩浩荡荡地去到圣卢西亚岛,她没有隐私,她所有的不堪与邋遢的造型都暴露在公众的视野里,只因她爱上了一个渣男,一个让她沉迷在毒品里的渣男,27岁的某一天,她像划过天空的烟花一样永远地在人世间
期刊
去年年末,正当苏富比裁员5%的新闻闹得满城风雨的时候,这家上市公司的CFO突然辞职了,带走了375万美元的现金补偿,同时带走的还包括26261股业绩股和14517股限制股,以及2015年的年终奖。苏富比在2015年12月17日收盘的时候公布了这条消息,截至目前股价没有明显波动,仍在近年来其股价的最低点徘徊。  苏富比管理层动荡之源头  Patrick McClymont担任苏富比CFO已经两年,他
期刊
见到好画犹如见到美人,难免会多看几眼,如果可能,还希望可以细细品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王荣铸的画精致、典雅、清丽、亮泽而不刺眼,夺目而不浮躁,着实地令人赏心悦目。他以细腻的笔触、炫丽的色彩所传达出来的精美去感染人们的心绪,让人享受到一种美。说真的,现在画这种画的人不多了,这不仅非常累人,并且吃力还不一定讨好。精描细绘,一丝不苟,专心致志于精湛,竭力追求于完美,而一旦显露刻板,陷入流弊,非但前
期刊
1月10日,被誉为“世界摇滚史上传奇人物之一”的英国著名摇滚乐家大卫·鲍伊(David Bowie)在经历了与癌症抗争的18个月后不幸离世,享年69岁。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全世界粉丝的哀悼和惋惜。作为英国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自上世纪60年代正式出道后,大卫·鲍伊的音乐风格就一直影响着世界当代摇滚乐坛及流行乐。  天才的身上永远充满着惊喜,正如他最著名的标签“摇滚变色龙”一样,大卫·鲍伊一生所涉猎的
期刊
科技的浪潮近年来在国内外来势汹汹,如今似乎不知道一些科技界的热词就会被时代所抛离。而作为科技在艺术界的呈现方式,新媒体艺术也越来越能受到大众和藏家接受,在各大国际艺术展上,新媒体装置艺术也是不可或缺的吸睛亮点。  讲到新媒体艺术,不可不提及的是美国艺术家Tony Oursler。作为新媒体艺术的先驱和大师,1957年生于纽约、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的Tony Oursler早在80年代就开始尝试各种新
期刊
巨星风采的超大瑰宝  过去几年里,克什米尔蓝宝石每克拉单价的世界拍卖纪录多次被刷新。最近一次是2015年10月,香港苏富比拍场上的一枚27.68克拉天然克什米尔蓝宝石镶钻戒指。这枚有着万世巨星风范的戒指卖了5228万港元,相当于每克拉242145美元。  其实,在2014年10月,香港苏富比已在同一场拍卖中,两次打破克什米尔蓝宝的每克拉拍卖纪录,分别为12.00克拉的卡地亚蓝宝戒指(以每克拉19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