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一道高考填空题窥结构分析法解题

来源 :中学数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k3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高考题是教师的必修课,掌握研究方法,积极探索,充分发挥高考题的教学引导作用.
其他文献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乙卷在压轴题位置(第21题)考查解析几何内容,原题为:已知抛物线C:x~2=2py(p> 0)的焦点为F,且F与圆M:x~2+(y+4)~2=1上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4.(Ⅰ)求p;(Ⅱ)若点P在M上,PA、PB是C的两条切线,A、B是切点,求△PAB面积的最大值.本题的命题背景是极点极线问题,答案也是按照研究极点极线的思路过程给出的,对于不熟悉此知识点的学生而言。
以“病毒”专题为例,介绍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在课前线上学习、面授课堂学习、课后线上学习环节中,引导学生通过梳理知识清单、构建和评价概念图、表达实验思路、线上检测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对知识进行横向联系和纵向深入,形成系统性和逻辑性更强的知识网络,提升关键能力。
表观遗传学近年来逐渐兴起,主要研究DNA序列没有变化而基因表达发生可遗传改变的现象,其中非编码RNA在表观遗传现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好的试题来之不易,它需要命题老师立足教材,以课标为纲,以学生为本,立意要高,思考要深,好的试题往往从生活中来,又能回到生活中去.例题如何走出课本,走上试卷,走进生活,需要命题老师结合学情和实际,反复思考与打磨,推陈出新,让学生在考试中学会思考和学习.
考题(2021年河南九师联盟联考试题)已知函数f(x)=xex-1-ax+1,其中a∈R.(1)当a=2时,求f(x)的极值点的个数.
基于PBL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以“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为例。利用PBL的教学原理,通过生活实例,以问题贯穿始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并应用和归纳知识,最终建构出新概念,培养科学生活的素养,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020年,山东省、海南省等省份的新高考中引入了多选题、开放性试题等新题型,对于考查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新高考数学的内容、教材、多选题型等进行阐述;其次,对新高考中的多选题命制功能进行了分析;最后,以多个省份考查关于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及函数等高考重点内容的多选题为例,进行命制策略和重点考查内容的分析.
以“社会行为”为例,引入论证式教学策略,通过观看视频,提出主张,利用实验探究和资料分析来支持、质疑和辩驳主张,最后完善结论,从而发展学生创新性和批判性等高阶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和探究活动的发生和维持往往带有一定的意识倾向,与相应的情感相联系,因此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的各个环节应该是在激发学生认知需要和积极情感体验的情境中进行的,使学生善思乐学。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重构教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创设真实的、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情境,将学生由原有认知状态,带入一种新的问题情境中去,从而唤起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内驱力,使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进入学习和探究活动中。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数学课堂教学不断融入信息技术,“再创造”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开发智慧课堂.可视化教学是信息技术整合到数学课堂的一个新的视角,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直观“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数学实验”的生成性特征,代表着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圆锥曲线”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蕴含丰富的数学文化内涵.特别是古希腊阿波罗尼奥斯的《圆锥曲线》,其数学哲学文化思想博大精深、方法体系优美绝伦,是数学课堂教学思维品质优化的最佳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