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晃晃的就业歧视怎么还不消除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是毕业求职季,入职体检也随之迎来高峰。对于一部分求职者来说,到了体检环节,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踏入职场大门,而另一部分人却担心通不过体检而被用人单位拒绝,甚至不惜花高价请人代自己体检,因乙肝歧视而诱生的“代检族”已是公开的秘密。
  入学入职前的乙肝项目检测,相关部门早在多年就曾明令禁止。为的就是保護就业者的隐私,减少因此带来的就业歧视。可是,现实中的某些企业依旧变相地考察入职者的乙肝指标,寻找各种理由拒签就业者。而作为弱势群体一方的求职者,为了能顺利入职,最终迫不得已雇佣代检者。
  雇主变相考察入职者的乙肝指标,有着为更多员工健康着想的思虑。但是,这样的举动显然也伤害了入职者的尊严与人格。相关科学证据表明,乙肝病毒并不通过社交活动传播,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中不会对周围的人群构成直接的危害。用人者拒绝录用一个人或许只需一句话,但是当事人承受的心理压力却难以估量。反过来看,这种屡禁不止的乱象,用人者置禁令而不顾,变着花样也要检测乙肝项目,恰恰是反映了企业用人者缺乏法纪观念和道德规范。
  不仅如此,毕业生就业入职前,除了受到乙肝歧视外,还遭遇着看脸选人、测试星座等各种奇葩门槛设置。审视毕业季就职过程中的乱象,主要还是用人者与就业者在求职过程中的不平等关系所致。想要改善这种不平等的关系,除了法律制度之外,还得提升社会包容性。
  当前社会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疾病歧视、身份歧视、城乡歧视、地域歧视等。这些歧视的存在,不仅让人们的交流、沟通、相处产生隔阂,也让社会蒙上阴影。卢梭曾经说过:人生而平等。用人者与就业者虽然做不到社会状态上的平等,但用人者也应该给予就业者人格上的平等。推而广之,追求这种平等就更需要提升整个社会的包容性。
其他文献
11月7日 晴  生活总是这样,日新月异,谁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就像那一件事。  “把作业做好了,就可以去西溪游乐园玩。”听到这儿,我把头抬起来,心想:快点做作业,这样就可以去东台玩了。我赶快低下头,加快了笔速。边做边幻想,这时,一个念头打断了这个幻想,把我从幻想中拉了出来。“不行,我不能去,我要照顾爸爸。”我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  前天晚上,我早早地收拾书本一口气跑到校门口,为的是让爸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