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文最忌的是雷同,没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特别在面对同一作文题或同一写作材料,集体写作时,如何独创新意,写出出类拔萃的好文章来?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文章展现出独特的个性色彩呢?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以构思立意要独特为出发点,防止趋同化,展现文章个性色彩
如在写《读〈龟兔赛跑〉有感》的作文时,较多的同学在立意上把重点放在赞扬龟能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上,人云亦云,造成“撞车”现象。也有的换了一种方式,从另一个角度切入,很有创见地提出了“乌龟的侥幸取胜是不值得赞美,真正的较量和竞争是要靠强劲的实力”的见解,有了创新,就能更好体现鲜明的个性色彩,创新是写作的生命。
要想构思立意不趋同,还必须改变思维的惯性。针对习惯的认识和传统的见解,要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样一写到教师,总习惯把教师比作“蜡烛”,所谓“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样的立意既平庸又无新意。这样的语句既无法使人感动,又不能概括教师职业特点。为什么就不能放弃习惯认识,丢掉传统的见解,为什么不用“太阳”或“灯塔”作比喻呢?一位优秀的教师,他的作用就像太阳、灯塔那样,释放永不熄灭的光辉,他在照亮别人、指引航向的同时,也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在选事例时要大胆敢用新材料,以展示文章的个性色彩
在写文章中,总是离不开选用事例的。选用事例除了追求恰当、典型以外,还必须力求新颖。结合最新最热门的话题,身边的新人新事,在使用事例中充分显示出你与众不同,张扬你的写作个性。
事例新,应该表现为事件新、生活新、感受新、体验新等方面。新事例是阅读者的听力、视力所不及的,会使文章变得靓丽,给人惊喜,最易出彩。怎样才能做到呢?我认为一是要扩展阅读范围,留心社会和身边热点,为写作贮蓄“例源”,写作时才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二是思维不能僵化。要避免恋旧的思维定势,多想些最新的热门话题,身边的新人新事,最新的读物,在用例论证中充分体现你的与众不同,张扬你的个性。
三、我们要从表情达意中追求语言的鲜活,表现文章的个性色彩
语言是写作的基本材料。语言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文章的品位。所谓的“言之无文、华而不实”就是这个道理。语言是最鲜活、最富有个性色彩的。但由于初中生的写作语言长期受到习惯用语、口语的制约,加上平时在写作实践中不习惯于锤炼自己的语言,因此造成了语言平淡干瘪、没有自己语言体验的通病,语言总是一本正经,或老成拘谨枯燥无味,或矫揉造作空话套话,或千人一面公式化概念化,表情达意完全失去了鲜明的个性。
语言的鲜活独特要有个性。因为鲜活的语言决不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是“词必己出”(韩愈)。语言鲜活有个性,还要求作者运用语言要真,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感受,真实地阐发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语言才能引人入胜,人见人爱。请看下面我班学生作文的摘句——
①“血可流,头可断,发型千万不能乱!”
②克隆绵羊,没爸没娘;名人出书,一塌糊涂。
第一句是在写发型跟风史的故事中,作者很有创意地把一句陈年的政治口号顺手拈来,加以改造,嫁接到中学生活中来,为我所用。学生的口吻,学生的天真,学生的心态,学生的心志,一览无余,读后有一种被轰炸的感觉,文章因此而顿生文采。
第二句是一位学生的日记中的句子,用押韵的语言向大家揭示一个秘密,读后让人忍俊不禁。思量着学生哪来的这种奇思怪想,然而,正是这些奇思怪想,让我们感受到这位学生的语言天赋。
作文呼唤个性,唯有浓烈的自我个性色彩,才能使文章有风格、有特色。要使你写作个性得到张扬,踩着别人的脚印走是不行的,踩着自己以前走过的脚印也是不行的。只有另辟蹊径走自己的路,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来。(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王 江
一、以构思立意要独特为出发点,防止趋同化,展现文章个性色彩
如在写《读〈龟兔赛跑〉有感》的作文时,较多的同学在立意上把重点放在赞扬龟能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上,人云亦云,造成“撞车”现象。也有的换了一种方式,从另一个角度切入,很有创见地提出了“乌龟的侥幸取胜是不值得赞美,真正的较量和竞争是要靠强劲的实力”的见解,有了创新,就能更好体现鲜明的个性色彩,创新是写作的生命。
要想构思立意不趋同,还必须改变思维的惯性。针对习惯的认识和传统的见解,要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样一写到教师,总习惯把教师比作“蜡烛”,所谓“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样的立意既平庸又无新意。这样的语句既无法使人感动,又不能概括教师职业特点。为什么就不能放弃习惯认识,丢掉传统的见解,为什么不用“太阳”或“灯塔”作比喻呢?一位优秀的教师,他的作用就像太阳、灯塔那样,释放永不熄灭的光辉,他在照亮别人、指引航向的同时,也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在选事例时要大胆敢用新材料,以展示文章的个性色彩
在写文章中,总是离不开选用事例的。选用事例除了追求恰当、典型以外,还必须力求新颖。结合最新最热门的话题,身边的新人新事,在使用事例中充分显示出你与众不同,张扬你的写作个性。
事例新,应该表现为事件新、生活新、感受新、体验新等方面。新事例是阅读者的听力、视力所不及的,会使文章变得靓丽,给人惊喜,最易出彩。怎样才能做到呢?我认为一是要扩展阅读范围,留心社会和身边热点,为写作贮蓄“例源”,写作时才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二是思维不能僵化。要避免恋旧的思维定势,多想些最新的热门话题,身边的新人新事,最新的读物,在用例论证中充分体现你的与众不同,张扬你的个性。
三、我们要从表情达意中追求语言的鲜活,表现文章的个性色彩
语言是写作的基本材料。语言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文章的品位。所谓的“言之无文、华而不实”就是这个道理。语言是最鲜活、最富有个性色彩的。但由于初中生的写作语言长期受到习惯用语、口语的制约,加上平时在写作实践中不习惯于锤炼自己的语言,因此造成了语言平淡干瘪、没有自己语言体验的通病,语言总是一本正经,或老成拘谨枯燥无味,或矫揉造作空话套话,或千人一面公式化概念化,表情达意完全失去了鲜明的个性。
语言的鲜活独特要有个性。因为鲜活的语言决不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是“词必己出”(韩愈)。语言鲜活有个性,还要求作者运用语言要真,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感受,真实地阐发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语言才能引人入胜,人见人爱。请看下面我班学生作文的摘句——
①“血可流,头可断,发型千万不能乱!”
②克隆绵羊,没爸没娘;名人出书,一塌糊涂。
第一句是在写发型跟风史的故事中,作者很有创意地把一句陈年的政治口号顺手拈来,加以改造,嫁接到中学生活中来,为我所用。学生的口吻,学生的天真,学生的心态,学生的心志,一览无余,读后有一种被轰炸的感觉,文章因此而顿生文采。
第二句是一位学生的日记中的句子,用押韵的语言向大家揭示一个秘密,读后让人忍俊不禁。思量着学生哪来的这种奇思怪想,然而,正是这些奇思怪想,让我们感受到这位学生的语言天赋。
作文呼唤个性,唯有浓烈的自我个性色彩,才能使文章有风格、有特色。要使你写作个性得到张扬,踩着别人的脚印走是不行的,踩着自己以前走过的脚印也是不行的。只有另辟蹊径走自己的路,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来。(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王 江