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脑梗死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西南军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b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伤性脑梗死(Post-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PTCI)是指颅脑损伤引起的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产生局灶性或广泛性,不可逆性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的神经功能障碍,是颅脑外伤后较常见但极其严重的并发症。对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研究发现,颅脑损伤后脑血液流变学变化、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脑血管机械性压迫等多种因素间相互综合作用被认为是导致脑外伤后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原因;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氧自由基与一氧化氮在外伤性脑梗死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极大的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其中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使之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1994年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和Williams[1]提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一种儿童常见畸形,其发病率约0.1%,严重影响儿童骨与关节的生长发育.国际医学界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最初治疗应该是非手术治疗,新生儿时期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最佳时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非手术治疗治疗方法是Ponseti法,它由美国Iowa大学的Ponseti提出,应用该方法治疗马蹄内翻足,可以使儿童获得有力量、灵活而无疼痛的足,完全避免了手术治疗带来的复发、足的
美国儿科学会营养委员会推荐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的营养目标是生后的生长速度达到或接近正常胎儿在孕后期相应胎龄的宫内生长速度.然而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VLBW的生长相当
支气管源性囊肿(bronchial cyst或bronchiogenic cyst,BC)为先天性疾患,通常位于纵隔,少数发生于胸骨、心包、皮肤、横膈及脊髓[1].椎管内支气管源性囊肿( spinal bronchial cyst或spinal bronchiogenic cyst,SBC)十分少见,常发生于颈段或上胸段脊髓[1,2].该囊肿发展缓慢,常常存在多年而不被发觉.如出现症状,首选的治疗
生活在现代都市里,我们几乎来没有感受到过夜的冷清,风的寂寥.都市中繁华的生活陪伴着我们.我们沉醉在霓虹的街头,我们常常忘记这里是黑还是白,不知不觉在快乐中度过了本该安
期刊
交叉异位融合肾是指一侧肾脏由原位跨过中线移位到对侧并与对侧肾融合,而输尿管人膀胱位置仍位于原侧[1].尸检发病率1/2000[2].可终生无症状,儿童期多因合并泌尿生殖系、骨骼等其他畸形被发现,发生率约为1/10000[3].复习近10年国内外文献均以个案报道该病[2.4-10].自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3例交叉异位融合肾合并复杂泌尿系畸形患儿,报告如下。
Eulenburg于1863年首先以德文文献报道了3例先天性高肩胛症病例,此后又有其他作者陆续报道了该病.而Sprengel在1891年报告了4例先天性高肩胛症患儿,并提出了其病因学理论,因此该病又被称之为Sprengel畸形,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患侧上肢外展上举功能受限及双侧肩部的不对称.Woodward术式目前为先天性高肩胛症的首选手术方式,疗效肯定.我科从2005年12月起运用Woodward术
Hirabayashi[1-2]分别在1978年、1983年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颈椎管狭窄症取得良好效果。随着手术技术提高改进,手术器材不断精细,目前该技术已用于治疗多
儿童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少见的上肢骨折,国内有文献报告14岁以下儿童肱骨髁间骨折占骨折的0.24%[1],对于青少年肱骨髁间骨折的发病率文献未见报告.本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青少年肱骨髁间骨折8例,其中成人骨科收治5例,小儿外科收治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感到,想睡个好觉越来越不容易了.据统计,美国成人中30%~35%患有失眠症;全国50%的严重车祸都是因为睡眠不足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