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高校英语教师素质与专业发展方向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er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现状与改革对教师要求的差距逐渐暴露出来。文章结合改革对教师素质的具体要求,探讨新形势下英语教师素质和专业发展方向,以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 高校英语教师 职业素质 专业发展方向
  
  自2002年开始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走过了三个阶段,即启动酝酿阶段、实施阶段和试点阶段。在大学英语改革的实施阶段,教育部成立专家组,聘请国内外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为英语教学改革献计献策,对国际上的英语学习软件和教材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
  四家出版社(后增至五家)研制出了具有一流水准、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英语学习软件;出台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改革四、六级考试;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它的出现对高校英语教师素质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
  1.教书的素质
  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具备较好的语言素质和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的一般语言交际能力。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grammatically correct,basically appropriate,gradually idiomatic;能够不断适应社会需求驾驭更多英语语域和文体,不能只会ABC。
  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教学素质。具有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心理学、外语教学法和语言测试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素养(根据我国国情,应提倡精读一本书);具有细心观察教学过程、总结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强烈愿望;具备必要的统计知识,能在教学研究中利用统计分析作教学分析论证;具有一定的语言测试理论知识,能比较科学地命题并进行考试统计分析。
  此外,高校英语教师还应该具备学习新知识的素质。应该具备必要的和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探索并进入交叉学科;熟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和技能;掌握必要的涉外应用文知识和技能。
  2.编书的素质
  高校英语教师要具备大纲设计(Syllabus Design)和教材编写(Material Production)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积极参与各种教学资料的编写,学习和积累教材设计和编排的实践经验,逐步获取主编的能力。
  3.科研的素质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其定位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庄智象,2010)然而“科研似乎是英语专业教师的一个传统弱项,理工科院校和地方院校教师问题尤为突出”。(何其莘,2008)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自身认识不足。认为自己是老师,教好书就是自己职责的全部。二是外语界对此的不重视。“评估体系权重偏向考核是不是国家级研究基地,是否承担了国家级社科规划项目、省部级项目,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出版了多少专著等。量化考核导致量升质降”。
  教而不研则钝,研而不教则空。高校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十分重要。
  首先,通过科研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因为教师的职业要求他们活到老,学到老;利用大学培养的自学能力补充和完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其次,掌握和讲授与时代同步的知识。新知识层出不穷,为人师者要首先掌握和了解新知识;用新知识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培养创新的能力。
  最后,通过科研教师可以有效地传授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效果。自己有知识不等于会传授知识,高校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研究有效传授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鉴于此,高校英语教师要具备作项目与写论文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研究课题,因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能够出专著和译著:教材、教学配套资料、训练丛书、习题集等;能够翻译各种有价值的文学和各种科学的原著。
  此外,高校英语教师还要具备翻译的素质及为社会实用交际服务的素质。
  二、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
  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过去教师的工作只是一种职业,只要具备各门学科知识就可以。然而,今天仅仅具备学科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知识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这样才算符合教师资格的要求。因此,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工作已经不仅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专业。教师的專业化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竞争的成败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只有教育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很多: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在思考中成长……教育教学强调个体学习、个人反思,更重视集体交流。
  要胜任教师这份工作,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提高专业发展的素质。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一个人因学习而拥有,因学习而丰富,因学习而发展。一个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素养从哪里来?从根本上说还是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即“思辨能力”。(黄源深,1998)
  三、结语
  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重在培养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用语言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加工信息的能力,英语思维的能力,与世界交往的能力人格塑造和人的可持续性全面发展;努力提升教育理想与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强化自省与反思的能力;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2]何其莘等.近三十年来我国英语专业教学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6).
  [3]胡文仲.新中国六十年外语教育的成就与缺失[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3).
  [4]张尧学.抓住机遇,再接再厉,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J].外语界,2008a,(4).
  [5]庄智象.我国外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界,2010,(1).
其他文献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贾跃进老师从医3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用经方随证加减治疗失眠.该文介绍贾跃进老师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验案3则.
摘 要: 选词填空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实施改革后的一种新题型,不仅测试学生对词汇的语法语义的理解,更加侧重考查学生对篇章结构和句段间逻辑关系的把握。很多学生由于不熟悉题型,缺乏做题技巧,在此题上失分率较高。本文以四级考试真题为例,对这一题型的特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归纳总结了四步解题步骤,以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题型并形成有效的答题策略。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选词填空 解题策略    大学英语四级
目的:本次研究运用证素辨证的方法,通过对围绝经期高脂血症痰证中医证素特征及其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分析其中医病位、病性特点及围绝经期高脂血症痰证兼杂特征,为中医的辨证论
摘 要: 本文作者运用调查法对我区高校体育现状作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区高校体育教学应结合我区实际,在理论教学、运动教学、师资等方面加以改革。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体育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兴趣、爱好、能力等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部分大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心理健康水平有下降趋势。随着新世纪社会需
摘 要: 文章主要论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题。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古代文学的教材版本的使用情况和古代文学的教学任务;第二部分论述古代文学改革的具体内容,以及改革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史》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内容、多样
摘 要: 探究性教学精髓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没有问题情境的创设,也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探究性教学了。但在实际教学中,问题情境的构建却依旧困难重重,突出表现在对于问题情境创设在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进行问题情景的有效创设的策略认识不够。本文对高中物理科学探究中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作用与策略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  关键词: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科学探究式教学 问题情境创设    新课程改革无疑
摘 要: 在近几年的教学课程改革中,文章作者认识到教学改革对一个语文教师非常重要,并总结了三点课堂教学体会:努力营造宽松氛围,构建生命之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知道语文学习与做人的关系。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教学改革 主体教学    有一个很朴素的道理,多年来却被人们讨论不休,那就是学生是学习主体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一位语文老师。体现在教改中:一是究竟怎样才算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新教材“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这是一股教材改革的春风,凭借这股“好风”,将塑造学生人格魅力的风帆扶上“青云”,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因此,在新课改中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摘 要: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工作性质单一,学校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教育人际关系日趋纷繁复杂,是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工作职业因素。学校应优化教师管理体系,以有效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  关键词: 教师职业倦怠 工作组织因素 学校管理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由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构成的心理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