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半仙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feng615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学、就业、谈恋爱以及买房子等事关一生的重大事情上,我们的时代给了青年们太多的变数,似乎一切都是难以把握的,“城市半仙”由此而生,他们以游戏的心情进行着对自己命运的追问。
  城市半仙指这样一个群落:他们居于城市,或已工作,或在大学读书,主要集中在十八九岁至三十岁左右的年龄阶段。他们接受过正统的无神论教育,但仍对星座、血型、塔罗牌、笔仙等种种神秘占卜方式颇感兴趣。他们对“迷信”一词认识得清楚而深刻,且绝不会把自己列入其内,而且,他们的行为大多散发一种都市青年的时尚味道。
  与那些摆摊算卦、舞神弄鬼的传统“半仙”毫无瓜葛,这些年轻的都市半仙卓然而立,在城市中充当时尚文化引领者的角色。
  
  娱乐“半仙”
  
  乔敏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硕士,今年7月份刚刚毕业。如今已经有了稳定工作的她,在三个月前还整日郁郁寡欢,“因为希望找一个既能解决北京户口又待遇不错的单位,所以工作迟迟定不下来。”
  为此,4月30日,乔敏和同样因找工作而郁闷的寝友去了位于北京植物园的卧佛寺。“因为卧佛寺与OFFOR(工作)谐音,听说去那里许愿特灵,会找到好工作。”乔敏说她的很多同学都去过。
  “春暖花开”,乔敏用这个词形容她那天的心情。到了植物园后,两人并没有直奔卧佛寺,很悠闲地在园里玩了一通,还买了两个稻草人,“其实现在想来,当时主要是为了出去散散心,整天忙找工作觉得很累。”乔敏告诉记者,直到玩够了她们才去寺里。在一个许愿牌上,乔敏写下“希望我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然后一身轻松打道回府。
  乔敏说,她并不真认为在那里许了愿就一定能实现,“当然,如果能灵那就更好了。”
  “其实他们大多时候是把这种方式当游戏,是一种消遣,并不完全当真。”上海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教授对在青年中流行的各种占卜现象有过关注。
  谈起当下在校园里流行的请“笔仙”(详见后文),孙时进讲他的现场体验:“在晚上,几个女孩子把灯关掉,点上蜡烛,每个人都神情专注,营造一种气氛。这种场面本身就让人觉得刺激。”孙时进说这种场面会给人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兴奋。
  孙时进发现,在请笔仙时所营造的那种氛围与当事人的精神状态,跟催眠有很多相似之处。他解释,在那种状态下,人们容易产生和接受心理暗示,从而表现出一些心理学称之为“自动书写”的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继焦博士说,“对于都市青年来说,占卜已经成为一种都市时尚文化,大家都在玩,你自然也会去接触,不然会觉得自己落伍了。”
  据了解,在国内诸如新浪、搜狐、TOM .com、网易等门户网站的星座频道,日访问量均在百万次以上。搜狐网星相频道责任编辑李岩告诉记者,在诸多玩法中,类似于星座、心理测试、塔罗牌等内容浏览的人比较多,而像紫微星相、中国传统命理(姓名、八字、相学、风水)、解梦等内容,关注的人比较少。
  “因为相对而言,星座、心理测试等内容比较简单,而像紫微、传统命理则需要事先搞清楚很多事情,要看大量比较难懂的资料。”李岩介绍,上网浏览星座频道的人一般不会把这当一个很严肃的信仰,“大部分人就是觉得它有意思”。
  在大学时代也喜欢上网浏览星座频道的李岩,讲述自己当初就是把它当作“一种调剂方式,有时上网看看觉得挺高兴的。比如看性格分析,记下的大部分东西都是说好的,不好的看过也就忘了。”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姜磊曾经玩过“请笔仙”,“那时我问毕业之后会去哪个城市,笔划指示在上海的位置上”。姜磊说他之所以尝试并不是因为相信,事实上他也没有去上海,“就是一种游戏的心态。”
  姜磊觉得这种游戏心态正体现了现在年轻人的特质,如果在思想禁锢,或者相对蒙昧的封建时代,年轻人是不可能对这种带有神秘性的事情抱有如此随意的心态的。
  
  “半仙”的自我求解
  
  上海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教授分析,现代人生活压力比较大,所以会找一些理由和方式来消遣,就像之前国人把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拿过来一样。年轻人对于占卜也是如此,中国的不好玩了,就把星座、血型这些国外流传很广的引进来。但他同时也强调,“虽然他们是以玩的心态来对待,但并不等于他们完全不在意结果。”
  在孙时进的关注范围中,有两个人群对这类新占卜方式兴趣浓厚:一个是在校大学生,一个是白领。这两个人群的共性是都对即将作出的选择是否正确无法把握。“白领工作压力很大,对一些事情,比如跳槽,他们不会轻易下决定,他们希望在作决策时能有所借助。”
  十八九岁到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往往是社会变数最多的一个人群,从高考、大学专业选择、择业、跳槽、找伴侣、买房、结婚生子……很多人生重要抉择都集中于此阶段,面对的压力也相对较大。
  根据搜狐网站资料,在浏览星相频道的人群中,18岁至35岁的人占95%。其中男女比例为1:2。而在关心的问题中,从多到少,依次为爱情、性格、运势、事业、学业、命格、命盘、财运、健康。
  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郭正谊教授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科普研究所曾进行一次全国范围的国民素质抽样调查,调查结果令郭正谊备感意外:50岁以上的相信占卜的人数要少于30岁以下的人;而北京、上海这类大城市相信占卜的人数则排在全国各个城市的最前面。调查分析显示,正处于急速转型期的社会让很多人,尤其敏感的年轻人感受最为明显,城市的迅速变化对他们承受能力的考验最直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继焦分析,一般年轻人上网看星座,很少看别人的星座特点,往往只关注自己所属的那个星座,从中了解自己这个人群有什么特点,达到认识自我的目的。“不管他相信不相信,他都会把这种方式作为一个了解自己的参考。”
  张继焦说,“在对自己不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他希望通过一些途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一个确认,尤其是作重大选择的时候。”
  尽管在最后选择时不会完全遵循占卜的结果,但这会对占卜者有一个心理暗示:占卜结果如果与他原来倾向的选择相同,则会起到加强自信的效果;如果相反,则会有一个对负面事情提醒的作用。
  “等到这些年轻人工作、婚姻等大问题解决后,他们对占卜的兴趣也会随之减弱。”张继焦说。
其他文献
日本大型保安公司综合警备保障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已经成功开发出一款名为“保安机器人D1”的巡逻警备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可以在办公大楼、会场等室内进行巡视,感知可疑物体、火苗和漏水等状况,并及时进行报告。此外,机器人还可向火焰喷射灭火剂,从事初级阶段的灭火活动。它们还能与接到警报的警备员通力合作,在非常时期采取相应措施,实现人类和机器人的合作,完善作业任务,使警备任务更为省力。这该款机器人在一年内会被
期刊
最新研究显示,男性汗液中的某种信息素会促使男士们想看点能帮助他们提升男子气概的读物。就是说,如果想向男士们兜售以他们为目标阅读群的杂志,最佳的地点可能是在体育馆的更衣室里。  英国乌尔斯特大学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研究小组向120名大学生志愿者展示了3本杂志,一本是名为《吸引》的女性杂志,一本是比较中性的《国家地理》,还有一本是《男性健康》杂志。志愿者们被平均分成两组,男女人数相当,而且都戴上口罩。
期刊
我的办公桌左侧,有一张装裱好的海报。这张海报是一本电影杂志附送的,打开杂志后,本想将海报扔掉,细看了一眼,是玛丽莲·梦露的那张经典黑白性感照——美人正用双手按住被鼓风机掀起的裙角。  这个梦露,中学时代我曾在床头张贴过她的照片。在当时,每天晚上在梦露的注视下入睡是需要勇气的,首先家长们就不乐意,如果门不锁好的话,任一长辈随时都有可能闯进我的房间将其扫地出门。爷爷在我枕头底下发现私藏的女生照片都会气
期刊
人们一直认为非洲妇女是最会省力的头顶式搬运工。但一项新研究揭示,尼泊尔脚夫的活儿干得最漂亮,他们能耗费最少的能量,搬运最多的货物。  比利时生理学家Heglund及其同事1995年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非洲妇女能利用一种特别的弹性步伐,在平地负重行走时保存体力,而尼泊尔脚夫(如夏尔巴人)以其在珠穆朗玛峰探险中所扮演的角色闻名于世。现在,Norman Heglund及其同事对尼泊尔脚夫进行了测试,他们
期刊
这款游泳镜是英国一位女大学生发明的,它能自动显示游泳者在泳池中游过的距离和圈数,从而帮助游泳者提高游泳速度。  游泳镜里安装了一个电子罗盘仪和一个计数器,罗盘仪先记录下游泳者在出发点上的方向标,当游泳者从泳池的一端游到另一端并完成折返动作后,罗盘仪里记录下的方向标信息将自动更新一次,从而记录下了他的游泳圈数。然后,计数器根据罗盘仪里记下的游泳圈数和事先输入到计数器里的泳道长度,算出游泳者游过的距离
期刊
最新研究发现,黑头山雀有一套精密复杂的“叫声报警系统”,能够传递捕食者的体型信息。这些叫声似乎能够帮助黑头山雀根据危险的程度调整相应的防御措施。  山雀是一种群居鸟类,它们通常会成群聚集在一起对付入侵者,并将它们赶走。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录制了当包括猫头鹰、鹰和猎鹰在内的猛禽出现在树林外的围栏上时,山雀所发出的5000余种不同的叫声。这些录音显示,当它们看到更危险的猛禽时,往往会在每一次
期刊
传统指针式手表,需要看清楚时针分针秒针的位置才能判断具体时间;而电子表虽然显示直接,但却少了指针式手表的真实感。  这是一款将两种风格融合在一起的石英手表,表盘的设计还是指针式,但指针指示的当前时间,却是用数字显示出来的。不锈钢表带上镶嵌的是真胡桃木,给这款手表增添了几分贵气。这款手表的售价约为200美元(约人民币1600元)。
期刊
这款造型既酷又炫的鼠标出自俄罗斯设计师之手。它看起来就像鼠标投影在电脑屏幕上的箭头指针,有黑色和白色两个版本。  这是一款为苹果机设计的单键鼠标。可惜对这款外型如此美观且极具想象力的产品,PC电脑玩家还只能过过眼瘾。设计公司称,以后他们将尝试设计箭头造型的、带有双按键和滚轮的鼠标,让PC电脑的使用者也有机会使用。
期刊
可拍照的手机早已不新鲜了,但韩国生产的这款手机还是有独到之处:它内置了一个图像编辑软件,能够对已经拍摄的图片进行修改,例如将面部表情变成愤怒、惊讶、高兴和沮丧等等。它还能将人脸变瘦或者变胖。  手机机身上配备了一个100万像素的摄像头,为了方便用户自拍,摄像头可以旋转。
期刊
英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激素能够使人产生“饱感”,减少食量,从而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发现,用餐后小肠产生的胃肠激素能够控制人的食量。研究过程中,14名肥胖或超重的志愿者每天在早、中、晚餐前半个小时自行注射一定剂量的胃肠激素。第一天注射后,志愿者平均摄入的总热量比平常减少了170千卡。一个月后,他们的日摄取热量比平时减少了250千卡,而他们的体重平均减少了2.3公斤,大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