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aiping0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特征,以减少对该病的误诊.方法 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女6例,男2例,年龄56~68岁,平均62.5岁.7例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例曾行MRI检查,1例仅行MRI检查.8例均误诊,其中4例术前误诊为肝癌(HCC)和肝血管瘤,3例误诊为局灶性结节增生(FNH),1例误诊为血管肉瘤.结果 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具有一定特征性的表现:(1)CT、MRI平扫呈等低、低或等高密度(信号),边界光整,圆形或类圆形,大小约5~8 cm;(2)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或较明显均匀强化,少数可不均匀明显强化,中央或周边有明显强化的粗大畸形的血管;(3)强化方式为快进快出或快进慢出、持续性强化,仍有畸形血管可以辨别.结论 影像学结合临床资料对正确诊断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有重要价值,少部分需要进行穿刺活检.
其他文献
患者男,58岁.1998年10月15日行结肠癌、空肠癌切除术,术后病理为左降结肠低分化腺癌(pT3N2M0),小肠中分化腺癌(pT3N1M0).术后行ELFP方案(顺铂+依托泊苷+甲酰四氢叶酸钙+5-氟
随着北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向赖以生存的城市综合环境,对城市生态环境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建设现代化的园林城市,有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不仅是市民努力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于1881年由Volkmann首次报道,故又称Volkmann挛缩,是对前臂这一特殊部位的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命名.1978年,Muborak对其提出如下定义 :Volkmann挛缩是指在前臂
目的 观察不同体积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肝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活化特点,探讨MMP-2和MMP-9在小体积移植肝早期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目的 探讨单侧与双侧电刺激对脑梗死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和Rho激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Sprague-Dawley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闭塞模型,将造模成功且存活的脑梗死大鼠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关系,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0例(100只眼)正常人和150
背景:磁力压榨式吻合器以其优越的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其留置体内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可降解磁力吻合器有望解决此问题.目的:制备适于外科吻合用的硅胶表面修饰的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6岁以上儿童再发性腹痛(RAP)的关系及Hp感染的相关性治疗.方法 选择2007年3月-2009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符合RAP诊断的6岁以上患儿180例,同期选择
目的 评估运动平板试验(Bruce方案)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08年3~9月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随机选取173例周围动脉疾病高危患者,采取运
目的:探讨磁共振椎管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myelography,MRM)在腰椎管内疾患的成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根据132例行手术治疗的腰椎疾患患者术前MRM检查做出诊断,对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