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施的策略

来源 :大众科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2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课外阅读的起步,也是培养阅读习惯、传授方法的关键期,此刻语文教师更是应该本着从简到难的原则,做好指引、精心教学,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介绍一些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受到传统考试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依旧觉得应该将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内学习,认为课内的学习远远重于课外学习。但是,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就是广泛性和基础性,要想真正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引领小学生们去走出教材、走出课堂,充分利用好课外阅读的机会,让学生们广泛涉猎,丰富其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一、利用阅读环境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那么,我们要想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课文阅读,培养小学生课文阅读的兴趣,首先教师要为环境抓起,要努力为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们在充满读书的氛围之中慢慢爱上通过在班级布置来营造一个充满阅读气息的环境。教室作为学生们最重要的一个学习场所,是我们环境打造的一个重要载体。例如,我们可以在墙面上粘贴一些关于阅读的名人名言、诗词等,如“循序而渐近,,熟读而精思”,“造烛求明,读书求理”等等,让浓厚的书香气息伴随学生们的成长,让学生们感受到读书的重要价值。至于教室之中还可以设置图书一角,为哪些没有条件读书的学生创造一个平台。至于图书的来源,一方面可以依靠班费来统一进行购买,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向班级中捐书,鼓励学生们将自己的图书带过来,与班级的学生进行分享,这样学生们就可以阅读到更为种类丰富的书籍了。在图书一角,学生在闲暇时间就可以来到这里坐一坐,看着各式各样的书籍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好奇心,进而主动去阅读。
  二、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教学进行结合
  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进行充分结合,指导学生将学习的方法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并将课内学习到的知识和方法主动运用在课外阅读中,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无效之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也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生活中实现语言知识的积累,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具体,来说就是在完成课内课文教学的基础上,立足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例如,学习完部编版五年级《鸟的天堂》,学生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了那棵独特的大榕树,感受了什么是“天堂中的乐园”、“鸟的天堂”。在如此学习情境下,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作者巴金的其他作品,如《家》、《春》、《秋》等,让学生通过阅读巴金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写作风格,了解作者的性格特点以及生活背景等。如此一来,课文阅读与课内阅读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们从多样化的角度去理解课文、了解作者,有利于学生们去全面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理解作者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主旨。在学习完课文之后,教师还可以在拓展环节为学生们展示作品的一些评论、名人名言、经典语录等,带来学生们去一起阅读、鉴赏,并尝试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读背,引导学生在日常课外阅读学习中进行积累。
  三、精心选择课文阅读素材,指导学生科学阅读
  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都不同,喜欢的书籍类型也不同,在课文阅读素材的选择上,一方面要根据学生们的兴趣,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的参与。因为若是学生只将课外阅读的书籍集中在自己的兴趣上,那么他们所获得的知识比较局限,不利于他们阅读眼界的拓展。为此,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精心选择课文阅读素材,激发学生阅读群书的兴趣。例如,教师在古诗教学完毕后,可以为他们推荐《唐诗三百首》,拓展学生们的古诗词阅读。在童话方面,读完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为学生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这样能够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基于所学了解更多与课文有关或是相似的内容,深化知识的理解。
  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在课外阅读教学之中传授给学生们科学合理的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学生科学合理阅读,在提升学生閱读速度的同时,使其能够在阅读中快速抓取关键信息,获得成长,最大程度发挥课外阅读教学的作用与价值。如阅读主要有三种方法:精读、略读、浏览。不同的阅读方法运用在不同目的、不同题材的阅读文本中。在刚开始课外阅读时,以精读为主,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逐渐提高学生阅读速度。随着阅读的进行,教师可以适当进行略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其次,阅读之中要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去记录下其中优美、经典的句子或是短文,积累下来用作自己的写作素材,为提高写作质量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益,增加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为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雨梅.如何培养小学中年级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J].学周刊,2020(01):122.
  [2]姜木仙.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90.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代背景之下,农村出现了大部分离家在外打工的父母,大批的留守儿童在祖辈的监护下生活和成长,然而爷爷奶奶辈的监护人,只能对留守儿童们的日常起居生活进行照顾,因此留守儿童没有接受到足够的家庭教育,这影响了他们自主发展、快乐成长。  关键词:新时代;心理教育;留守儿童;自主快乐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帮助留守儿童,然而由于各种限制,大多数只能在物质方面起到帮助的作用,留守儿童们的心理健康受到的关注
期刊
摘 要:初中是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和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而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寻找探索自然界其妙现象。因此,初中科学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学习,认知自然学科背后的原理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升它们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基于此,本文就初中科学教学中课堂互动行为展开了详细的探究,希望能为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互动行为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由于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特别是数学教育的逐步地开展起来,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愈发成为老师们的着眼点和关注点,尤其是小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和数学根基的培养。此文主要由当下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为切入点,着重分析有效课堂提问策略在小学生数学教学环节中培养和探究的相关影响。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提问;策略  在组织数学教育的活动中,小学数学老师不应当仅仅只着重于相关的公式的演绎与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更为注重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然而,要想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并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提问,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本文着重就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有效性;提升  不断探索和更新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在初等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是重点课程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也有待提高。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作为教材,特别是在小学数学中加入相应的情境教学,使学生对相关的数学知识有更具体、更细致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和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起着至关
期刊
摘 要: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日常教学的真情实况,从“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质量”“生活化教学,提升实践能力”“合作式教学,培养团结精神”三个基本点出发,对如何实现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课堂高效教学展开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教学;多媒体;生活化;合作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小学六年级数学学科的教学效率。对此,任课教师可以从自身做起,积极优化自身的教学手
期刊
摘 要:中职语文是中职生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祖国的语言,促进学生获得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但是,在当下的中职教学中,很多学生不重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很多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较差,中职语文教学效率低。面对这种现象,中职语文教师有必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实施针对化的教学策略,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中职语文;学习兴趣;
期刊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节课当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式,并能够对这些词语和进行正确的书写。  2.通过朗读本篇课文,着重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文章当中是如何来体现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的。  3.效仿本篇文章的作者是如何来对人物及其特点进行描写的,进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着重把握本篇文章是如何来借助一些生活当中的一些平凡事情来让我们去感受平凡当中所蕴含的美。  教学准备
期刊
摘 要:数据库课程是中职计算机应用等相关专业的基本课程。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处在高速发展中,并逐渐渗透了各行业各业,数据库也因此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只是对中职学生来说,他们自己很难意识到这一点。再加上数据库知识的学习有一定难度,学生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使得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本文即从通过实例调动学习兴趣、课程设计结合现实需求与丰富手段增强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分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探究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模式,因为探究活动本身就包括整理学科资料与数据、分析并解决问题、交流与质疑、创新与发明等多种能动活动,本质上是要让学生自主经历知识的生成与建构过程,便于学生及时归纳有效的探究经验,使其自主总结学习规律。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探究活动,切实优化高中生的数学学习行为。本文将从关联生活,设计探究问题;丰富合作,创新探究形式;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