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儿科教学质量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医学中儿科以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少儿发育、疾病防治、保健成长等临床医学学科,其在医学知识构成方面具有创造性与创新性特点,新形势下随着儿科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儿科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儿科专业发展需求,改变儿科教育模式和创新儿科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儿科教学方法形式多样,例如以讲授式教学为主的大课讲授方法,以双语教学方法、PBL教学、“标准化病人”培训等为主的临床教学方法,还有以实践教学为主的生产实习法等。通过将不同的教学方法共同运用于儿科教学之中,可有效的提升儿科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方法 儿科教学 质量 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65-02
  新时代下,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社会中各行业对人才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还对人才的创新精神、沟通协调能力以及竞争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医学领域中。儿科作为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其人才教育培养任务是掌握儿童预防保健措施及儿科常见病的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案,掌握疑难病的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步骤及鉴别诊断,掌握危急重症的抢救程序和方法,了解儿科新知识和新技术[1]。然而,儿科教学任务与目标的实现不能紧靠单一的课堂式教学方法,而是通过大课讲授方法、临床教学方法、生产实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共同完成。
  一、大课讲授方法
  大课讲授法指的是结合参与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提问式教学等方法,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并且对教学方式进行变换,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在进行大课讲授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大课讲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科书内基础知识的开发与利用,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加强学生对课本中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不断在课堂中注入新的儿科发展信息与知识,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与主动性。
  其次,在大课讲授教学技能方面,教师应注意采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的意思,既对儿科常识进行总结,又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小儿身高计算公式、血压计算公式、体表面积公式等可用箭头指示或表格的形式进行表示,从而有效的简化了儿科知识内容,便于记忆,且不易造成混淆。
  第三,在大课讲授教学课后作业布置方面,引导了鼓励学生查看相关参考书或网站,并结合课堂内容留出相应的练习题与思考题。通过采用多样化基本技能与基本知识强化训练,实现教学任务与目标。
  此外,教师在大课教学中富于变化的情感语言对于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也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教师缓急鲜明、抑扬顿挫的语言对于学生情绪的渲染、思维的启迪以及记忆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效果;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新知识信息的接受等也极为有利。
  二、临床教学方法
  儿科临床教学方法的实施既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临床问题解决能力和儿科思维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通常在儿科临床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方法、PBL教学、“标准化病人”培训等方法,具体为[2]:
  1.双语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制的学生,采取不同双语教学方法,例如针对五年制本科生,通常采取过渡式双语教学法;而对于八年制本科生,则采用浸入式双语教学法;对于英文水平较高的留学生,则采用全英文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现代化教学方法或手段,通过加强学生专业英语基础知识训练以及儿科理论知识学习,提升学生儿科基础能力与创新意识,进而培养处于具有儿科专业英语扎实的临床高级人才。
  2. PBL教学方法,在传统儿科教学中,“以教材、教师、教室为中心”的具有“权威性、灌输性”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当前对儿科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应逐步转变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采用“启发式、答疑式、讨论式以及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查找、分析、解决实践问题,并学会总结经验,逐步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标准化病人”培训教学方法,该方法突出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性,学生主要以病史采集问诊训练为主,而教师则以SP制作为主,对于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具有显著效果,同时有效的促进了学生问诊能力的提高。此外,该方法产生的效果还包括提升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科学客观的评价了学生各项实习技能、缓解了医与教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于教学中病源不足问题的解决具有积极作用。
  三、生产实习法
  生产实习法指的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结合临床专题小讲座、教学查房、技能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出科考试等多种教学方法[3]。一方面,可实行导师负责制,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管理,如病因诊断、体检报告分析、医嘱确定等,促进学生学会医疗文件的书写,严谨工作态度和作风的培养以及良好医德医风的树立等;另一方面,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方法,如教学查房、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等,促进学生掌握儿科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等,提升学生理论结合实践能力。
  四、小结
  总而言之,通过在儿科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加强学生对儿科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技能,进而保证儿科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何雯,张瑛,改革儿科教学方法,提高儿科教学质量[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3月,第7卷,第6期:157-158
  [2] 蒋小云,李易娟,等,恰当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2012年6月,2(2):33-36
  [3] 刘芳,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儿科教学质量初探[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 年9 月,第4 卷,第17 期,234-235
其他文献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紧缺和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清洁、高效的氢能汽车备受青睐,其中轻便灵活的小型燃料电池车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特别是在我国的台湾省,燃料电池摩托车已经批量生产并示范运行。由于氢具有易燃易爆性,车载储氢装置的安全性备受瞩目,而目前我国尚缺乏针对小型车载储氢装置的安全试验要求。为保证小型氢燃料电池车的安全运行,本文针对小型车载储氢装置进行了系统的安全试验,并对换气站内氢的泄漏爆炸行为及后果
由于火灾作用的复杂性、实验设备的昂贵及其测试手段的限制,使得火灾科学的研究受到许多的限制,而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火灾的模化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本文首先讨论了目前火
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的现象,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就是为改变这一现象而被提出来。校企联合培养具有多种模式,上海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不同的校企联合培
【摘要】高职教机械类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职机械类课程考核评价的现状,提出构建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必要性,阐述了机械类教学考核评价改革方向,并对改革的成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职 机械 教学 考核 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59-03  高职教育是以实践为教
为探究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对植物血凝素(PHA-P)的反应峰值及其与血液指标的关系,以及温度对其反应模式的影响,测定了22℃、最适注射浓度条件下注射前和到达峰值
目前,国家推进保障房建设的力度不断在加强,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也处于高峰期。但是,在保障房建设一路高歌前行的大背景下,我们还必须冷静面对其在推进过程中的一些难题,并理
【摘要】数学理解一直是国内外数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多年来众多研究者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对数学理解进行研究并得到了一些成果。笔者通过总结国内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得出,数学理解过程主要是一个数学知识同化顺应的过程,数学理解的层次主要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层次,数学理解的功能主要是有利于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制定,数学理解的评价主要是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数学理解的特征主要有生成性、发展性、过程性、默会性、复杂性
介绍并分析了运用社会需求导向第二课堂教学体系的项目开发体验课程,结合敏捷项目开发及管理方法,提出敏捷驱动下学生体验项目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团队项目管理和自主开发技能
针对部队官兵“碎片化时间”学习的需求,文章讨论了适应部队环境的微课平台建设原则,平台的功能设置,微课内容建设方法等问题,对部队在“微课”建设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
【摘要】目前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偏重于理论教学,以教师满堂式的灌输知识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为了实现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目标,我们应该积极探讨研究性教学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主要从研究性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性教学的组织实施两方面着手,确保研究性教学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财务管理 研究性教学 设计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