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条条柏油马路纵横交错,路边是潺潺的流水和绽放的鲜花,一幢幢红色屋顶的新房被绿树环绕,一排排崭新的太阳能路灯矗立路边。随便走进一户人家,房新瓦亮、果园飘香,村民的眼睛里蕴含着甜蜜和光亮。这里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温亚尔镇布力开村。
这一切,离不开一位年近七旬的老支书。1981年3月,29岁的买买提江·吾买尔被温亚尔乡党委任命为布力开村党支部书记。这个维吾尔族年轻人坚定地表示,一定不辜负组织和乡亲们的期望。买买提江·吾买尔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32年里,布力开村由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落后村子,变成了人均年收入超过19500元,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干的富裕村、文明村。全村1442户6225人,村民们和睦相处、团结友爱。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买买提江·吾买尔“七一勋章”。
能够吃上干净的水,是布力开村几代人的梦想。1995年秋天,村里召开了一次支部大会,议题就是全村人的吃水问题。最终,全票通过了买买提江·吾买尔的提议——打井!报告递到温亚尔乡党委的会议桌上,乡党委形成决议:同意布力开村打井。
在村民大会上,有村民不同意打井这件事,认为这是白费钱。但更多的村民积极支持,他们相信买买提江·吾买尔。一位老人走上前,握着他的手说:“我吃了一辈子黄泥水,多想喝一口咱村子甘甜的井水啊,我支持你!”
然而,当买买提江·吾买尔找到伊宁县水利局,请来技术员,经过勘测后却得出结论:村子没有地下水。不气馁的他,又找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水利局,再请来专家,可勘探的结果还是一样。有的村干部因此泄气了。一周后,倔强的买买提江·吾买尔一个人坐车来到乌鲁木齐,找到自治区水利厅,软磨硬泡了两天,硬是把专家请到了村里。经过反复勘查,最后确定,沿村子南边300米东西方向、深度110米左右,有一条水带,可以打井。
1996年4月的这一天,打井队正式进驻村里。全村老幼上千人围在机器旁,眼里满是期待的目光。
一天、两天、三天……那天,买买提江·吾买尔正在地里干活,村党支部副书记艾尔肯大汗淋漓地跑来。他心里一紧,以为打井出什么事儿了,结果艾尔肯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水,水,井里,出水了!”
买买提江·吾买尔一听,立即跳上自行车,朝打井方向骑去。远远地就看见很多村民围在那里。他飞奔到奔涌的水流前,一头扎进去,痛快地猛喝了几口。方圆十几里的乡亲们知道布力开村打出了一口水井,都纷纷赶了过来。买买提江·吾买尔安排专人管理,免费向大家供应水。取水的队伍一圈圈环绕,像一个“9”字,再结合打井的年份,于是大家将这口井命名为“96井”。
2001年9月,买买提江·吾买尔因身体原因不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此后,布力开村各项工作连年倒退,不到5年时间成了县里集中整治的重点村。2006年6月,组织上找到买买提江·吾买尔,希望他能重挑重担。亲友们都为他的身体担心,可他却态度坚定:“我是共产党员,要对得起组织和乡亲们的信任,不能当逃兵。”
上班的第一天,买买提江·吾买尔就召开党员大会,然而全村49名党员只来了18人,人数未过半,會议取消。第二天,他带着村主任来到每户党员家中了解情况。几天下来,掌握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几个问题:一是一些村干部不能以身作则,群众不信任;二是村委会班子不团结,村干部思想涣散;三是村里账目混乱,村干部有腐败行为。买买提江·吾买尔向大家保证,一定会直面矛盾,解决问题,决不徇私情。他要求全体党员必须团结起来,应对这个困难的局面。
第二次召开全体党员会议时,除了两人生病,实到47人。会上,成立了两个调查小组,一个组查地,一个组查账。
一个月时间,清理出4名村干部占用集体耕地719亩。原本每亩每年两三百元的地,被以低价承包,合同一签就是30年。接着又查出980亩果园大都被村干部的亲戚以低价承包。还查出400多亩土地被十几户村民不合理占用。此次土地清理,废除不合理合同61份,涉及53人,共2166亩地,收回5户违规的宅基地。
村委会发出公告:所有合同重新签订,按照土地和果园的品质,承包费实行梯次价格,公开竞标,每3年调整一次。不到一周,村集体土地就全部承包完毕,当年收入55万元。
在清理土地的同时,清理多年混乱的账目也有了眉目。有人敲开了买买提江·吾买尔的家门,悄悄拿出一沓钱,希望能网开一面,被他严厉斥责,并要求对方立即向纪检部门自首。有人把金银首饰塞到买买提江·吾买尔的妻子那里,他不仅和妻子一道送还回去,还苦口婆心劝说违纪干部,勇敢面对、接受组织调查才是正道。最后,这几名干部都得到了相应的处理。
重挑重担不到3个月,买买提江·吾买尔就以两套漂亮的组合拳重振了村党支部的威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2007年,村集体收入达到85万元。当年5月,摘掉了“重点整治村”的帽子。2009年,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村党支部真正成为全村村民的主心骨。
当年,在买买提江·吾买尔的帮助下,村民马玉林从信用社贷了300元款,办起了养鸡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养鸡规模扩大到了7万多只。2008年5月,买买提江·吾买尔找到马玉林,说村里土地有限,全村要想脱贫致富,只有从养殖业寻求突破口。他想在村里成立养殖合作社,由马玉林来带头。马玉林告诉他,用传统办法养鸡,规模上不去。200多公里外的博乐市小营盘镇有一个现代化养鸡场,规模很大,咱们可以去观摩学习一下。小营盘之行给两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那里的养鸡场各个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产值是普通养殖的3倍。马玉林当场就预订了两个车间的自动化设备。
之前的院子显然已不能满足扩大生产的需要。村两委决定,把旧砖厂的60多亩荒地承包给马玉林,让他与村里其他几位养殖户联合,成立布力开村养鸡合作社。刚开始时,由于旧砖厂离村子较远,水、电、路都不通,买买提江·吾买尔就骑着自行车,整天在县里有关部门之间穿梭,请求帮助解决困难。不到3个月,旧砖厂的水、电、路都通了。
“七一勋章”获得者
这一切,离不开一位年近七旬的老支书。1981年3月,29岁的买买提江·吾买尔被温亚尔乡党委任命为布力开村党支部书记。这个维吾尔族年轻人坚定地表示,一定不辜负组织和乡亲们的期望。买买提江·吾买尔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32年里,布力开村由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落后村子,变成了人均年收入超过19500元,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干的富裕村、文明村。全村1442户6225人,村民们和睦相处、团结友爱。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买买提江·吾买尔“七一勋章”。
布力开村打出“96井”
能够吃上干净的水,是布力开村几代人的梦想。1995年秋天,村里召开了一次支部大会,议题就是全村人的吃水问题。最终,全票通过了买买提江·吾买尔的提议——打井!报告递到温亚尔乡党委的会议桌上,乡党委形成决议:同意布力开村打井。
在村民大会上,有村民不同意打井这件事,认为这是白费钱。但更多的村民积极支持,他们相信买买提江·吾买尔。一位老人走上前,握着他的手说:“我吃了一辈子黄泥水,多想喝一口咱村子甘甜的井水啊,我支持你!”
然而,当买买提江·吾买尔找到伊宁县水利局,请来技术员,经过勘测后却得出结论:村子没有地下水。不气馁的他,又找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水利局,再请来专家,可勘探的结果还是一样。有的村干部因此泄气了。一周后,倔强的买买提江·吾买尔一个人坐车来到乌鲁木齐,找到自治区水利厅,软磨硬泡了两天,硬是把专家请到了村里。经过反复勘查,最后确定,沿村子南边300米东西方向、深度110米左右,有一条水带,可以打井。
1996年4月的这一天,打井队正式进驻村里。全村老幼上千人围在机器旁,眼里满是期待的目光。
一天、两天、三天……那天,买买提江·吾买尔正在地里干活,村党支部副书记艾尔肯大汗淋漓地跑来。他心里一紧,以为打井出什么事儿了,结果艾尔肯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水,水,井里,出水了!”
买买提江·吾买尔一听,立即跳上自行车,朝打井方向骑去。远远地就看见很多村民围在那里。他飞奔到奔涌的水流前,一头扎进去,痛快地猛喝了几口。方圆十几里的乡亲们知道布力开村打出了一口水井,都纷纷赶了过来。买买提江·吾买尔安排专人管理,免费向大家供应水。取水的队伍一圈圈环绕,像一个“9”字,再结合打井的年份,于是大家将这口井命名为“96井”。
村党支部成为全村村民的主心骨
2001年9月,买买提江·吾买尔因身体原因不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此后,布力开村各项工作连年倒退,不到5年时间成了县里集中整治的重点村。2006年6月,组织上找到买买提江·吾买尔,希望他能重挑重担。亲友们都为他的身体担心,可他却态度坚定:“我是共产党员,要对得起组织和乡亲们的信任,不能当逃兵。”
上班的第一天,买买提江·吾买尔就召开党员大会,然而全村49名党员只来了18人,人数未过半,會议取消。第二天,他带着村主任来到每户党员家中了解情况。几天下来,掌握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几个问题:一是一些村干部不能以身作则,群众不信任;二是村委会班子不团结,村干部思想涣散;三是村里账目混乱,村干部有腐败行为。买买提江·吾买尔向大家保证,一定会直面矛盾,解决问题,决不徇私情。他要求全体党员必须团结起来,应对这个困难的局面。
第二次召开全体党员会议时,除了两人生病,实到47人。会上,成立了两个调查小组,一个组查地,一个组查账。
一个月时间,清理出4名村干部占用集体耕地719亩。原本每亩每年两三百元的地,被以低价承包,合同一签就是30年。接着又查出980亩果园大都被村干部的亲戚以低价承包。还查出400多亩土地被十几户村民不合理占用。此次土地清理,废除不合理合同61份,涉及53人,共2166亩地,收回5户违规的宅基地。
村委会发出公告:所有合同重新签订,按照土地和果园的品质,承包费实行梯次价格,公开竞标,每3年调整一次。不到一周,村集体土地就全部承包完毕,当年收入55万元。
在清理土地的同时,清理多年混乱的账目也有了眉目。有人敲开了买买提江·吾买尔的家门,悄悄拿出一沓钱,希望能网开一面,被他严厉斥责,并要求对方立即向纪检部门自首。有人把金银首饰塞到买买提江·吾买尔的妻子那里,他不仅和妻子一道送还回去,还苦口婆心劝说违纪干部,勇敢面对、接受组织调查才是正道。最后,这几名干部都得到了相应的处理。
重挑重担不到3个月,买买提江·吾买尔就以两套漂亮的组合拳重振了村党支部的威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2007年,村集体收入达到85万元。当年5月,摘掉了“重点整治村”的帽子。2009年,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村党支部真正成为全村村民的主心骨。
外村的姑娘都抢着嫁到布力开村
当年,在买买提江·吾买尔的帮助下,村民马玉林从信用社贷了300元款,办起了养鸡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养鸡规模扩大到了7万多只。2008年5月,买买提江·吾买尔找到马玉林,说村里土地有限,全村要想脱贫致富,只有从养殖业寻求突破口。他想在村里成立养殖合作社,由马玉林来带头。马玉林告诉他,用传统办法养鸡,规模上不去。200多公里外的博乐市小营盘镇有一个现代化养鸡场,规模很大,咱们可以去观摩学习一下。小营盘之行给两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那里的养鸡场各个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产值是普通养殖的3倍。马玉林当场就预订了两个车间的自动化设备。
之前的院子显然已不能满足扩大生产的需要。村两委决定,把旧砖厂的60多亩荒地承包给马玉林,让他与村里其他几位养殖户联合,成立布力开村养鸡合作社。刚开始时,由于旧砖厂离村子较远,水、电、路都不通,买买提江·吾买尔就骑着自行车,整天在县里有关部门之间穿梭,请求帮助解决困难。不到3个月,旧砖厂的水、电、路都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