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调整学习心态和学习方向,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积极帮助。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更全面客观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和优势,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调整学习心态和学习方向,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积极帮助。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更全面客观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和优势,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
其他文献
耕地范围建筑物检测对违建建筑监测、变化检测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耕地管理部门通常采用影像目视人工勾画和实地调查结合的方式获取建筑物斑块信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本文基于山东省菏泽市地区的高分2号影像数据构建了耕地范围建筑物检测数据集,并进行了多尺度扩增、水平垂直翻转、图像混合等数据增广操作。本文首先针对耕地范围建筑物检测数据集中小目标偏多和部分建筑形状不规则的特点,基于注意力机制、Caraf
为更好地筛选适合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chinensis)人工栽培的微生物菌肥种类,为华重楼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以华重楼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菌肥处理对华重楼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施肥处理的华重楼根际土壤中共检测出细菌类群23门57纲125目185科284属525种,真菌8门26纲54目66科69属82种。主要优势细菌门为变
20世纪90年代国外对阅读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架构,以阅读圈(Reading circles)为指引,鼓励学习者从架构多元化元素出发,以指向阅读素材和语料为切入点,多支持阅读者主动融入情境中深入阅读体验。该种模式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强调以学生的认知与意义建构为主体,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加强与文本的互动,
研究肇东盐渍土壤添加有机土壤改良剂和复合菌肥后,对盐渍土土壤盐碱化的改良效果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对复合菌肥的响应。挖取黑龙江省肇东实验林场的盐渍土壤(0~30 cm土层,pH 9.05)运至人工池回填,池内统一添加有机土壤改良剂降低盐渍土壤盐碱性状,20天后栽植3年生枸杞苗,于枸杞发芽期施复合菌肥。设置有机土壤改良剂+细黄链霉菌、有机土壤改良剂+糠醛渣、有机土壤改良剂+糠醛渣+细黄链霉菌3个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日光温室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黄瓜产量的影响,为黄瓜生产中化肥减量及提质增效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黄瓜“甘丰袖玉”为试材,设置100%化肥(2 400kg/hm2,T1)、60 kg/hm2微生物菌肥+80%化肥(T2)、60 kg/hm2微生物菌肥+60%化肥(T3)、60 kg/hm2微生物菌肥+40%化肥(T4)、对照(T5,不施任何肥料)、单
肺结核属祖国医学中“痨瘵”范围,其辨证论治多从“虚劳”中求之,关于本病的中医分型问题,颇多不同看法。我们根据多年来临床观察,以肺结核病的特点、症状、脉象、舌诊等为基础,通过辨证分析将本病分为四型,现结合200例患者的辨证分型论治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为解决大范围复杂山区DEM生产困难的问题,提出利用机载LiDAR点云数据构建DEM。本文对机载LiDAR数据处理流程及其在复杂山区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主要利用LiDAR数据处理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内业DEM生产并编辑最终得到符合项目要求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果证明该方法可行。
为揭示秸秆还田与生物菌肥配施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2年玉米-马铃薯轮作定位试验,设置对照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秸秆还田+常规施肥(SCF)、秸秆还田+常规施肥+生物菌肥(SCBF)4个处理,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和Biolog Eco板技术,研究秸秆还田配施生物菌肥对马铃薯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探明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驱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检测在指导大量输血患者血浆输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大量输血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以每组75例为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凝血四项检查指导血浆输注,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制品输注情况以及预后,同时比较观察组患者使用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24 h内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