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syzj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未成年人的犯罪数量呈现逐年增多的态势,并且向恶性化、低龄化、团伙化发展,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结合江苏省兴化市检察院近年来所办理的一些未成年犯罪案件探讨了在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方面的体会及举措。
  【关键词】未成年人 犯罪原因 分析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D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7(b)-0238-01
  
  近年来,未成年人的犯罪数量呈现逐年增多的态势,并且向恶性化、低龄化、团伙化发展,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笔者试结合江苏生兴化市检察院近年来所办理的一些未成年犯罪案件谈谈在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方面自己的体会:
  
  1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未成年人的犯罪特点与其所处的年龄段的犯罪心理有密切的联系,为了达到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了解,我们有必要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进行一下简单了解。未成年犯罪具有如下特点:
  1.1 罪行严重,暴力性犯罪所占比重较大
  未成年人所犯罪行大多严重,属大案要案,其表现为抢劫、故意伤害、杀人、盗窃等故意犯罪,其中此类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量的大多数。未成年人犯罪往往不计后果,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性极大。如兴化市检察院2007年所办理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案件中,持刀作案的占60%左右。
  1.2 团伙犯罪案件居多。
  近年来所发生的未成年刑事案件中绝大部分都为二人以上共同作案,这是因为未成年单个不敢、不会作案,通过联合起来,共同壮胆,共同作案,共同分赃。如兴化市2007年年底发生一起聚众斗殴案件中,参加斗殴人员绝大多数为未成年人,双方参与斗殴人数的人数达到26人之多。
  1.3 具有报复性的犯罪心理和逆反性的犯罪心态
  未成年人虽年幼无知,但同样渴望人格上的独立和自立,能够获得平等的权力和尊重,特别是当他们遇到一些不良行为时,他们轻则反感对抗,重则予以报复。如荣某故意伤害一案中,荣某系在校学生,遭遇社会青年敲诈香烟,因为拒绝给付,遭到殴打,遂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猛捅三人,致二人重伤,一人轻伤。
  1.4 犯罪动机和目的单一
  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往往是出于好胜猎奇,对照模仿;其目的往往是好奇好玩或争强好胜。如章某故意伤害一案中,章某因为网络游戏中的一把虚拟的扇子而与他人发生纠纷,纠集人员,拔刀相向,致使一名中学生命丧黄泉。
  
  2 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
  
  2.1 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一些未成年人由于家庭和社会的不正确引导,受到了腐朽思想的侵蚀,认为大公无私是虚的,一切为了自己才是实的,形成了个人利益至上、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观念。如朱某故意杀人(未遂)一案中,朱某只因为一点小事与他人发生纠纷,就欲致他人于死地。案发后,提审其时,其不是认真悔罪,而是认为自己没有错误,自己进了牢房只是因为自己命运不济、关系不够。
  2.2 自控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差
  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特别是思维很不成熟,不会或者说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盲目地结交朋友、讲义气、不服输,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如李某、马某盗窃、抢劫案中,李某、马某均为未成年,他们纠集几个辍学在家之人,在镇上抢劫作案达到16次之多、盗窃作案10次之多,甚至发展到持刀入户抢劫。
  2.3 家庭环境的影响
  得关注的是自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父母对独生子女的自由放任型的教育方式似乎表现的尤为突出以至于产生了所谓的“独生子女问题”:懒惰、意志薄弱、任性、专横、执拗、缺乏独立性等。
  2.4 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所以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影响。未成年人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缺乏对社会不良风气的抵抗力。近年来所发生的未成年盗窃、抢劫案件中,赃款几乎90%以上流向了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
  2.5 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
  目前在文化市场上,网络、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其它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对社会文化生活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这种受污染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对涉世不深的未成年人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如陆某等四人轮奸案中,陆某等四人上网回家,备感无聊,于是模仿所看网上色情情节,到一厂内,将一女工喊下楼,骗至僻静处,实施轮奸。
  2.6 法制道德教育滞后的影响
  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为提高升学率,长期以来奉行粗放型教育政策,重文化教育,輕法制教育,许多未成年遇到问题不是求助于法律,而是以暴制暴。如冷某故意伤害一案中,冷某因在学校被人敲诈,不是求助于学校和司法机关,而是求助于社会青年,找到敲诈之人,实施殴打,致使一人轻伤,结果自己也受到法律的严惩。
  
  3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及建议
  
  3.1 重视家庭教育功能,发挥完善为人父母之责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细胞中的核心部分。家庭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父母的管教功能也是别的任何形式的教育所不能替代的。父母良好的情感特征和良好管教方式是形成孩子良好个性的基础。要努力控制离婚率减少单亲家庭的出现。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容易使孩子产生违法犯罪的潜在心理因素。
  3.2 改革教学体制,完善教师育人之职责
  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有影响的第二大因素是学校。此期间同学、老师的影响力有时会超越父母亲。针对目前学校方面出现的应试制度、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等不良情况我们首先应该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转变育人观念,对学生加强德、智、体全面发展。
  3.3 净化媒体环境,还未成年人一片纯净的天空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全社会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只有全社会都来重视才能最终取得成效。因此我们在重视微观环境的同时,不能忽视宏观环境对微观环境的影响力。为了未成年人能健康地成长,国家政府应采取各种行政、法律等手段对媒体进行干预,还未成年人一片纯净的天空。
  3.4 重塑未成年犯罪人的人格,增强他们重新做人的信心
  未成年犯罪人虽然身心不健康,人格有偏差,但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大,重塑他们人格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我们教育和挽救少年犯目的就是要在提高他们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的同时,矫正他们偏差了的人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的能力。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全社会必须齐抓共管,进行综合治理,努力把下一代培养成为21世纪的有用人才,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向红: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学校原因分析.载.沧桑,2006年01期.
  [2] 谢慧.我国当前青少年犯罪浅析.载.黑河教育.2002年04期.
  [3] 康树华.预防未成年人法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载.政法学刊,2003年17卷.
  [4] 徐长斌,徐洪江.新形势下未成年的犯罪问题.载.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蒋春兰.我国未成年犯罪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载.赤峰学院院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德、法、英、美、日五国的高校后勤保障模式,得到三个启示:各国高校后勤保障的模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建立全国统一的高校后勤保障模式是一个渐进过程,依靠社会服务业和政府的力量参与高校后勤保障是可能的。   【关键词】高校 后勤保障 模式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7(b)-0235-02      随着中国加入WTO
这几年,东城区东直门街道胡家园社区党支部的党员人数不断增加,很多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纷纷把组织关系转到社区,党员的人数由原来的几十人增加到现在的100多人,2001年8月,
该文通过对上海通用进修学院高职教育实践的剖析,从理论上说明了什么是高职教育以及发展高职教育的必要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了通用进修学院如何办好高职教育的经验,
本论文共由两章组成: 第一章探讨了企业改制的核心问题,通过对产权理论、企业契约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现代企业理论的论述,得出了产权制度是
6月中旬,平湖广播电视台“三农”真实需求调查组深入到新仓镇新星村走访调查,并联合新仓中学初一(8)班开展了入户问卷调查。通过面上的问卷调研和点上的面对面访谈,对新星村
目的 探讨育龄妇女维生素D缺乏风险与弓形虫感染的关系.方法 2007-2010年,在河南省4个县开展育龄妇女围孕期风险因素暴露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建立育龄妇女孕前风险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护理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耳鼻喉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收治40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的临床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人们获取财富的重要资源,因而,作为知识唯一活的载体的高素质人才也必然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同时,在大多数组织中,员
【摘要】知识分类学说的提出为我们审视外语教学提供了新视角,它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外语教学是以程序性知识为目标的教学,对于在语言教学中陈述性知识是如何转化成程序性知识,知识分类学说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解释。本文探讨了在知识分类学说指导下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过程和条件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知识分类学说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学习阶段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文章首先介绍了金融风险,金融市场风险的基本概念和金属风险管理的一般过程,指出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关键是在于风险测量.随后果介绍了风险测量的几种常见方法.在此基础上,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