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lee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物理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092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课堂导入中结合生活实际
  学生起初接触物理这一学科时肯定会有一种陌生的感觉。然而,这样的感觉会导致学生在整堂课的学习中不在状态,从而使中学物理课堂的教学質量难以提高。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需要尽快消除学生和物理知识之间的隔阂,在课堂导入中结合生活实际。由于课堂导入是老师课堂活动的开始阶段,老师在这个时候结合生活实际,能使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学习。老师还需要联系课堂教学的内容,利用一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较熟悉的物理现象,抓住学生的学习兴奋点科学、合理地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进入物理知识的学习情境。比如,在”升华和凝华”知识的课堂导入环节,老师可以将学生现实生活中能经常看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作为引入材料,引导学生发现家中使用了很长时间的灯泡中的钨丝较新灯泡中的钨丝更细,且颜色更黑。教师还可以引入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会逐渐消失,电影里的下雨场景是用干冰制雨而成的,冬天室内的玻璃上常常出现冰晶的“窗花”等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把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能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的疏离感很快消失。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这一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物理课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过去的物理教学中,不论是基础知识讲授课还是物理实验操作课,教师往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着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少之又少,教师无法清楚地认知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因此在现阶段的教育工作开展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在课堂开展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在分组实验中的参与积极性。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制作一些有趣的手工实验来让大家真正体会到物理和我们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比如说和物理《力学》有关的不倒翁、与《声学》有关的听筒等。此外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课堂活动安排中,教师就可以将多媒体和物理实验相结合,来完善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让学生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比如说在学习《固体之间的扩散》这部分内容时,由于这一现象通过我们的动手操作看不出什么具体现象,所有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仿真实验室来完成;又比如我们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由于水银是有毒的,我们不能通过实际的物理实验来进行观察,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动画功能来完成实验。
  三、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忽略了学生才是知识的接受者,通常采用“回顾知识课前导入一展开本节课的理论解读一引导学生进行重点笔记,附带例题讲解一课后作业及检查”的固定化教学模式,这种机械单一的教学手段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物理课堂上要注重发挥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物理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效率。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电压测量”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选择和连接正确的量程。在这节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我带领学生开展了”电压测量”的物理实验活动。在实验开展前,我按照本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综合能力进行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划分,然后指导学生进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操作,使学生明白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串联电路电压:U=u1+u2,并联电路电压:U=U1=U2。这样,使学生通过小组实验分析的过程养成对科学规律的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原理观察、分析、归纳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加深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解读,从而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生在教师的课堂上首次接触到系统的物理理论知识,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物理知识进行解读,而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降低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难度,导致学生在面对物理知识难点的时候难以形成有效的解决方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比如在指导学生进行”能量的相互转化”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时,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前,我为学生制作了教学课件以及相关视频,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为学生上传到教学平台上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重点为学生讲解“自然界能量转化的普遍现象”以及“能量的转化模式”,使学生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寻找出能量转化的具体实例,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有效提升了初中物理课程课堂教学质量。
  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热爱,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课本内容,为学生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物理知识重点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顺.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才智,2019(21):37.
  [2]姜晓娟.论情境化高效课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7):59-60.
  [3]褚衍磊.初中物理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探析[J].华夏教师,2019(17):75.
  [4]吴凡娥. 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31.
其他文献
摘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语言表达都是一项基本而又重要的能力,也关系着以后的人际关系网络用与升职加薪。幼儿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幼儿时期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今时代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在孩子幼儿时期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本文主要谈谈在幼儿时期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表达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而初中阶段又是学生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此,在进行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应当立足于班级的实际情况,并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同时设计多种科学的班级管理策略,致力于让学生能够在温暖的班级中获得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083  经
期刊
摘要:古诗教学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遗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古诗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古诗的美育作用,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作用和优势,新课改的要求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加强学生的古诗教学不仅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合
期刊
关键词:陶艺教育、傣陶艺术、传承、发扬、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091  陶艺被称为“土与火”的艺术,在西双版纳,傣族制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自古以来,傣族人喜爱制陶,更多的是追求实用性,他们拔土成器的目的与当时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当柔软的泥土在经过水与火的洗礼之后变成坚硬的陶器时,人类对自然的感悟和控制力就多了一分。陶器从泥走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要求下,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需要钻研的课题以及努力的方向。阅读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以阅读锻炼书写,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应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改正。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089  小
期刊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以及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在参与数学课程学习时必需要掌握的技能方法。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数学课程教学时要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数学思想的引導。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能够为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
期刊
摘要:生物课程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基础理论知识和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教育教学处在不断发展变革之中.许多新方法和新理念都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利用。而生活化理念则是近年来非常重要的一个全新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学活动在生活化的环境中开展,以实际生活承载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形成有效的认识和掌握。生活现象作为一类重要的生活资源,可以在生物教学中予以充分应用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093  目前根据全国一卷、天津高考、这学期周测完的山东、海南、北京等级考试试卷和多次高考培训会的经验和教训,说一下我对深度学习和深度教学的几个思考和实践:  一、深度學习的思考  1、读天津师范大学仲晓敏教授的《高中地理课程深度学习的设计与实践》论文对我很有启发。深度学习和偏难怪题不同,和记忆、接受为主的浅表性学习也不同,而是要
期刊
摘要:“数”与“形”是数学中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在几何图形中隐藏着数量关系,数量关系可以利用图形图像表示出来。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顺理成章的理解记忆数学概念,解答习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系列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旨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形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090  引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094  三年级是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转折期之一,是一个由低段向高段过渡的中段时期,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语文学习内容由词句向篇章过渡。三年级学生开始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进入大量积累词汇的时期,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对深入准确理解文本还需要在老师的一步步指导下形成,因此进入三年级之后不但要学习知识,还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