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安全控制原理的安全网络技术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于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不仅仅是计算机网络,还有就是联系全球信息的互联网技术,但是在这几年的报道我们可以了解到,信息网络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本文主要介绍信息安全控制原理以及基于信息安全控制原理下的安全网络技术。
  关键词 信息安全;控制原理;安全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8-0062-01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网络技术这一工作受到社会和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网络是一种动态的变化,它一般都是利用多种虚拟机构之间对资源进行共享以及共同对其解决问题,它把计算机、数据库、设备、互联网等组成一个共同体。因此,其中任何一个和互联网连接的网络出现问题,整个网络系统就不能正常运转,因此,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网络控制安全和管理受到人们很大的关注。
  1 信息安全控制的基本原理
  信息安全主要是针对网络系统内的信息和数据库做到保密和相对的完整性,对于那些系统之外的信息要对其进行一定的辨别以及确定信息是否安全的一种控制手段。这种手段是用来保证网络用户的安全要求,来预防各类信息对网络系统的攻击和威胁,从而保证整个系统能够安全稳定、正常的运行。信息安全保护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的主机和整个的网络系统,因此信息安全在本质上指的是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
  现在的信息安全控制大都是自动化控制,自动化控制指的是在没有人员参与控制的前提下,设备和装置依据原先以及制定好的信息参数,根据特有的规律进行运转。由于信息的特殊性使得信息安全控制也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有:信息系统有不断变化的趋势,因此整个系统的信息安全控制也随之有着不断变化的趋势;还有就是信息系统不仅有外界信息的威胁与攻击,系统内部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威胁。因此,一定要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控制对策,有效防止那些构成威胁信息系统安全的各项因素。
  信息安全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有效防止信息系统威胁和攻击事件的发生,防止信息系统安全发生威胁的措施主要有:一是要阻止外部系统威胁对信息系统的攻击和威胁;二是因为整个系统自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漏洞,所以攻击者就跟很容易找到信息内部系统的漏洞进而对其进行一定的破坏,因此在信息系统内部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安全控制措施。
  2 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
  如今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千变万化,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并且这个问题是不容小觑的。网络信息安全与国家重要文件信息保护机密、社会安全稳定、民族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体现的越来越明显。网络安全问题已经对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造成一定的干扰。随着社会网站的活跃,在各大网站上注册的用户越来越多,虽然网民可以通过网站了解社会的各项信息和其它方面的信息,但是随之而来的电脑病毒和木马攻击网络系统,这样就严重侵害了网民的合法权益和个人隐私,更严重者会造成用户的个人财产。黑客通过盗取网民的账号来获取网民的信息和网上银行账户,这些问题都影响网民的正常生活,同时也阻碍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在网络信息中,有很多都是比较敏感的信息,有的关系国家机密,如果不法分子获取了这方面信息,就会造成他们对国家政府的攻击,由于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犯罪,一般不会留下犯罪痕迹,这样就提高了利用网络犯罪的几率。
  3 基于信息安全控制原理的安全网络技术
  信息安全的控制原理在本质上就是防止一切可能威胁信息系统的发生,不断完善内部信息系统,降低其出现漏洞的可能性。下面几种是安全效果比较好的安全网络技术。
  3.1 虚拟网技术
  虚拟网技术就是在有限的网络区域内在交换技术上产生的,交换技术就是把原有的局域网技术转换为面向性连接技术。虚拟网技术有着一个最为显著的优点就是只要信息可以到达就能达到的地方,这样就能够有效防止网络监视和监听的不良入侵手段,同时也可以控制虚拟网之外的外部网络连接点对网络内部连接点的访问。
  但是现在这种虚拟网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是设备装置太过复杂,更方便成为黑客的攻击对象。VLAN以及MAC不能有效防止MAC的攻击。
  3.2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可以对各个网络之间进行有效控制的访问,对于那些不明确的信息数据和链接会对其进行一定的安全检测,按照检测的结果来决定是否可以进行通信,对信息网络进行实时监视。
  防火墙技术的优点是比较多的,它有着可以保护网络服务、检查外部系统对内部系统的访问、进行集体的安全管理、增加一定的保密性等优势。但是它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不能有效防止其他渠道的攻击,不能阻止内部系统的威胁等。
  3.3 病毒防护技术
  信息系统病毒是一种外部环境攻击系统的常见方式,由于信息网络具备一定的普及性和开放性,这样就使得病毒传播的速度非常快。现在病毒传播的渠道主要包括: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传播、通过网页浏览进行传播以及通过光盘和U盘进行传播。
  现在针对病毒传播的预防手段有:利用防火墙和防毒监测软件对病毒进行有效地控制和阻止;检查和清理病毒,利用杀毒软件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查,有利于及时清除病毒;由于病毒数据的发展使比较快的,这就需要杀毒软件的数据库进行升级和不断更新;安装扫描信息安全软件,对下载和安装的软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3.4 安全扫描技术
  在信息网络系统安全中,安全扫描技术是保障系统安全的重要技术之一,它与防火墙技术进行相互配合使用,有助于保证网络的安全稳定。
  4 结束语
  总体来说,信息安全的有效控制和网络安全技术的正确管理,它决定着互联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保证网民利用的安全。坚持做到和做好信息安全控制原理的安全网络技术,有利于互联网的安全稳定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琳,孙晓.基于信息安全控制原理的网络安全技术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2(14).
  [2]余林.关于信息安全控制原理的安全网络技术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11(30).
  [3]袁家斌,顾恺恺,姚黎.基础信息安全控制原理的安全网络技术[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
  [4]罗雅丽,石红春.一种支持网络的信誉管理机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19).
  [5]李忠儒.网络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办公自动化,2009(08).
  [6]庄毅,刘坤,陈尉.一种基于Agent的主动式信息安全模式[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
  作者简介
  张淑媛,研究方向: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其他文献
立体视觉主要利用多图像成像技术,通过多个图像来获取物体的深度信息。本文首先叙述了常用的立体匹配算法的组成,将立体匹配算法分为三类,详细说明了三种匹配算法分类中具有代表性的块匹配算法、半全局立体匹配算法和图割法的具体实现步骤,从匹配速度和匹配效果上分析总结了三种算法的优缺点。最后概况归纳了现有的立体匹配算法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立体匹配算法发展的展望。
今年我省将首次实行新课改的高考,新高考要体现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命题思路和考试内容的要求,体现“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助于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关于“试题应增加语境设置,适当增加主观题”的要求,我省自行设计了“短文填词”新题型, 替换试卷中短文改错题,该题型整体设计与目前其他已选用的新题型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也是日益剧增。于是云计算、云存储等云技术的出现,不断的提出各种新型的信息资源整合方案。其中基于Hadoop (HDFS)的分布式云计算/云存储节构的出现,有效的支撑了信息资源整合的不断优化,其关键所在是如何构建一个低成本、高效率、安全性高的分布式的信息资源整合方案。  关键词 HDFS;云计算;云存储;信息整合  中图分类号:TP333 文献标识码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信息领域内,网络安全是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在计算机网络脆弱性评估过程中,更是出现了各种问题,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机制以及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计算机网络脆弱性评估。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信息;评估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
摘 要 随着无线网络与Internet的不断结合,以及全球IP化下一代通用无线通信系统(4G)逐步的发展,4G技术已经成为第四代高传输速率、高容量的移动通信技术。4G技术满足了现代人的个性化需求,并且成本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智能性、以及灵活性,能够同时满足多种业务的传输。本文研究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分析了多输(MIMO)技术与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主要原理以及自身的特点。  
摘 要 在计算机、手机、电话等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安全风险成为当下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信息系统安全开发中的引导和约束主体,网络的应用范围无疑是广大的,从最初的游侠网络发展到今时今日的网络区域性,然而在使用网络带来的方便同时人们也面临着网络带来的信息失窃泄露隐患,因此本文针对网络信息安全进行介绍,对网络安全系统的构建问题加以讨论。  关键词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在解决电力无功补偿的设计方案中,有源电力滤波器(APF)采取了较为理想的无功补偿方法,对变化的无功以及频率、大小均变化的谐波都能够补偿。本文在研究解决电网谐波和无功补偿的智能有源电力滤波器原理的基础上,探究自动化监控技术,通过选用高性能DSP芯片作为控制核心,辅以信号采集子系统及显示等其他外围子系统等,最终完成电网监控与高次谐波和无功功率补偿,并实时地把反应电网系统运行状况的信息参数等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