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动员/BEAM预处理治疗恶性淋巴瘤的长期随访

来源 :江苏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ihao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ML)用MAG方案动员、BEAM方案预处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8年采用APBSCT治疗ML14例[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5例霍奇金病(HD)],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用MAG方案(Ara-C 2g/m2 q12 h,d1~2,MTZ 10 mg·m2d2~3,rhG-CSF 300 μg/d),为预处理采用BEAM方案(BCNU 250 mg/m2d1,VP-16 200 mg2d2~5,Ara-C 400 mg/m-2d2~5,Mel 140 mg/m2d6).化疗结束后36~48 h回输自体造血干细胞.结果 13/14例一次采集即获足量干/祖细胞.回输单个核细胞(MNC)3.91(1.21~6.61)×108/kg、粒-单核系祖细胞(CFU-GM) 4.40(2.33~6.47)×105/kg和CD34+细胞17.79(4.79~30.69)×106/kg.所有患者移植后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ANC)≥0.5×109/L时间为10(8~13) d,血小板(Plt)≥20×109/L为13(9~22) d.中位随访时间46(4~100)个月,12例存活,总生存率85.7%,无病生存率78.5%.结论 MAG方案动员/BEAM方案预处理APBSCT治疗ML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普迪思(polydloxanone suture, PDS)可吸收线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 方法以WDW305型电子万能试验机施行PDS 0-0线和PDS 1-0线的拉力试验.本组患
目的了解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在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998年9月至2003年4月间行PET和CT检查,且诊断明确的肺部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PET和CT检查结果与病理
患者,女,50岁,因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3个月就诊。检查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扁桃体Ⅰ度大,表面无充血。喉内镜下见双侧声带无充血,右侧声带前中1/3表面近边缘处有灰白色颗粒样
目的根据内放射源125I粒子的物理特性探讨其治疗原理、治疗计划系统(TPS)的意义、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18例晚期肿瘤患者采取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行组织间放疗。结果18
目的探求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和人工神经网络的“肺癌早期细胞病理电脑诊断系统”(lungcancerdiagnosingsystem,LCDS)在肺癌临床细胞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LCDS对512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扫描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行肾区SE序列T1WI、T2WI横断面扫描及泌尿系磁共振水成像(MRU),再对病变区域行FSE T2WI薄层横轴位或冠状面扫
目的:观察右侧海马(HPC)微量注射印防己毒素(PTX)诱导HPC癫痫电网络重建过程中HPC-体循环动脉血压调节网络的形成。方法:将PTX(7.2μg)微量注射到大鼠右侧HPC诱发HPC癫痫,四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反义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1R)cDNA转染对培养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迁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反义人AT1R腺病毒(AdCMVahAT1
目的报道1例皮肤型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cATLL)。方法检测皮肤损害的组织病理、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表型的特点,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蛋白印迹法以及聚合酶链反应分
目的 评价软壳技术在成熟期白内障手术中降低角膜内皮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5 9例75眼成熟期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37眼使用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