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VHPP老兵口述档案实践特色及启示

来源 :档案与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n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抗战老兵口述档案在弥补抗战史料不足、深化抗战研究领域、传承民族记忆方面具有重大价值。美国VHP老兵口述历史项目具有广泛的民众参与度、多主体合作共建共享、专业化的资源采集标准与工作规范、丰富的口述资源产品等实践特色,对我国档案界抗战老兵口述档案规范建设和长足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抗战老兵;退伍老兵;口述档案
  分类号:G275
  Characteristics and Enlightenment of Archives Practice of Veterans History Project in the United States
  Zhang Wei
  (Yibin University Archives,Yibin,Sichuan,644007)
  Abstract:Veterans oral archives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are of great value in making up for the lack of historical data, deepening 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inheriting the national memory. The American Veterans History Project has many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extensive public participation, multi-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and sharing,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nd work norms of resource collection, abundant products of oral resources, etc. It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veteran oral archives in the field of archives in China.
  Keywords:Veteran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Veteran; Oral Archives
  1國内档案界抗战老兵口述档案实践现状
  近年来,口述档案以其记录时代变革、形塑社会记忆、填补历史断层、丰富馆藏资源、拓展服务群体的功能和价值得到了国内外档案界的高度关注和普遍认同,我国对口述档案的研究已经从基本理论探讨进入到具体实践阶段。目前已开展的口述档案项目主要围绕少数民族、抗战老兵、民俗非遗、乡村记忆、名人名家等对象,其中抗战老兵口述档案以其所承载的证据价值、史料价值、档案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成为了档案界的新热点。
  习近平在主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集体学习会上强调:抗战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要做好战争亲历者头脑中活资料的收集工作,抓紧组织开展实地考察和寻访,尽量掌握第一手材料[1]。习总书记对抗战老战士口述史料抢救性挖掘的指示非常及时,目前健在的抗战老兵均已届耄耋之年,不少老兵相继辞世,每一位抗战老兵的凋零意味着一段鲜活抗战微历史的永远尘封。“每一个老兵的微历史就像是一块拼图,当拼图足够多时,便能在很大程度上还原大历史”[2],抗战老兵作为抗日战争时期重大战役和重要事件的亲历者与当事人,其口述档案在弥补抗战史料不足、深化抗战研究领域、传承民族记忆方面具有重大价值。
  抢救工作时不待我,迫在眉睫。大众媒体、社会团体、公益组织、档案馆、图书馆以及志愿者们都应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这场保存“活史料”“活档案”的战斗中。在档案界,各级各类档案馆也纷纷启动了抗战老兵口述档案的抢救与整理工作,如江苏省、安徽省、吉林省、湖南省、贵州省等省部级档案馆;辽宁盘锦、山西晋城、浙江丽水、山东枣庄、四川南充、安徽安庆、云南曲靖等市级档案馆;上海嘉定区、云南祥云县、江苏泗阳县、安徽霍山县、青岛崂山区等区县级档案馆,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北京军区档案馆、沈阳军区档案馆等部队档案馆等。一时之间,抗战老兵口述档案征集和整理呈现出四处开花,欣欣向荣的热闹场景,然而热闹背后更需要理性思考。首先,现已开展的抗战老兵口述历史项目多为配合重大事件或者重要主题宣传,采集的老兵口述档案数量远远不足且较为零散,难成系统;其次,抗战老兵口述档案采访工作主要由档案馆工作人员进行,多数未进行专业培训,严重制约口述访谈质量;第三,档案馆开展的老兵口述档案采集主要依据行政区域划分,规模小,影响力有限;第四,抗战老兵口述档案的利用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多元化利用手段。
  在口述档案研究和实践经验相当丰富的美国,老兵也是口述历史项目研究的重要群体,如美国海军研究所采访收集了20世纪美国海军历史上数百位重要领导人的口述访谈,其中包括尼米兹上将等许多在二战中作出卓越贡献的海军高级将领。美国退伍军人协会、美国空军口述历史研究所、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海军陆战队档案馆等机构和团体都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老兵口述项目,其中以国会图书馆创建的老兵口述历史项目(Veteran History Project,VHP)最具有代表性,其受访对象之众、参与民众之广、收集史料之丰、合作伙伴规模之盛享誉海外,影响深远。因此,本文试图选取美国VHP作为老兵口述档案研究案例,希望能通过跨学科交叉碰撞和口述历史的多元化应用为我国抗战老兵口述档案规范建设和长足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2 VHP口述历史项目缘起与发展   美国国会议员罗恩·坎德(Ron Kind)在一次家庭聚会上聆听了父亲和叔叔的战争经历,于是萌生了设立退伍老兵口述历史项目的念头。2000年,罗恩·坎德联合国会议员阿莫·霍顿(Amo Houghton)等共同发起了退伍军人口述历史项目。经调研,国会发现美国健在的老兵约有1900万人,其中第一次世界大战退伍老兵仅存3400名,二战期间服役的退伍军人健在的约600万人,平均每天有1500人死亡;退伍军人的战争记忆是无价的资源,通过记忆的重述可以为国家和人民提供丰富的历史。在国会的大力支持下,2000年10月27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退伍老兵口述历史项目法案》(Veterans’Oral History Project Act,公法106—380)。2000年底,美国国会授权国会图书馆民间生活中心建立VHP老兵口述历史项目,该项目旨在全国范围内协调收集美国退伍老兵个人口述历史的视频和音频记录,以便所有的美国人及后世子孙可以直接听到退伍军人的历史,更好地理解真实的战争和战时服役者做出的伟大牺牲。VHP第一任负责人埃伦·麦卡洛克·洛弗尔(Ellen McCulloch Lovell)認为项目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那些动人心弦,唤起民众国家和军队自豪感的个人故事,那些被时代洪流所席卷,竭尽所能生活的‘普通人’的故事世代相传”[3]。
  VHP确定的口述档案采集对象包括:(1)退伍军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曾经在美国军中服役过的退伍军人;(2)参与战争或为战争做出贡献的平民如军工企业的产业工人、战地记者、军事教员、医疗志愿者等;(3)退伍军人的家人。2016年颁布的《金星家庭之声法案》(Gold Star Families Voices Act,公法114—246)进一步扩大了VHP的采集范围,项目也接受金星家庭成员即在战争中服役而亡的武装部队成员的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兄弟姐妹或子女的口述录音、录像、自传等。
  民间生活中心下设VHP办公室,办公室仅有6名工作人员,大量细致繁琐的工作包括前期的访谈对象选择、访谈准备、现场采访、抄本制作、口述档案提交,后期捐赠材料的接收、审查、整理、录入、创建在线记录等,几乎完全依赖退伍军人服务组织、教育机构、社区团体、作家协会、医疗机构、历史学会、档案馆等组织机构以及遍及全国的志愿者完成。由于大量志愿者的有效参与和高效工作,2015年VHP老兵口述档案就已经突破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0万件,且以每周100件的数据量递增,“在过去的15年中,退伍军人历史项目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丰富的档案,充满了美国退伍军人多元化的见解和情感”。VHP第二任负责人罗伯特·帕特里克(Robert Patrick)感慨,“听到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以及退伍军人和他们的家属对该项目的价值表示赞赏,这些故事将世代流传,这是非常令人满意的。”[4]
  3 VHP口述历史项目实践特色分析
  3.1广泛的民众参与度
  公众的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口述历史项目的进展和质量。VHP最大限度地鼓励民众参与。VHP网站常见问题之“谁可以进行口述访谈”明确提出“任何个人和组织均可参加”,退伍军人的家人和朋友、童子军、年满15岁的学生、高中和大学教育工作者、作家、社区志愿者、红十字会员、退伍军人服务机构、侦察兵部队、当地企业和专业协会等有兴趣记录老兵故事的一切组织和个人都能参与。VHP迅速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起来记录老兵口述历史的热潮,众多年轻人煞有介事地访问有过战争服役史的父母、祖辈等,十年级以上的学生走出教室采访社区及周边郡县的老兵们,甚至年幼的鹰童军也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开始了他们人生的第一次采访。老兵们也参与进来,越战老兵雅各·杨金纳(Jacob Younginer)直言:“我鼓励每一位老兵参加VHP。我清楚知道我从未和我的妻子和孩子讨论过我的经历。当他们看到我的视频,它引导我们进行更多的交流。”[5]美国退休人员协会(AARP)内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3700万会员都是VHP的志愿者。正是由于民众的广泛参与,一个个真实生动的老兵故事最终汇聚成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并得以构建起丰满立体的美国国家记忆。
  3.2多主体合作共建共享
  作为由联邦政府发起、授权和资助的项目,VHP与联邦机构、社会组织、医疗机构、军事组织、教育机构、慈善组织、研究团体、当地企业等展开了跨行业、跨区域、跨机构的协同合作,形成了以美国国会图书馆为中心,以美国50个州参与机构为节点,辐射全国的多层次、多模式、全方位的老兵口述档案采集网络。
  根据VHP网站“合作伙伴”栏目中列举的合作机构名录,仅2009年以后参与VHP的全国性及地方组织机构就多达900余家,如国会图书馆与威斯康星老兵博物馆合作建立了威斯康星老兵博物馆老兵口述历史项目,通过在医院和当地军事历史组织的退伍军人之家培训志愿者的方式采集了1857位老兵口述历史档案,包括盒式磁带、CD和数字录音。通过协作共建,VHP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规模与数量的迅速扩张,合作机构通过承建老兵口述项目提升了机构知名度,丰富了自身资源,公众则拥有了丰富翔实的口述史料,为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家谱溯源、医疗护理、艺术创作提供了可倾听、可观赏、可触摸的生动历史素材,形成了多赢的良好社会效益。
  3.3专业化的资源采集标准与工作规范
  国会图书馆与美国口述历史协会(OHA)共同研究制定了VHP口述档案采集标准、质量要求及知识产权等一套规范专业的流程和方法,为志愿者提供了通俗易懂、清晰简明的操作指南和实践指导,确保采集的口述档案具有较高的水准。
  国会图书馆和OHA在口述历史通用原则和标准基础上结合老兵口述计划的性质制定了VHP项目工具包(Field Kit),工具包以5W1H指导原则详细介绍了参与对象(Who)、采集范围(What)、参与时间(When)、采访地点(Where)、参与意义(Why)、如何参与(How),以及完整的资源采集流程如何准备、采访时要问什么、如何提交档案、哪些媒体和录制格式可以接受、提交清单和授权书范本等,内容极其详尽。此外,OHA和国会图书馆合作出版了《做老兵口述历史》(Doing Veterans Oral History)指导手册,这本96页简单易用的小册子就如何制定访谈问题提供了详细的建议,它说明了常规主题(如军人的日常生活)和特定主题(如食物、装备、住所、友谊,娱乐、困难等)之间的差异,这本小册子也包含了处理敏感问题的信息,以及与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退伍军人相关的伦理问题。   3.4丰富的口述资源产品
  利用是口述档案走向社会化、公共化、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VHP除了提供常规的基础性服务外,还提供了面向公众的延伸扩展服务,主要有:(1)VHP数据库检索。VHP对收集的口述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VHP口述历史数据库,提供线上阅览、专题检索及视听下载服务。(2)网上展览。VHP网站开设了“体验战争”栏目,选取某一主题的老兵口述档案包括图片、文字、音视频等进行展览,每年有四次新的主题链接收藏集,最新一期的主题展名为“退伍军人法案:70年的机遇”。(3)文学创作。三度普利策奖得主里克·阿特金森(Rick Atkinson)在里程碑式的二战史诗《黎明的炮声》和《战斗的日子》利用了该项目的大量的原始材料,包括将士们的言谈举止、日记信件以及亲人们的访谈,真实地重构了战士的日常生活。(4)影视广播。电影制作人肯·伯恩斯(Ken Burns)和林恩·诺维克(Lynn Novick)将这些资料用于他们的二战迷你剧《战争》以及正在筹备中的越战纪录片。(5)摘节出版。国家地理图书出版社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合作出版了《战争之声:后方和前线的服务故事》(Voices of War: Stories of Service From the Home Front and the Front Lines),书中70多名老兵和平民的口述访谈、信件、照片、日记被组织成七个主题章节,讲述激动和恐惧的交融,家庭来信的喜悦和朋友去世时的悲伤[6]。(6)教育服务。VHP网站开辟了学生专区,根据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做了口述历史学习方案,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访谈样本、音频视频日志样本以及访谈抄本样本,并向学生推荐了口述领域的读本和相关的历史资源链接。
  4 VHP口述历史项目对我国档案界的启示
  4.1有必要由国家档案局牵头建立全国抗战口述史料中心
  长期以来,国内抗战老兵口述档案的采集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媒体、志愿者团队或个人各自为政,存在重复建设情况,现有的调查也没有严密科学的体系,没有产生一定规模的集成性成果[7],影响档案价值的实现。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需要为多元主体开辟在线分享、展示口述档案成果的渠道,为建设中日益增长的口述档案的整合、存储以及主体间的交流、学习等活动搭建平台[8]。就抗战老兵口述档案而言,要将抗战老兵口述档案的征集与整理纳入抗战口述史的大背景下,建设全国抗战口述史料中心,向全球征集、收集、加工、数字化存储与利用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老八路、国民党老兵以及战争亲历者口述访谈、回忆录、老照片、日记信件、图书报刊等档案材料。
  由国家档案局牵头建设全国抗战口述史料中心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作为考量,首先档案部门在口述档案采集管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口述历史自身带有档案实践的特征;其次,口述历史档案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细节,包含了人民形象,蕴含了多元化记忆因子,符合当前档案资源建设面向社会大众服务转型的内在要求[9];再次,采集口述史料本身就是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的法定义务,《口述史料采集与管理规范》(DA/T59-2017)明确要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根据馆藏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征集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采集形成的口述史料进馆”。国家档案局作为掌管全国档案事业的最高权威机构,负有接收、征集、整理、保管党和国家中央机关的重要档案资料的既定职责,抗战老兵口述历史档案具有“为家国写信史,为民族争人格”的国家档案记忆属性,是弥足珍贵的重要史料,国家档案局应将老兵口述档案作为口述史料重点采集主题,进行抢救性采集和整理。
  国家档案局可下设全国抗战口述史料中心办公室作为执行主體和管理主体,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全国档案系统抗战口述档案事业,拟定馆藏发展政策,出台工作指南,制定技术规范,提供业务培训,推广实践经验;(2)通过广泛宣传、政策激励等多种形式,将分散在大学研究机构、图书馆、博物馆以及个人手中的零散抗战口述档案征集到国家档案馆,开展已征集档案数据采集,推进跨机构数字资源整合服务;(3)统筹调配民间力量,鼓励社会机构以项目承建的方式参与抗战口述档案资源共建共享,为社会机构提供经费支持和指导培训;(4)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抗战口述档案文献信息共享平台,开展抗战口述档案的社会利用和深层次研究,满足用户资源获取的及时性、实时性需求。
  4.2自媒体情境下要高度重视充分满足民众权利
  互联网高度发达的“自媒体”时代赋予了民众更多的话语权,随着记录口述档案的门槛大大降低,人们对公共资源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更直接地参与、更便捷地利用、更全面地产品互动。抗战老兵口述档案工作要高度重视并充分满足民众权利。
  第一,民众知情权。首先要高度重视抗战口述史料中心网站建设,将网站创建成为展示抗战口述历史成果、学习抗战口述档案理论与实践经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交流研究心得体会的窗口和媒介,要充分发挥在线服务的多媒体、互动性的特点,将口述历史资源以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数字展览,并通过提供操作指南指导用户参与在线收集、上传、评价相关的口述历史资源。[10]其次,在元数据管理上应尽量丰富标引层次,细化标引粒度,满足用户广泛深入的获取需求。VHP元数据描述提供包括采访人、访谈者、服役地点、服务机构、最高军衔、战争名称、军种、资源类型等多达十余项检索路径,标识有“View Digital Collection”的口述资源还可以在线观看和下载。再次,要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进行信息发布、资源推送及分享等,为用户提供无缝使用体验,加强公众对老兵群体和老兵记忆的关注度与认同感。
  第二,民众参与权。为了保证普通民众有丰富的口述历史知识,有能力参与并胜任口述访谈工作,国会图书馆联合美国民俗协会(AFS)为全国各地的社区团体邀请经验丰富的民俗学家和口述历史学家为志愿者举办讲习班,讲授采访美国退伍军人的沟通技能,从事这项工作的民俗学家和口述历史学家在40个州举办了近400个讲习班,参加者达9000名[11]。国家档案局可联合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口述历史研究会等机构共同研究制定抗战口述档案工作手册,提供标准化工作方案、采访提纲加以推广,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吸纳公众参与口述档案工作,如在档案系统内部举办抢救抗战老兵口述档案培训班,也可跨行业合作如与国家图书馆等社会机构联合举办抗战老兵调查研习营活动,基层档案部门也可聘请地方高校历史学者参与口述访谈工作,专业人员参与能对口述内容中可能出现的有意或无意的夸大、遗忘、隐瞒、差错等进行甄别和鉴定,提高口述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用户参与权的满足还可以借助社交媒体与项目方进行交流互动、发表评论、勘正错漏,但这种“批判式利用”必须基于对历史原貌的尊重和对自身资料的客观评价,提供确凿证据和准确信息来源,以便工作人员进行修改或校注[12]。   第三,民众利用权。口述历史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资源,口述历史保存机构需仔细考虑用户是谁、需要什么、如何将口述历史资源与利用者联结起来。VHP向利用者提供了在线视听、数据库检索、网上展览、摘节出版、网上教学、网上商店、影视广播等多元化利用途径,提高了口述档案资源的可获取性。国内档案界对口述档案的利用囿于到馆查询、编研出版及主题展览等线下利用模式,缺少对用户反馈的收集与响应。随着互联网等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应重点开发网络在线服务,由国家档案局牵头整合社会机构、民间团体口述资源,构建易于检索和分享的全国抗战口述档案数据库平台,以不同的形式提供给研究人员和公众使用,向世界传递抗战老兵及中国人民的声音,向全球展示中国为实现世界和平所做出的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
  注释与参考文献
  [1]人民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EB/OL].[2019-09-01].http://politics. people.com.cn/n/2015/0817/c1001-27473053.html.
  [2]南京民间力量与时间赛跑参与抢救1012位抗战老兵口述史[N].南京日报,2018-07-08(2).
  [3]Hasenauer Heike .The Veterans History Project: Personalizing the Past[J].Soldiers,2002(11):16-21.
  [4]The Veterans History Project at 15[J].Library of Congress Magazine,2016(2):22-25.
  [5]What Veterans Say About the Veterans History Project[J].Library of Congress Magazine,2012(2):21-22.
  [6]Voices of War Personal Accounts of War Told in New Book[J].Library of Congress Information Bulletin,2004(12):254-255.
  [7]张连红.抗战老兵口述调查与抗战研究[J].抗日战争研究,2016(2):22-25.
  [8]庞喜哲.公众参与背景下口述档案建设平台研究[J].档案管理,2016(5):42-44.
  [9]王玉龙.不同的记录不同的过去——口述历史档案的兴起及其理论影响[J].档案学研究,2019(5):21-24.
  [10]胡立耘.基于口述历史的图书馆延伸服务[J].图书馆,2015(12):15-22.
  [11]Case Study: The Veterans History Project[EB/OL].[2019-09-01].http://ohda. matrix.msu.edu/2012/06/the-veterans-history-project/.
  [12]王子舟,尹培麗.口述资料采集与收藏的先行者——美国班克罗夫特图书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1):13-21.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以张家港市城建档案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为例,以“互联网+”的设计理念,从设计架构、业务流程、条件保障等方面对城建档案智能化管理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BIM+GIS技术对城建档案工作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BIM;GIS;智能化管理;城市建设;档案管理  一、建设BIM+GIS城建档案管理平台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随着城市建设高速发展,传统城建档案管理模式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档
期刊
2019年5月20日至2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组织专家对丰县黄河故道大沙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进行考察评估。其间,与会专家认为大沙河湿地公园档案管理制度健全、分类科学、保护有效、管理精致,在翔实规范的档案资料支撑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顺利通过专家评估。  一、大沙河國家湿地公园建设基本情况  丰县物阜民丰,自古即有“丰沛收,养九州”美誉,宋末金初黄河南迁会泗侵汴夺淮,明清时期黄河在丰县
期刊
8月14日,“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E起学习”工作室成立暨“红色宣讲映初心”首播活动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举行。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金松,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長、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出席活动,并为“E起学习”工作室揭牌。新华日报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顾雷鸣与首批红色文化资源战略合作单位代表签约。  今年以来,在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下,“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在不断扩大用稿数量的同时,坚持
期刊
摘要:档案资源数据化应是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的目标。文章基于OFD标准,以高校为具体应用场景,研究满足档案资源数据化需求的实施策略,包括对数据化资源充分包容与主要资源形态间顺畅转换的支持、对档案资源元数据体系充分支持、对本体论知识库充分支持、对档案资源协同过滤机制充分支持等方面。  关键词:OFD;数据化;高校档案;协同过滤;本体论  分类号:G270.7  Research on Universi
期刊
摘要:通过对社交媒体信息保存行动的调查,文章借助各类案例来解析档案领域未来可参与的空间。据调查,当前档案界对社交媒体信息保管的参与有限,正面临失却先发契机、错失发展资源、弱化档案话语权的危机。同时,由于社交媒体乃至互联网信息保管的复杂性,档案领域依旧拥有参与的巨大空间:为匹配庞杂社交媒体信息保管补充资源、为缓解信息边界难分引发的主体矛盾贡献方法、为显性化构建社交媒体作为档案库整体的关联提供思路、为
期刊
江苏省档案馆成立档案事业发展暨红色档案开发利用战略研究小组  近日,省档案馆成立档案事业发展暨红色档案开发利用战略研究小组,对档案事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超前谋划、系统研究、强力推进、精准实施。战略研究小组由省档案馆馆长陈向阳任组长,省档案馆数位综合素质较强的业务骨干为成员。日前,战略研究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围绕新形势下做好红色档案开发利用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谋划。战略研究小组对推进
期刊
摘要:民国时期的江北运河工程局,承担着以里运河水系为重点的修治江北运河工程相关事宜。1914—1937年,江北运河工程局治运导淮相关工作虽然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地形水量测绘、治水人才培育、灾民工赈、运河修治维护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亦为后人在治运施政、经费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留下较多的历史启示。  关键词:民国;江北运河工程局;治运  由于历史和社会生产发展的实际原因,江苏段的江北运河
期刊
[摘要]笔者所在高校于2012年开展校史文化建设工程,通过多方面多角度构建校史文化的展示平台,弘扬南师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爱校情怀,培育大学生档案意识。  [关键词]校史文化大学生档案意识  档案承载着人类各项社会活动发展进程中悠长的历史,人类通过利用档案承上启下,借古鉴今。对于一个学校而言,档案反映了学校的变迁和发展历程,是学校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学校,拥有悠
期刊
摘要:病历档案是衡量一家医院服务质量和效率、体现病人医疗经过的重要资料,而病历档案首页规范填写和质量把控是病历档案质控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践中存在患者基本信息填写错误或漏填、主要诊断选择错误、损伤中毒的外因漏填、手术操作信息不完整、离院方式填写错误、31天再住院计划漏填等质量问题。为确保病历档案首页填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文章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培训力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奖惩结合、合理配置人力资
期刊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江苏省档案馆与南京市档案馆、徐州市档案馆、扬州市档案馆、泰州市档案馆,以及淮海战役纪念馆、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出版社等单位,4月22日在南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一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支前档案,同时举办《人民必胜》支前档案选编丛书首发仪式,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此次是我省首次大规模公布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档案史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